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对话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 东盟10国总面积近450万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约5.43亿,国内生产总值累计达8700多亿美元,这几项指标虽不及中国的一半,但东盟在中国整体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却远远超过这些指标的份量。东盟是中国周边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是东亚合作的积极倡导者与推动者,也是中国可以倚重的重要地缘政治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组成。当前,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边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全面突破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把双边关系进一步推向前进,从战略的高度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然而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面临着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中国威胁论”等因素的挑战.从这些问题入手以探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前景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背景材料: 2006年11月4—5日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48个非洲与我建交国的官方代表团、40多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会议。这次峰会,是在中非友好合作深入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机制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促进共同发展,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政府倡议召开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得到了广大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这次峰会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盛事,也是中非关系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是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建立和发展"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也是重要动力源泉。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战略伙伴关系的双方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利用相近文化、尊重异质文化和谋求文化认同,是中国东盟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东盟是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并卓有成效的区域性组织,章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90年代是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具体表现为:政治关系获得了全面重大改善;经贸科技合作有了突破性进展;政府和民间的化交流日趋活跃。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干扰和影响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首先,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对南沙群岛礁及其周围海域主权之争,一时难以解决;其次,双方在经济方面的竞争和摩擦进一步加剧;再次,东盟部分国家受到了“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对中国存有戒改。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除了加强以经济为重点的合作外,还拓展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如打击跨国犯罪、禁毒、防治艾滋病、环境保护、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本文以中国东盟禁毒合作为案例,运用国际机制理论评析中国-东盟禁毒合作机制的形成过程及其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回顾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禁毒的历史,从毒品的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来看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的契合点和共识;其次,论述中国-东盟的禁毒合作过程及其对中国-东盟地区合作机制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后,分析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年谱>记录了邓小平与东盟国家交往的详细过程,邓小平继往开来,开创了同东盟关系的新局面;以新的思路妥善解决与东盟的冲突;反对霸权主义,承诺不称霸,维护地区和平;支持东盟联合团结,加强与东盟合作.这些不仅体现了邓小平为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所作的努力,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邓小平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东盟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出现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因跨国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与争端逐渐浮出,环境安全成为地区安全中一个日益重要和活跃的组成部分,环境安全的区域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东盟国家针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展开了多年的环境安全合作,而环境安全合作的深远意义在于能在长远利益的实现中形成合作的凝聚力,促进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积极发展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经过努力,双方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为未来的关系发展开拓了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但是在双方关系中,积极因素是主要的,友好合作是主流。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和东盟都将致力于深化全面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实践,必须对与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较为紧密的、不可回避的几对关系——营利性与公益性、教育资源的输入与输出、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国际化与民族化——分别加以阐析,尽力找出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以便作出科学的政策抉择和正确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中国和东盟关系全面发展时期。从长远来看,双方在战略上互为需要,经济上相互促进,在化价值观方面相互理解和支持,经过共同努力不仅可以发展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而且能够为21世纪的亚太繁荣和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多重叠加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全方位开放与合作的平台, 从文献建设的观念、功能及服务方式入手,探讨东盟博览会对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适应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一东盟继续教育合作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受自贸区内外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文章选用SWOT分析方法,多视角分析了中国一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优势和弱势,进而提出了中国一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原则,以及诸如树立国际化观念、制定规章制度、形成多重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建立认证制度等策略,以期有效推进中国一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期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最近一年来,中国与东盟组织和东盟各成员国的关系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其基本特点是高层交往频繁密切,经贸合作步步高升,自贸区建设稳步推进。从长远来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仍然需要继续培育和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增长速度;双边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货物、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次区域加强合作等情况,提出了中国—东盟贸易额增势迅猛,双向投资保持活跃态势,经贸合作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时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双边贸易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也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本文在对数字经济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贸易规模及结构,数字经济对中国-东盟贸易增长的影响,总结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面临的风险并提出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开放大学的介绍,阐述广西建设开放大学的必要性,提出中国—东盟博览会背景下建设区域开放大学的策略:抓住机遇,组建和成立开放大学;更多的高校人才服务博览会,促进开放大学建设;开放大学与多方信息沟通,合作发展;完善开放大学的制度与资源建设;构建大型学习社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开放大学的介绍,阐述广西建设开放大学的必要性,提出中国—东盟博览会背景下建设区域开放大学的策略:抓住机遇,组建和成立开放大学;更多的高校人才服务博览会,促进开放大学建设;开放大学与多方信息沟通,合作发展;完善开放大学的制度与资源建设;构建大型学习社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从建立互信到战略伙伴,双方合作已经步入机制化建设的轨道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对于中国和东盟构建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东亚及亚太地区合作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建立中国—东盟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形成中国和东盟国家高等教育互利共赢的格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政府创造合作条件支持合作,非政府组织创造高校间合作机会,通过双方师生交流夯实合作基础,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及教学合作方式,各相关主体促进产学合作,利用“一带一路”契机开展多方合作等机制来推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