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普洱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为此,向公众进行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是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就生态教育及其相关的基础建设——建设"普洱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馆"的必要性和建设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开展面向本科生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可以为加快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提供很好的公民教育基础和素质保障。为此,文章通过构建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综合探讨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提出从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管理、改善城市大环境,发展生物多样性经济、优化城市植物多样性,将自然和森林引入城市、增加城市鸟类和昆虫的多样性、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保存、提高从业者的生态职业素养、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生态学途径等方面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者,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地,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过程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整体偏低,科普设施严重不足,学校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实际,阐述了如何以科技活动室的建设为基本阵地,通过整合学校已有的、社、会各层面可利用的科技教育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的有效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过程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整体偏低,科普设施严重不足,学校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实际,阐述了如何以科技活动室的建设为基本阵地,通过整合学校已有的、社会各层面可利用的科技教育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的有效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与我国污染事件频发和局部区域生态失衡的背景下,加强高校环境保护通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整体素质有意义。作者结合广西案例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在环境保护教育中的实践作了介绍,认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重金属污染事件、生物多样性问题与生态脆弱性问题等的案例教学结合课外科技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行业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满足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资源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现实诉求。目前,自然资源行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课程偏少、教育方式与实践场景脱节、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通过优化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实践育人体系、培育生态文明文化等方式,构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三位一体”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三者同向同行、协同互补,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规范化、系统化和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在全球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情况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高校应当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普洱学院成立了“生物多样性科学教育馆”,在当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为大学生专业实践和职业教育培养的新渠道,虽有较多前期成功经验可借鉴,但目前已形成良好示范辐射效应的品牌基地数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尚需对其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尝试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内涵建设为立足点,探索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策略,以期从一定程度上为基地建设者提供科学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推进社区教育的重要举措。探究社区教育实践基地的教育模式和建设策略,不仅是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的需要,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电大与街道共建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是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江苏省丰县中学的"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结合地方特色,深挖地方生态文化内涵,把区域文化与课程建设有机融合,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课程回归自然与乡土,增进了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如何为适应中小学课堂的文化多样性、实现教育平等和社会正义而培养合格教师,是当代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诸如招收更多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师范生、丰富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增加教育实践场所的文化多样性以及教师教育者自觉示范等实践创新亦蔚然成风。面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发展中的困难,研究者呼吁组织、课程和个人等多层面的变革,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建设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4.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特别是在老工业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教育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的优势,主动地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在服务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模式、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加强儿童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全社会生态理念的迫切需要。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以生态教育为主题,融知识性、趣味性、超前性、可操作性于一体,通过观光、参与、体验等方式,着力培养儿童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儿童探究意识,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如何为适应中小学课堂的文化多样性、实现教育平等和社会正义而培养合格教师,是当代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诸如招收更多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师范生、丰富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增加教育实践场所的文化多样性以及教师教育者自觉示范等实践创新亦蔚然成风.面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发展中的困难,研究者呼吁组织、课程和个人等多层面的变革,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建设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22日,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第二届青少年野生动物保护科学普及教育研讨会、暨生态道德教育百校校生联谊会在上海市长风公园召开。会议由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市林业局)、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以及上海长风海洋世界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的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新家园已成为生态研究的新课题.生态文明的主要要素包括生物的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两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互为何种关系,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影响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不同地域、环境、生态发展都对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产生影响,本论文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研究目标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求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道路.  相似文献   

19.
海南地方高校作为全省人才摇篮和人才高地,在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切实发挥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把自身打造成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高层次社会服务基地和高品位文化传承基地。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即向人们传播、灌输生态文明知识,培养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情,帮助人们树立坚决履行生态义务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生态理想和生态意志,将生态思想意识转化为人们的主观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