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是在人的自然成长过程中,以适宜于人的更快速、更健康的发展方式对人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为了避免过度教育损害受教育者的健康,教育活动必须具有自然性;为了提高教育自身效率,教育必须具有自主性;为了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教育创新提供空间,教育必须具有自由性。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服务,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一、教育必须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受到人性这一深层因素的根本制约。所以以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受到人性的制约和规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身三者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这一科学论断为摆脱思政教育困境、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启示 ,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指导价值。1.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关于…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确立教育目标的终极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目标是调整教育活动和进程的准绳,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这是制定教育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目的,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是教育目标确立的前提;教育目标的最终体现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贯彻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并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新的教育形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所在,是确立教育目标的终极依据。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对人的职业素质的塑造,其展开必须以人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坚持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职业教育偏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对人的自然潜能的发掘活动,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本身的发展为逻辑元点,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性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马克思提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马斯洛的人性论是以“似本能”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克思-马斯洛的人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受教育者的物质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社会属性,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人性差异,激发其潜能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教育哲学的角度看,教育价值观强调理性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劳动能力,强调人类的解放,培养人的理性,形成完人教育目的观.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个标准化的人,追求人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然而却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性与自然性.其实,人类的教育活动应该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与学生本身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发展规律.这种教育的和谐自然性对于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对人的职业素质的塑造,其展开必须以人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坚持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职业教育偏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对人的自然潜能的发掘活动,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本身的发展为逻辑元点,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主体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的教育方针,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要求的矛盾,表现出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人的缺失。在此,就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要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不断易位,使学生在教育中得到全面、自由、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冉彬 《教学与管理》2009,(10):114-115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11.
陈立萍 《中国德育》2012,(21):49-50
学校的“绿色生态德育”就是崇尚师生人格平等、向师生倾注人文关怀、唤醒师生的创造潜能,使师生在高尚、和谐、安全、健康的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环境中得到个性化发展:其核心是让教育润泽生命,主张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看作是自然的人,又看作是社会的人;其目标是为了创造师生可持续发展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人际关系、爱、成功,是成功教育的灵魂,是教育成功之根本。一、人际关系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它是由人组成的,它的内部充满着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培养者和接受培养者、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他们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际关系。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活动,就是一种人际关系活动。学校教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就是通过人际相互关系和相互活动实现的。人际关系的优劣,会影响到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从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有序的系统教育活动,它是不能由其它形式所代替的教育内容。艺术教育及其它形式的教育都是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教育追求的终极(根本目标)。就教育目标而言,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那就是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4.
王瑜 《甘肃教育》2005,(7):33-33
一个个人构成了社会,社会中人的生存既有自然性的特点,更有社会性的特点。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受教育者具有社会化的能力,以适应在社会中自然地生活的需要。反观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人的这种发展社会化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及其它形式的教育都是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教育追求的终极(根本目标)。就教育目标而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那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6.
分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而对大学生实施的有步骤、有系统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心理发展和本阶段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老子思想中,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原则,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人与万物都应当服从自然法则。但是万物是对自然之道的自觉服从,而人则是对自然的背离。老子试图以应然符合自然的方式,实现向道的复归,这实质是以人的自然性统摄社会性,颠倒了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关系。被后学者曲解为"道术"或"君王南面之术"。表现在发展论上,老子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与变化,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和周期性,把事物发展的成熟阶段的自然性混同于原始的自然性,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循环论。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需要我们辩证地批判和吸收,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内涵及意义实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必须落实到各项素质培养目标上去。素质发展目标是衡量国民整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尺度 ,是从宏观问题提出的一项质量指标。素质教育目标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应达到的基本的发展目标。换句话说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目标就是指职业学校对所要培养的作为未来社会个体的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 ,是职业学校使受教育者通过教育与环境影响要达到的各种基本素质发展目标。素质教育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这就是说 ,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活动之前 ,教育…  相似文献   

19.
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 ,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 ,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影响 ,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心理要求 ,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对…  相似文献   

20.
一、如何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从培养目标来看——根本目标一致,具体目标有别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根本目标都以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但在具体目标上,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影响,促进学生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道德品质、法律意识与行为习惯等方面健康发展,逐渐适应社会要求的育人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