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无(毋)友不如己者”是解读《论语》时争议较大的一句话,以往多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或“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这两种理解,都把“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并列关系,破坏了这段话的语义连贯性。对先秦文献与“则”相关句式的考察表明,“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语义上是相承关系,可译为:“(忠、信是君子品德的基石,)君子坚持忠、信(的原则),就不会和‘忠、信’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历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学说——再现说、表现说和形式说。这些学说大都是从单一的角度、单一的层面进行的,因此很难讲清楚艺术到底是什么。目前对“艺术的本质”尚无一致的结论,但纵观艺术史,“艺术”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新的务件和新的情况随时不断出现,决定了“艺术的本质”会无止尽地被探讨下去,这才是艺术得以发展的根源,也是艺术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津血,二者同为后天水谷精微所化,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自古"损伤一证,专从血论"备受推崇,笔者从"血水同源"的角度,探讨"专从血论"的实质是调理气血运行,而"血水同治"对于损伤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诗中“疑是……”属于典型的判断句式。“疑”不释以动词“怀疑”,而当训为副词“犹”、“似”,用作比喻。  相似文献   

5.
“画中有诗”是研究诗画关系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与之相关的论述实在罕见。“画中有诗”的具体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物故事画犹如叙事诗,画面可以再现历史内容;二是山水画犹如山水诗,山水诗、画的意境是十分相近的;三是寓意画犹如寓意诗,画中寓意增强了绘画的审美功能,这种画风已经成了绘画的主流。“画中有诗”是没有争议的,然而画中之诗是否能被观画者品出来,这与个人的艺术修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苏轼杨花词传唱近千载,其解法却众说不一.笔者集各家之说一陈鄙见,以为该词上片当是写杨花之神貌,下片当是写杨花之归宿,末句点题,由惜花上升到惜人.  相似文献   

7.
让转义"A是A"及同构句是现代汉语里一种非常特殊的表达形式,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体现语言经济性原则的格式,其结构以对称重叠词语为特点,表达的语义有显义和潜义之分,语词表象的显义往往体现为肯定性叙述,委婉否定的语态则是潜义表达,可以说这种句式是现代汉语情态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它的语义结构来看,同形语词处于不同的语义层次,充当的语义成分就不同,从而导致了语义特征差异,显示出一句话两层语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和刘柴桑》的创作时间应是西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仲春二月;《和刘柴桑》诗中“弱女”一词,是指味道寡淡的薄酒。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是”字使用频率很高,由它构成的句式也是多种多样,“S是P”句式就是判断句的一种主要的常用的句式。本文就“是”的争议,“S是P”判断句的类型以及逻辑方面“S是P”的多义性作一简单的论述,以期更好地解释“S是P”判断句这一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诗经·芣苢》的内涵,闻一多先生的阐释最为精彩,也最令人信服,而他却忽略了该诗最后一句"薄言襭之"的内蕴。"薄言襭之"不是一次简单的劳动操作,而是一种巫术行为,也就是说,在诗中,采芣苢之目的不是为了服用,而是把它揣在怀里,希望它能发生巫术效能,助女人受孕。  相似文献   

11.
"把"字句受体前"个"字的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受体B前出现量词“个”可以表示“不定指”,但这并不能概括其所有的 “个”字功能。“把”字句受体B前的“个”还存有何种别样功用,这是本文所要着重揭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