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让学生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呢?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使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应用,这应是我们对新课程的重要实践。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2.
崔红玉 《新疆教育》2012,(15):80-81
如今,素质教育是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素质教学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融入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必备良方,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3.
注重数学应用是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突出特点: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中贯穿着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即学习和应用数学。英国数学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个充满疑问、有时连问题和答案都不确定的现实世界中,能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学生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呢?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使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应用,这应是我们对新课程的重要实践.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很少,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数感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完全跳出应试教育的传统框架体系,还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理解数学和喜爱数学,使每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提高职高数学教学质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职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并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认为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懂得:怎样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理论上及实践上阐述:如何来求解数学应用题?我认为职高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在于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而教学的核心则在于现实问题"模型化"的过程,其一般策略包括审题、建模、求解、验证和回答五个基本环节.在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树立学生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7.
作为基础学科的高等数学如何顺应教育发展要求,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创新?新世纪到来,人们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数学的文化现象已经凸现出来."数学是一种文化"已毋庸置疑,文化是可以被继承和发展的,数学定理又能流传百世,数学确实是最具有文化特征的了。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也学到这门文化,才是我们适应现今教育要求下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改提倡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让儿童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终身发展的数学思想。然而,如何在现实的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情趣,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终身发展的数学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又如何展开?这些都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回忆童年,"打陀螺"、"华龙道"、"链条枪"、"跳格子"、"滚铁圈"等游戏历历在目,至今仍回味无  相似文献   

9.
陆丽萍 《河北教育》2004,(11):21-23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而传统的数学课程忽视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数学应用的处理总是留有人为编造的痕迹;几何、代数都是按各自的学科体系以直线式的结构发展,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多,即使有一些也比较牵强,综合运用就更谈不上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荷兰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这句话深刻的阐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如果我们脱离生活经验去研究数学,这必然会使我们的数学失去生命力,学习数学的热情也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黄晨 《考试周刊》2014,(99):60-60
<正>有关调查表明,在学生讨厌的学科中,数学仅次于英语,名列第二。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了当务之急。笔者近几年依照教育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实践表明,将思想教育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谈谈看法。一、通过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新课程理念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就是说数学和其他文化一样,不但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还能让学生升  相似文献   

12.
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数学教改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对学生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以来,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比较重视了德育的渗透。在所听的课中,单纯传授数学知识,与德育完全不沾边的基本上没有。也没有发现牵强附会,阳春面加浇头式的生硬外加德育的情况。有的教师不但能运用课本中的材料稍加发挥,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还能善于运用国家、社会和学生中的现实材料结合教学内容编成习题,使学生既学到数学知识,又接受思想教育。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归一应用题”时,先编了这样一道复习题:在“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活  相似文献   

13.
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品质,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的思维或习惯,提高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将数学学科与地理学科融合,师生共同探究如何选择楼层以保证全年正午都能太阳直射的现实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生成数学概念,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数学教学已从以往的单一化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多元化。如何让学生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呢?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使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应用,这应是我们对新课程的重要实践。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  相似文献   

15.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什么、获得什么、发展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要追问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建构的学习,倡导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数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姜卫钧 《考试周刊》2013,(73):70-71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课程标准也将综合与实践作为重要内容,并在教材中有所体现。新课改提倡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让儿童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终身发展的数学思想。然而,如何在现实的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终身发展的数学思想?学生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个初中来说,他的成长于发展不是独立的,只有通过现实的生活教育才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就数学教学来说,如能把这些素材与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数学学习中与生活亲密接触,体验数学的智能魅力。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成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依赖于他们的感性判断,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其学到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从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利用数学游戏,讨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情境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陈丽英 《新疆教育》2013,(15):58-58
数学的《新课标》对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学什么?有价值的教学;学到什么?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那么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呢?我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归纳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现实中,由于学生个性、生活背景的不同,所以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也存在着客观的差异。那么,如何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实现有效教学呢?一、教学活动多样性,层次化不同的学生在同样的课堂上学习,保证了每个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发掘学生自身最大的潜能,使学生受到最好的数学教育,得到最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