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之中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只有调动起学生自评互改的积极性,教给评改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一次次互评自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培养自改意识;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自改互评,形成习惯。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最有效的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是根据学生已具备的写作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他们的现有情况定制面对个人的教育教学策略。同时,很多作文中的表达方式都是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的,尤其是小学生,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打下阅读基础,才能有效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强化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教会学生作文评改,让学生在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中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许萃 《小学生》2013,(9):35-3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批改中,"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通过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批改以教师批改为主,适当地让小学生进行作文自改和  相似文献   

4.
作文评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笔者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学生"自改"、"互评"的作文评改尝试。经过反复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对训练其修改方法,培养修改习惯,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讲清评改作文的意义让学生自改、互评作文,教师要讲清修改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教学,提升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教师不但要在课内紧扣教材,指导学生完成单元习作,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加大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从自然以及社会生活中感悟,真正提升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要自己改”。变教师包办批改为指导学生自改,是作文教学中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发挥在传授写作知识的“讲”上,而应发挥在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获取写作知识,进行“写”和“改”的实践上。写作能力不仅包括“写”的能力,也包括“改”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能写而不会改,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写”是改的基础,“改”是写的提高和完善,只教写而不教改的作文教学不是完善的作文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而且要教给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饶红云 《江西教育》2023,(15):50-5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的写作水平,然后根据他们现有的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策略。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光要靠写,还要靠大量的阅读和勤奋的思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评和互评,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郁秀敏 《现代教学》2012,(10):55-56
批改作文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要充分发挥批改作文的主导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科学地批改,教给学生批改方法,提倡自改、互改是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做法。一、科学批改,提高效率1.作文批改要有创新性教师要创新批改作文的方法。批语中应多一些启发性语言,便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培养学生的自改习作的能力,是当前习作教学中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形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更好通过作文的互评互改,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传统作文批改的主要弊端,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提出: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单边批改为"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的多边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批改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批改,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习作教学,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还应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自改作文,需要教师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并给学生提供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这样学生才能有章可循,有的放矢。1.适时性。学生完成作文后,其情绪还处在较亢奋的状态,往往不能理性地分析作文的得失优劣,所以教师不宜在写作后立刻组织学生进  相似文献   

13.
李红叶 《新疆教育》2013,(1):110-110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批改作文权力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修改作文的空间。在修改作文中,提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中,点拨指导、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学会自改和互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的能力,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减轻教师的批改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养成自改的习惯,激发学生向上的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15.
<正>习作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反馈指导结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习作教学中,为了让自改成为学生的习作习惯,我采用多种措施,给学生创造多种自改习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改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一、名家为典,提高认识修改作文时,学生主要存在"等、怕、烦"这几种思想倾向。"等":大部分学生习惯于等教师批改,有严重的依赖思想。"怕":担心自己不会改作文,改不好作文。"烦":一些学习态度不够好的学生,不愿改作文,随便应付。要想让学生主动修改习作,必须提高他们对自改习作意义的认识。在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占据了评改这一舞台,独唱独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在作文评改中真正的评价者、修改者应该是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把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逐步让学生获得自主评改的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对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是: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进行互评、自改作文。基本教学程序是:提前观察(学生)—指导写作(教师)—互评自改(学生)—批改(教师)—订正誊写(学生)。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应注重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促写,并通过课外阅读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练,通过读写结合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习作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反馈指导结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习作教学中,为了让自改成为学生的习作习惯,我采用多种措施,给学生创造多种自改习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改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两年来,我采用小组合作、自改习作“四步法”的教学流程,在培养学生自改习作能力中效果较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