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派”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它们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提出了“保障人权”和“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对“人权派”的政治主张及其所起的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人权派”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它们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提出了“保障人权”和“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试对“人权派”的政治主张及其所起的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表明了我国对待人权的基本立场。我国民法、刑法、婚姻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劳动法等法中,对人权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以保障人权。本文试图从我国婚姻法目前对人权规定的部分方面即结婚主体、结婚条件、结婚年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意见,以便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4.
弄清“讲什么人权,怎样讲人权”这个本质问题,才能划清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界限。人权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阶级性是人权的本质属性。资产阶级人权实质是剥削自由的人权,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则要求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建立人人真正自由平等的分有制社会,人权问题的提出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权的历史发展进一步说明人权是有阶级性的。当代两种人权观的尖锐对立正是国际阶级斗争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5.
宪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通过限制和规范国家权力来达到保障人权的目的,宪法也因此具有“公民权利保障书”的称谓,它和人权相生相伴,不可分割;1982年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历经四次修宪后,在人权保障方面相比之前的三部宪法取得了积极而显著的进展,但宪法在有关人权保障的内容及实施等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宪法的人权保障需要在人权的宪法规定和人权的保障实施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代化。在价值意蕴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权保障相互融通的必然产物。在核心要义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凸显了人权主体的普遍性、人权内容的普惠性、人权性质的双重性、人权维度的代际性和人权关系的和谐性。在本质要求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在政治导向、制度依托、权利向度和全球视角四个方面创造了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卢殿见老师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一文中反对教材把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作为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建立的标志,认为国民党颁布《训政纲领》才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建立的标志。卢老师在论述这个观点的时候,实际提出了两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其一是我们通常使用的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这个概念的实质内容是什么?其二是国民党有没有建立起对全国的一党专政统治?这两个问  相似文献   

8.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权进程新的里程碑。宪法中保障人权的主体和权利内容非常广泛。人权入宪使人权更加神圣不可侵犯;将对我国的立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加强国内与国际人权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内、国际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人的本质这一角度分析和探讨人权形成的客观基础、人权的现实规定以及人权的阶级性和当今人权斗争的实质等方面 ,当前人权斗争的实质就是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0.
沈钧儒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法学家,在近代司法独立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人权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保护妇女和儿童的财产权和教育权、司法公正、整顿监狱、冤狱赔偿、用法律保障人权等五个方面。沈钧儒的人权法律思想和他生活的时代以及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上看,人权问题常被西方国家拿来作为诟病中国的"武器"。从国内看,中国近些年一直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努力,以更好地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都包含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2004年3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1年4月2日,教育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共同组建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的通知》,决定由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和广州大学共建首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并于10月13日举行了基地授牌仪式。高校人权教育已经被纳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成为公共及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目前,随着人权教育在各大高校的逐渐推广,全国范围的人权教育和培训体系正在形成。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人权教育的发展,加强国际间人权教育经验的交流,消除外界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误解和疑惑,本刊特邀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之一的中国政法大学两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撰写了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司法鉴定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是衡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尺。目前刑事鉴定人诉讼权利存在一些缺失,需从加大刑事鉴定人实质性鉴定权利、出庭作证方面的权利保障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1929—1931年,胡适发起了名躁一时的人权运动,充分展示了他的人权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但这场人权运动不久就偃旗息鼓了。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不具备人权保障的条件,人权运动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人权运动与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而被国民党所镇压;最后,胡适政治人格的软弱性也注定了人权运动失败的必然命运。  相似文献   

14.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内、国际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人的本质这一角度分析和探讨人权形成的客观基础、人权的现实规定以及人权的阶级性和当今人权斗争的实质等方面,当前人权斗争的实质就是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栽入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权进程新的里程碑。宪法中保障人权的主体和权利内容非常广泛。人权入宪使人权更加神圣不可侵犯;将对我国的立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加强国内与国际人权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一“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十分注重从经济关系上分析中国国情。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共产党人对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阶级性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毛泽东认为:“国民党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李立三则认为,“现在南京政府,便是买办、地主、资产阶级联合的政权”。瞿秋白也认为,“事实上,国民党的统治——所谓资产阶级的胜利——只不过是豪绅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联盟”。共产党六大《政治议决案》指出:“现在的政权(指国民党政权),是地主军阀买办民  相似文献   

17.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运用政权保障人民权利的历史性尝试.当时的人权立法具有强调对集体人权的保障、内容的广泛性、主体的普遍性、很强的政策性和阶级性等特点。边区人权立法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着很多缺陷,但是,抗战时期的人权立法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奠定了群众基础,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积累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科学内涵及它在宪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阐述人权和公民权利、人权和民主制度、人权和国家权力及人权和国家主权等四个方面所体现的宪政精神,揭示出其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权利保护与中国体育法的完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体育法是关注人民健康的法,是保障人权的法。体育法应当在公民的健康权、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完善我国体育法,突出人权保护的内容,并将赋予公民的体育权利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是人类社会最高和最具有普遍性的权利,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权利。人权分为应有的人权、法定的人权和实有的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人权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宪法是人权保障书,是人权据以实现的最高准则,既确认已有人权,又保障人权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