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主题教研机制,是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是教研方式的一次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是学校是教学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校本教研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校对教研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然而,由于一些学校对教研功能定位的导向偏差,不少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完成备、教、辅、改、考等常规工作,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习题集就是他们全部的  相似文献   

4.
林静 《中国教师》2014,(1):19-22
<正>宋萑,哲学博士,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师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理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师》:宋教授,您好!请问,校本教研在概念以及实施方面与学科教研组活动有何本质区别?宋萑:校本教研与传统的学科教研组之间不能说有本质的区别,它们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学科教研组活动是在学校学科组的层面上做的,  相似文献   

5.
王越明 《新课程研究》2007,(5):20-21,25
校本教科研与校本教研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两者缺一不可。教科研与校本教研内涵不同,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都不尽相同,且不同教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其专业发展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仅靠校本教研无法满足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必须同时进行校本教科研。在校本教科研中一定要坚持校本性、科学性、人本性、导向性、可行性、互补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一些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与校本教研相去甚远。其表现为教研组活动有动作,无研究;有倾听,无回应;有计划,无执行;有讨论,无结果;有同伴,无互助。我们呼唤教研组活动以学科教研组为本,提高校本教研实效。学科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要敢于担当,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要加强自身建设,要扎根实践开展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红 《宣武教育》2005,(11):16-18
如果说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解决学校中的具体问题的话,那么区学科教研应该是基于学科,从本学科教师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学科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校本教研与区学科教研从目的意义上看方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林静 《中国教师》2013,(21):15-18
《中国教师》:王教授,您好!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即以校为本的教研,是指学校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我国学校历来有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例如备课研讨、听课评议等,校本教研的提出,在概念以及实施方面与学科教研组活动有何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林静 《中国教师》2014,(1):33-35
《中国教师》:王校长,您好!学校历来有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例如备课研讨、听课评议等,对于校本教研,您认为在概念以及实施方面与学科教研组活动有什么区别?王生:学校不同,对校本教研的理解可能也会不同,具体操作方式也会不同。教师素质与基础参差不齐,通过校本教研来提高教师的素质,这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施礼 《现代教学》2007,(7):92-93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牛津英语教材在浦东初中学段的全面推广,如何进一步用好牛津教材,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能的问题摆在了我校英语教研组的面前。因此,我们建立了主题化的校本教研制度。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国家教育部将基础教育的工作思路确定为办好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个课程改革系统的枢纽就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践行新课程标准。而校本教研正是我们学习新课标、  相似文献   

12.
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种最直接、最朴素、最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为此,我们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根据我校校情逐步形成了今天一对一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一、构建背景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小学,学校规模小,学生人数也不是很多。六个年级有五个是单行班,很少具备两个以上的教师任教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条件,不具备普遍认识意义上的集体备课的条件,但教师又有同伴互助、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的迫切愿  相似文献   

13.
云素贞 《文教资料》2009,(5):120-121
本文作者结合新乡第三十五中学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的实例,强调了思想上要充分认识校本教研,行动上要从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灵活、有效的教研机制.  相似文献   

14.
校本教研,一般的学校并未真正到位,往往有以下几种现象: 1.注重单一的教研组活动形式。有的学校安排每两周一次学科教研组活动,认为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得很正常,把两周一次教研组活动等同于校本研修。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上述言论是校本教研的“应然”的话,那么,校本教研的实际现状离这样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在学校的实践中,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教师漠视校本教研等情况还比较普遍。为什么想象中教师会欣然接受并乐在其中的一个事物会遭遇这样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场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常常是,教研活动无主题,研讨话题不集中,交流时多数人泛泛而谈,说大话、套话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教研活动不但没有实效,而且会使参与的教师感到厌烦。基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可通过主题教研的形式,培养教师的探究欲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陛。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性不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思考,从教师、教研组和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一、教师:寻找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作为校本教研课题1.在看似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寻找研究的课题看似平常的、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确实蕴藏着众多的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常常有这样的现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于教师化之中,没有教师化的深层支撑,任可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都将是表面的和临时的。因此,为了提高校本研究活动的绩效,学校需要提倡并建设新的学校化,其根本在于教师化的革新。  相似文献   

19.
审视: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与校本教研脱离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最基本(最基层)的组织,是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小家”,可以这样讲,很多教师的教育生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学科教研组里进行。一个个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性格的教师组成了学校教研队伍的小团队,同时,  相似文献   

20.
陈莺 《江西教育》2010,(1):47-47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开展个性化、一体化的研究活动,它已经成为深化教科研的助推剂。要把“学会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主攻方向,研究怎样更好地“教”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重视对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扎实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研究活动。比如选择基础问题,倡导“案例教研”,以及确立组内专题,实施“带题授课”等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独立反思能力和课程执行能力,形成合作互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