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著作权限制出现双向强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法定许可结合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制度将代替授权许可,成为网络环境中作品授权使用的主渠道,这增强了对著作权的限制。另一方面,合理使用向法定许可转化,强化了对公共利益的制约。网络著作权的限制还呈现出一种内化和弹性化的趋势,以默示许可和创作共用许可为典型。  相似文献   

2.
版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 ,除版权法允许的某些特定情况外 ,其他任何人不经版权人许可 ,都不能随意使用版权人享有权利的作品。版权人的财产权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的使用。这些权利可以由版权人自己行使 ,可以授权出版、演出、广播电视等单位和个人行使 ,并由此获得报酬。严格来说 ,版权的许可使用 ,是版权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一定地域范围并以一定方式利用其作品的一种法律行为。而被许可人取得的使用权是基于原已存在的版权权利。这进一步表明 ,许可…  相似文献   

3.
取得未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的版权许可,是困扰著作权人和数字图书馆经营者的难题。学界有关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授权许可的解决方案不能有效解决海量的版权许可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汪强 《教育评论》2014,(7):126-128
香港是一个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区,《版权条例》中有关教育机构的条款既能维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又允许师生合理使用版权作品,较好地平衡了版权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间的权益。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要保护版权,鼓励知识创新;要健全法制,为合理使用版权作品提供依据;要加强宣传,树立版权保护意识;要建立健全版权中介组织,为合理使用版权作品提供授权服务。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和数字版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在现行版权体系中举步维艰,解决问题的出路是调整版权制度,使之因应于作品创作、传播、利用的新的技术背景、满足数字时代权利分配与利益调和的需要,要重新界定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畴,赋予 图书馆必要的法定许可,完善版权集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版权的许可使用与许可使用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除版权法允许的某些特定情况外,其他任何人不经版权人许可,都不能随意使用版权人享有权利的作品,版权人的财产权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译、注释、编辑等方式的使用。这些权利可以由版权人自己行使,并由此获得报酬。严格说,版权的许可使用,是版权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一定地域范围并以一定方式利用其作品的一种法律行为。而被许可人取得的使用权是基于原已存在的版权权利。这进一步表明,许可方只能是版权的所有人。即只有版权人才能行使…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对作品的创作成本、合理使用范围、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法律条款内容提出了挑战。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版权法中合理使用判断标准,还需考虑个人使用作品及其对享有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和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肖爱华 《文教资料》2005,(20):181-183
版权作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在互联网上创作的版权作品,二是传统的版权作品经过数字化上载于互联网的表现形式。这两种版权作品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传统版权作品数字化是随计算机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复制方式。存载于互联网上的版权作品可以通过授权要约的方式,达到加速版权作品传播、有效保护作品版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加快了作品创作与传播的速率,也造就了网络环境中作品数量庞大的景象。然而,因为网络作品的数量庞大,作品的有效授权许可成为难题,而著作人身权更进一步加剧了许可困境。为了激活网络作品令其被有效利用,促进网络作品的顺利交易,增加公共利益,应该对网络著作人身权进行合理的限制,从作品的类型、作品的使用惯例以及交易的目的等方面对著作人身权进行适当限制。合理限制网络环境下的著作人身权有利于在维护作者正当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作品的传播与利用,帮助实现作品的经济与文化价值,让网络环境从作品数量众多的现实进化为文化繁荣的胜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以一种分散的方式、较低的成本快速创作和分享数字作品,但传统的版权制度和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作品的传播与流通,信息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基于知识共享协议,使用ASP.NET4.5、Html5、CSS3等技术设计开发了多终端B/S架构的数字作品分享平台,实现了开放版权数字作品的快速发布、在线欣赏和下载。经测试,系统各项功能运行正常。该平台为公众提供了获取开放版权数字作品的途径,使得数字作品的流通性和可及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音乐作品的需求从实体唱片逐渐转移到数字音乐领域,从无人管理的免费点播下载阶段进入现今的数字音乐独家许可模式。这种模式在现阶段具有其优势,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其强制性损害了其他主体的利益,许可费用过高,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及监管。在现阶段需规制现存的数字音乐独家许可模式,缩短专有许可的期限、避免过高的许可费用、制定统一的格式文本,之后再过渡到著作权集体组织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给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法理出发进行考量后可以看出,这样一种“三轨并行”的设计是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应对挑战的可行进路:对原有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以解决传统作品领域的问题;在构建“许可授权机制”的同时引入“补偿法则”进行相互性调整,以解决网络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与此同时,“知识鸿沟”的出现给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提出如何在“知识共享”和“权利保护”之间寻求合理平衡点的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默示许可制度成为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新问题。基于网络搜索服务的默示许可制度,是实践中的自生自发秩序。关于这种默示许可制度的法律地位,学界有不同的见解。结合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可以将默示许可视为网络搜索领域的基本原则。默示许可在平衡网络搜索服务商、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网络搜索服务领域,应全方位引入默示许可制度,为搜索技术的发展扫清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copyright policies of 21 education journals published by academic societies,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 presses, and commercial publishers. For the sample I chose only journals with a copyright policy on the journal or publisher web site, and I then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the policies in order to answer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nature of copyright for education journals? (2) What evidence exists for the adoption of various copyright innovations (e.g., use of Creative Commons, shared copyright)? (3) Is innovation widespread or limited to certain types of journal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16 journals (76%) had traditional “transfer of copyright” policies. However, five journals (24%) offered a range of innovations, including shared copyright, author-retained copyright, first publication rights, and use of Creative Commons licensing.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界在研究著作权法外文文献时,往往将compulsory license翻译为强制许可而非法定许可。然而,对国外学术论文、司法判例和立法实践的考察发现,上述翻译实为不妥,即在著作权法中compulsory license和statutory license通常都被用来表达法定许可这一概念。由于语境不同,compulsory license在著作权法和专利法中应作不同翻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广泛应用,默示许可制度逐渐成为网络搜索服务领域中的一种实践。基于网络搜索服务的默示许可制度,是实践中的"自生自发秩序",法律对此并无明确规定,学界中也有不同的见解。结合网络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在制度设计上完善默示许可制度,有助于缓解权利人和传播者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引导双方正确运用这一许可方式。在网络搜索服务领域,应全方位引入默示许可制度,为搜索技术的发展扫清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著作权作品,并且网络课程作为整体也呈现为特定的作品形式。网络课程涉及到作品的数字化及信息网络传播的问题,是否适用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制度,我国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网络课程作品形式具有多重属性,包括汇编、合作、多媒体及网络性等,这对于网络课程的著作权及其保护问题,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字水印技术应用到网络出版和交易中,既能发挥网络出版和发行的优势,又能形成自己的版权保护体系。首先,提出采用水印技术的网络出版和交易解决方案。然后分别通过文本作品和图形作品进行检测分析,完成对数字作品的跟踪识别和版权保护。这也是数字水印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应用的最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开放教育资源版权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是解决开放教育资源版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文章介绍了知识共享协议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知识共享协议的内涵。列举了国际上知识共享协议在开放教育资源中应用的成功实践案例,并联系实际对其应用进行了评析与思考,旨在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与合法使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数字水印技术应用到网络出版和交易中,既能发挥网络出版和发行的优势,又能形成自己的版权保护体系。首先,提出采用水印技术的网络出版和交易解决方案。然后分别通过文本作品和图形作品进行检测分析,完成对数字作品的跟踪识别和版权保护。这也是数字水印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应用的最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