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巍 《现代家教》2002,(5):19-19
一天,邻居家的孩子夏夏到好朋友义义家玩,两个孩子一起画画。画完后,义义的妈妈说:“夏夏画得真棒,将来会成为一个画家。”夏夏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可粗心的妈妈对义义的画没有评价,更没有称赞,义义很不高兴。接下来,两个孩子比赛唱歌,义义争着先唱。唱完后,义义两只亮晶晶的眼睛,满怀希望地  相似文献   

2.
《山东教育》2003,(26):61-62
某日,在一所培训学校,家长领着一个要求插班的小孩,向学校老师介绍说,这孩子基础太差,成绩不好,还特别贪玩,请老师多多费心。事后,老师向家长指出,不论孩子现有基础如何,原来表现怎样,当着孩子的面是不该那样介绍的,那样做很可能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我们应多鼓励少责备,从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最重要的。在一旁的我暗自敬服这位老师。许多家长常常慨叹他的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做事或马马虎虎,或畏畏缩缩,学习兴趣低落,成绩往往不理想。他们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孩子本身,认为孩子学习热忱不够,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一直对这种论调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3.
杨华 《四川教育》2001,(4):18-18
“赏识教目”模式的创造者周弘能把天生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的海能·凯勒,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启迪。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是的,世养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教育者应当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学生,拥抱他们,赞美他们。 赏识教育需要抓庄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用一仰积极的心态去呵护一颗颗纯洁的…  相似文献   

4.
5.
齐秉美 《山东教育》2005,(19):25-25
我听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家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使被教育者充满自信。一个人有了自信,他的潜能就像得到了阳光雨露一样,生机毂毂地生长起来,各自成就各自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家教指南》2005,(5):32-33
最近,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美国赞美式的少儿教育方式提出了警告:赞美无过,但别走火入魔。  相似文献   

7.
李启锋 《师道》2005,(9):57-57
儿子18岁了。我作为他的老师,他的家长,虽然没有给他买过名牌衣服,也未曾带他到外国旅游,但仍然自以为称职而自豪——因为我从儿子4岁起,就带着他开了一处“农场”,至今已经14年。  相似文献   

8.
激烈的社会竞争催生了许多"紧张型"的父母.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英语、钢琴、书画、电脑、舞蹈……令孩子身心疲惫不堪.这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中,有的学历不高,于是将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的则拥有高学历,正是因为自己学历高,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较高,认为孩子成为硕士甚至博士都是应该的;而有的父母则是攀比心理使然,认为人家的孩子能行,自家孩子无理由做不到.  相似文献   

9.
“你不可救药.无可挽救了”、“你这孩子就是贪玩.不是读书的料”、“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没有记性.真是木瓜脑袋”、“某某与你同龄样样都行,就你不行”、“像你这样.今后只能上街拉板车混饭吃了”等等.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训斥孩子。  相似文献   

10.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对女儿的家庭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张俊 《江西教育》2006,(1):33-33
孩子就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都在一页一页往下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严贤 《家教指南》2006,(4):16-17
嫉妒是让孩子痛苦的一根“刺” 鸟爸爸的回答一点儿都没有错。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两三岁的孩子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和复杂了。每个成人都有过闽嫉妒而使自己感觉不安的体验,孩子同样会被嫉妒折腾得很不愉快。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音乐迷,尤其喜欢肖邦的钢琴曲,因此结婚之前我就和妻子商量,等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争取让孩子在音乐方面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长的责任。有的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心切,除了让孩子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以外,还要做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双休日,还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辅导班、提高班,诸如绘画班、书法班、作文班、奥林匹克数学班等等,实行“超负荷运转”。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孩子们每天都处于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筋疲力尽的状态,没有喘息的机会,睡眠严重不足,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难以承受的负担。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家教随想     
父母对子女的赞美,和菜肴中放糖一样,过多过甜了,味儿就变苦了。  相似文献   

16.
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或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的话语来激励他,使他自醒,从而改正错误。看了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我和小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宗尧 《家教指南》2005,(9):18-18
读了《看不见阳光的孩子》一文,心里有如倒了“五味瓶”,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相似文献   

18.
提及招远市西苑学校的王草,许多人都称她是“小画家”。因为她从四岁开始学画,如今已获得全国金奖、全省金奖等十几个奖项,还多次被拍上电视。在市妇联召开的“好家长、好儿童”经验交流座谈会上,我们有幸见到了王草和她的妈妈刘雪峰。谈及孩子的成长、教育,刘雪峰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王草是个很平常的孩子,没有丝毫过人之  相似文献   

19.
花布教科书     
他从小就不聪明,缺少其他孩子身上的那种灵气,这在他才几个月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看出来了。那时,与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有的已经牙牙学语,有的已能在地上爬,但他什么也不会。吃够了,睡,要么,被母亲抱着,不哭也不闹,是个相当安静的孩子。四岁那年,他进了幼儿园。一个月后,老师告诉他的父亲,说这孩子智商太低,就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首儿歌,挺简单的,可几周下来,他什么也没掌握。最后,老师建议他的父亲,是不是带这个孩子去医院看看,趁他小,说不定还来得及。在家里,当父亲问儿子为什么就记不住一个字母、一个数字时,四岁的儿子语出惊人:他不觉得黑…  相似文献   

20.
逗逗 《陕西教育》2005,(8):26-27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儿童智宝新世纪好妈妈”评选活动中.10位妈妈当选“新世纪好妈妈”.清华大学的陈京琳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子之道,使他的儿子张雨辰.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成了一个网络高手,由此.她获得了“网络妈妈”的称号。现在.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痴迷于电脑游戏而发愁.那么.陈京琳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