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渊阁四库全书》对《全蜀艺文志》编者的记载是矛盾的,一为杨慎,一为周复俊。笔者从二人的《全蜀艺文志序》、二人与嘉靖《四川总志》的关系、《全蜀艺文志》的版本和后人对该书的著录情况等方面,对《全蜀艺文志》编者进行考论,认为杨慎是《全蜀艺文志》初编者,周复俊是重编者,《全蜀艺文志》刊本的编者题杨慎,题周复俊编的只有钞本。题周复俊为编者是从《四库全书》开始的。并辨析了《善本书室藏书志》等目录书对《全蜀艺文志》编者的著录。  相似文献   

2.
《文渊阁四库全书》对《全蜀艺文志》编者的记载是矛盾的,一为杨慎,一为周复俊。笔者从二人的《全蜀艺文志序》、二人与嘉靖《四川总志》的关系、《全蜀艺文志》的版本和后人对该书的著录情况等方面,对《全蜀艺文志》编者进行考论,认为杨慎是《全蜀艺文志》初编者,周复俊是重编者,《全蜀艺文志》刊本的编者题杨慎,题周复俊编的只有钞本。题周复俊为编者是从《四库全书》开始的。并辨析了《善本书室藏书志》等目录书对《全蜀艺文志》编者的著录。  相似文献   

3.
本部的山,西部的水,西部的情,西部的韵.令人陶醉,使人神往,叫人倾情,让人痴迷.编者丝绸故道,曾经美丽,山青巍夔l渺(髓)溺黔彝馨瞥—编者赵鹏程摄影作品选  相似文献   

4.
与王家文老师通电话时,编者就已感受到:他是个性情中人;浏览他收集的班会课的素材时,编者感受到:他是个有追求的人;阅读这篇文章时,编者感受到:他是个有智慧的人。这智慧来源于爱,有了爱,他十年如一日地收集班会课的素材,并享受其中的乐趣。这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秘密吧。  相似文献   

5.
一本好的教材,需要编者和读者长期的共同努力才得以修成.人教A版数学实验教材自从面世以来,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不少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而编者也精益求精,使得教材不断改进.笔者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情况一直格外留意,现在就其中的若干问题,本着精益求精、“吹毛求疵”的原则,提出来和编者以及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6.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小语界的有识之士们做出了诸多积极的探索,围绕文本开发出了众多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探究中也成果卓著。然而纵观各种公开课和教学案例的多样化尝试,却很少见到教师关注编者这一隐性身份,编者被边缘化,编写意图被漠视。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几乎极少去思考:编者为什么要将之编入教材中,编人教材前其原生态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很想为我们的编者说几句话,虽然那不是我们的职责 作为读者,是万万不能让自己的眼睛抑或内心受到半点委屈的,如果哪家的报纸或杂志在内容上、排版卜不合己意,我们都会忍不住在骂那个负责编排、采稿的编者谋财害命,浪费我们的宝贵时间。所以,一个编者,为了不让人嗤之以鼻,就必须忍辱负重,禅精竭虑,千方百训地去讨好我们,哪怕他呕心沥血,肠穿肚烂,也得俯首服侍我们这等高挑剔的“老爷子”。  相似文献   

8.
吃透编者意图,是正确、合理、科学地用好文本的前提。当一篇文章选为教材,作为教师就必须既要明白作者意图,更要明白编者意图,这样才能努力实现教材预设的目标。当然,教材中选人的每一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所承载的.除了作品固有的思想旨趣,更承载了编者预设的知能体系和价值标准,承载了社会对学子的殷殷希望。因此,文本解读不仅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更是体会编者意图的重要手段。如苏教版在每册教材开头均安排有一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一定要弄清文本意义和编者意图,与教科书编者对话。那么,怎样在实践中与编者进行很好地对话,做编者“知音”呢?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编者创编出来的教材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要站在编者的视角解读文本、从编者的初衷进行拓展延伸、聚焦编者的意图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发现文本中不易被察觉的教学资源,从而为夯实学生的语文能力奠基。  相似文献   

11.
个性是人生的根基。如果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心智健全、个性突出的人,就会获得成功。——编者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现代化是编辑工作现代化的决定因素。编者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促使编者必须在指导思想、主体意识和人格等素质达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编者寄语]很多人一直都在寻找幸福,不停地问自己,幸福是什么,究竟在哪里。还有很多人说,幸福是不可以计算的,不可以量化的,觉得自己幸福就幸福,不幸福就不幸福。你觉得呢?  相似文献   

14.
多角度钻研教材刘北荣一、编者的角度数学教材是编者根据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数学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精心编写的。只有站在编者的角度上钻研教材,了解编排体采,理解编者的意图,了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站在编者的角度钻研数学教材可分如下三次进行: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编者:写人之文,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特质,往往会运用衬托手法,在以虚写实中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常见的方式有以景衬人、以物衬人、以人衬人.在作文中恰当运用,会让笔下人物立起来,让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6.
祝福母亲     
这是一位一局之长给我们写来的。一个人不管他身在何方、身居何职,他对母亲的眷念和爱都是深切真诚的。———编者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人的生命之旅中,总会有某个地方、某个人和他的生命发生较深的关联,甚至影响到他生活的走向。因而最能牵动我回忆的,就是我的老师。 ──编者  相似文献   

18.
徐春梅 《现代语文》2008,(12):130-131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普遍受到好评。除了教材编者的介绍外,对此套教材进行研究分析的人很多,但是从搜集的资料来看,对教材褒奖得多,批评得少,而且褒奖也只是重复编者的话语而己。事实上,教材本身远没有达到编者所宣扬的效果。本文在调查了一线教师使用此教材情况的基础上,从教材呈现方式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此教材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
小鹿     
情感是一条河,我们从来无法踏入同样的流水。在河的两岸有相望的人们,这些人的眼角和眉尖的曲线,就是我们所写下的浓浓情意。——编者  相似文献   

20.
鲜花与孤儿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己及人,此为一境界。让我们共同走近《鲜花与孤儿》,原来爱着别人与被人爱着一样,都是种幸福。(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