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位农村学校的校长给教师布置了一个写一则教育叙事的作业要求。对此,教师在交作业时有着不同的态度:“这是我刚开学时的一则故事,我觉得它很有价值。”“如果校长不让我交作业,我是不会去写的。”“要交作业了,就要去写,这就使我对自己过得去的教学进行回忆,反思出其中最有价值的片断,这还是一次练笔的机会。”教师也谈了教育叙事写作后的体会:“初写教育叙事,我不知如何下笔,现在可谓入门了,我的一则案例还变成了铅字。第一次看自己的章发表,心里自然是很激动的。”“最大的收获是尝试了对自己过去的经典的教学片断的反思,总结其中的得失,这里是一种教学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五册《掌声》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几年以后,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信中的内容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君在教学时,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使之成为可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本课“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的人文教育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坐井观天》是一则动人的寓言故事,我讲这一课时,学生听得很认真。“青蛙坐在井里,目光短小,犯了一个荒唐的错误,可是它还自以为是,实在可笑。”我津津有味地讲道。接着问:“我们怎样帮助青蛙认识自己的错误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我们应该想办法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可是井那么深,青蛙怎么可能跳出来呢!”“可以用一个篮子把青蛙捞上来。”“也可以用一只水桶把青蛙捞上来。”……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办法也很多。  相似文献   

4.
【背景说明】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讲述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教学这一课时,肯定要感悟掌声前后的英子性格,那如何感悟掌声前后的英子呢?并通过朗读表达出呢?我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盛传已久案例: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李华同学性格开朗,在体育课匕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点评道:“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读完此例,我不禁沉思良久。这是一堂语文课中一个不起眼的教学细节,这位老师处理这一个细节的过程,值得深思!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是只关注华而不实的教学思路,还是应该聚焦于课堂教学的细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6.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25年来,《山东教育》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常伴我左右,帮助我由一名普通的山村小学教师成长为今天的中学高级教师。更让我自豪的是,在2005年和2006年《山东教育》上,曾刊登过我的“教育感悟”。  相似文献   

7.
说起来,我是《山东教育》的老作者了。早在1964年我就为《山东教育》投稿,这件事虽然不大,却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它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没有这件事,我的生活也许是另一种样子。 “小解,你写的文章发表了!”泰山中学党委董秘书告诉我。 董秘书的话是那么认真,不会是开玩笑。于是我问:“在哪里?”他回答:“最近一期《山东教育》。”我答应了一声,表面显得平静,内心却很激动。这是每个“爬格子”的人都曾经历过的。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亦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但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在读课文时结结巴巴、丢字、落字、错字,阅读速度很慢,耗费的精力极大,很容易疲劳。如果不能有效阅读的话,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上都出现困难,所以我们必须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自从成为一名教师,《山东教育》便成了我最喜欢也是最需要的教育杂志。《山东教育》上那些一线教师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感悟,常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灵感与启发。我也曾写过自己的教育故事,但一想到投稿就有许多的顾虑涌上心头:稿件发出之后会不会有人认真审阅?会不会把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文章丢在一边不予理睬?会不会让我在无望的等待中失去所有的热情与信心?  相似文献   

10.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在学校看到同事如痴如醉地阅读《宁夏教育》,心里想:《宁夏教育》有啥吸引人的内容?当时的我不以为然。可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说:“多看看《宁夏教育》,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尤其是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方面为教师指点迷津.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法宝。”于是,我怀着好奇之心,拿起一本《宁夏教育》开始阅读,没想到看了几页,就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教育》编辑部:很高兴,拙文《教育呼唤教学大王》能在贵刊上发表。三年前,因工作原因常与这里几所中学的教师打交道,时间一久便发现教师们大都常年不读书,知识贫乏得让人吃惊。一旦坐下来,从校长到教师,教育上几乎无话可说,而酒场上的把戏倒是多得很,个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景况,让我想起三十多年前就学青岛二十三中时的经历。那时的教师不但都读书,而且在教育、教学上都有说不完的话,从而感到教育的今不如昔,实在是教师的今不如昔。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当地教研室主任有过一次长谈,后来将这次谈话整理成了《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张爱民 《河北教育》2006,(10):11-13
曾看到一则小故事《无上宝珠》,故事是这么说的: 一天,释迦牟尼世尊拿了一颗随境变色的珠子给五方天王们看,问他们道:“这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呢?”五方天王各说青、黄、红、白、黑。世尊把珠子藏到袖子里,再把手伸出展开.问道:“这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呢?”天王们说:“世尊!您手里连珠子都没有,又哪来的颜色呢?”世尊感慨地说:“你们真的是颠倒了!我把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各说青黄红诸色不同;如今我把真的无上宝珠给你们看,你们却难以得见!”至此,五方天王方才明白——佛理不可滞留在表面,应当穿透外层究其本质。  相似文献   

13.
胡焕臣 《山东教育》2010,(12):60-60
我经常读《山东教育》,看到其他老师发表的教育故事、教学论文,我常想:“如果我能代表费县小学教师在《山东教育》上发表一篇论文该多光荣啊!”我尝试着写了三篇教育故事,三篇教学论文,满怀希望投往编辑部,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佳音。丈夫说:“你快四十了,一个普通小学教师还想发表论文.别再痴心妄想了。以后你还是好好教你的课吧!”我深知《山东教育》看重的是质量,可望而不可即,是我高攀了。  相似文献   

14.
赵娜 《成才之路》2011,(10):31-31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我视域下的语文课就是生活课。是让我们随着一个姓“语”名“文”的“人”走进生活,学习生活,感悟生活。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语文课要充满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读了几本有关教育的书籍之后,感悟颇多。我最欣赏的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其实大家做得很精彩;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原来我也可以做得很棒。”掩卷沉思,刹那间勾起了自己为人师的豪情。在教学中,如果你想激励一个学生,你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慢慢地,这个学生会变得“行”起来。相反,毁掉一个学生的意志,你就不断对他说:“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这样,原本是“行”的学生,也逐渐地丧失信心,变得不行起来。  相似文献   

16.
郭银增 《山东教育》2009,(1):120-120
我从教8年,她相伴8年;我从:一个无教学经验的普通教师,到一个勇于创新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是《山东教育》帮助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她就是我从事教学工作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7.
杨巍 《现代教学》2014,(5):34-35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莫过于教什么和考什么的问题。在25年的教学中,我对此有自己的思考。曾经看过一则《文汇报》上的报道,说的是2009年福建省语文高考命题组采用了周劫人的《寂静钱钟书》一文。对于这篇文章的阅读题,作者本人答题后仅得1分。对此,周劫人揶揄道:“出题教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简单教数学     
看了李霏老师的《验证勾股定理(1课时)》课例(三)后,我的眼前一亮,这是一节广东省正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生本教育模式课.作为顺德的同行,我很了解镇属初级中学学生的水平是比较差的,但“验证勾股定理”这一传统的教学难点竟然可以被教得这么简单,学生却可以学得如此精彩!这,不就是我们教师梦寐以求的理想课堂吗?经过对这节课的反复研究,我发现,本节课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的《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从〈记金华双龙洞〉教学片断说起》(以下简称为〈要冲出〉文)一文: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使小学语文教学回到“学习语文”的轨道上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我认为还有深入谈下去的必要。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忽略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而以老师的思维结果代替学生的感悟过程,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相似文献   

20.
田爱琴 《陕西教育》2008,(12):70-70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设计出这样一个场面,学校召开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我们班有11个三好生,校长已经给9个三好生戴了大红花,并发了奖状,还有几个三好生没有戴大红花?我先用多媒体显示学校表彰大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