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经常被教师所忽略。笔者对小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化解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影响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很多,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但笔者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中学生克服和排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当是中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本文概括了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表现,分析了造成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预防和矫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有关调查表明,在当前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比较高。为什么有的孩子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为什么有的孩子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为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要想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最关键的就是要明确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笔者从五方面简要分析,如有不周之处望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6.
排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杨芳,王瑶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心理和行为的沟通过程。它是人类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人自出世以来,就与他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投人到了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之中.人类需要所产生的合群倾向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驱动力.人际交往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际交往困扰孩子成长 不久前,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对20多万名中小学生做了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12.6%的小学生和11.6%~16.8%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问题是困扰石家庄市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被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的不仅仅是石家庄市的学生.很多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这已经逐渐成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和就业,还有人际交往障碍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心理障碍,提出了跨越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莉  黄程远 《科幻画报》2023,(3):269-270
品格提升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工作。本课题研究通过创设小学生人际交往平台,解决了品格提升在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小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策略,让小学生在与同伴、家人和社会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品格。通过设计“人际交往平台”问卷、创设“人际交往平台”环境、构建“人际交往平台”课程、举办“人际交往平台”活动、开设“人际交往平台”专栏创设小学生人际交往平台,探索提高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旨在为小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中展开良好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基础。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因此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鉴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既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也能造成无穷的苦恼与悲伤,既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能导致同学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小学生正值身心飞速发展时期,他们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尤其喜欢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小学生与人交往时显得力不从心,有时临难而退,有时屡屡受挫,发出“交往难”的感叹。小学生有哪些心理症结制约了他们的和谐交往又该如何使其互相理解、平等合作、和谐健康地交往呢?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和谐的心理症结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包括人际交往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但椐调查,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令人担忧。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主要问题1.羞于交际。农村孩子一般情况下不大敢和外人交际,表现出比较口紧,不大方。主要的心理障碍是怕难为情,怕说错了话被人笑话,久而久之,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问卷中许多孩子在不认识路的情况下,大多选择回家问大人,而放弃向路人询问。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因受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影响而导致的交往困难或交往不顺利。因此小学人际交往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学习压力不断加大,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增多,加之不良家庭因素、不良伙伴群体的影响,自身适应环境能力较弱,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不良交往意识等诸多原因导致小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成为困扰着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秘书在人际交往中易产生心理障碍,着重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秘书人才如何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探讨其成因和心理调适的方法,进而提出有效对策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消除张淑玲人际交往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维持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然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却存在着诸多心理障碍,妨碍着正常的交往,影响着工作和学习,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魏爽 《文学教育(上)》2009,(11):149-149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大学生可以通过掌握一系列心理策略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聂慧 《快乐阅读》2013,(11):123-123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同伴的交往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是促进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这一时期身心发展快,可塑性很大,接受能力强,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人际交往能否成功,往往会对人的个性及其认识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众所周知,人际交往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关键期”--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紧张与疏离,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发展和品质的形成。如何让孩子走出孤独,学会交往,是我们每位品德教师值得关注的课题。根据小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水平。那么,如何在品德课中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品德教学实践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消极影响及克服对策抚顺师范专科学校曹丽娟赵凤民关键词:交往心理障碍对策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性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沟通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人类必然会出现...  相似文献   

19.
吴琼  陈亭亭 《考试周刊》2013,(1):160-161
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包括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朋友、家人的交往。在校期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本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剖析转型社会大学生之间交往的心理障碍及表现形式、特点、产生成因和转型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为消除转型社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提升幸福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虹 《教师》2013,(12):11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人际交往对小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正是在人际交往中,小学生出现了各种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本文对小学生的不良情绪体验、人格问题、行为问题等人际交往心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进行人际交往心理辅导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