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几经修订,多次更易,对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情形概括为如下几种: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使动、为动用法等。其中,除了“名词作状语”一说之外,其它诸说都指明了词性的变换。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材文言文中“是”字用法比较复杂。古汉语判断句不用判断动词是,“是”做判断动词用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先秦文学作品中的“是”均不是判断动词。中学教材中“是”字用法可规纳分类为:一、指示代词“是”。1.做主语;2.做谓语;3.做宾语;4.做定语。二、形容词“是”。三、动词“是”。四、判动词“是”。五、助词“是”。  相似文献   

3.
赣语上高话中的“畀”语法功能多样,有动词、介词用法;“畀”可用于使役句、处置句和被动句中。“畀”的本义为“给予”,后引申为“容许”义和“使让”义动词。“畀”由“容许”义动词语法化为表“被动”义的介词,构成被动式;“畀”由“使让”义的动词语法化为表“处置”义的介词,构成处置式。  相似文献   

4.
以甲骨文中的”受”“止它”类卜辞为对象 ,就不同类型的宾语对否定词“不”与“弗”的选择配搭的考察表明 :在“受”“止它”类卜辞中 ,当谓语动词不带宾语或只带指物名词宾语时 ,对这个动词的否定可以在“不”“弗”中自由选择 ;当谓语动词带指人名词宾语时 ,对这个动词的否定一般用“弗”不用“不” ;当谓语动词带人称代词宾语时 ,对这个动词的否定一般用“不”不用“弗”。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过英语的同志都知道动词在英语中的地位;它们分成四个“部分”即实意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和连系动词.笔者在多年的普教和职教英语实践中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们对“be”动词最熟不过,因为一接触英语就学的是它及它的现在式“am,is,are”,所以一提起连系动词,“be”动词就“跳”出来,而对其它的连系动词印象就不深了.这其中有“教”、“学”两方面的问题,重要的是学生们和一些初学英语的爱好者对除“be”动词之外的其它连系动词不熟悉,对它们的语法作用理解不深.  相似文献   

6.
“为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它是由“为动词”和一些名同、一般动词等非“为动词”活用,以表示为动的意义,非为动词活用作为动词称之为“为动用法”,为动用法一般包括动词为动用法和名词为动用法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当前参考书对as if虚拟语气语法一般表述为:如果从句表述事实与现在事实相反,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式,be动词一般用were;与过去事实相反,从句谓语动词用“had+过去分词”;与将来事实相反,从句谓语动词用“would/could/might+动词原形”。但是教学中发现学生总是无法区分“现在事实、过去事实和将来事实”。  相似文献   

8.
“在 NP”在句中的位置和动词的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1.1 现代汉语里,由介词“在”跟处所词、方位词或方位词组组成的介词结构(以下写为“在 NP”),在句子里有时位于动词前;有时位于动词后;有时既可以位于动词前,又可以位于动词后(位于主语前的情况,本文不拟讨论)。根据“在 NP”在句中出现的不同位置,可以对现代汉语的动词作更深入一步的语义描写,把动词分成若干小类。 1.2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我们把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分开考虑。对于“及物”、“不及物”两个动词范畴,本文按传统语法的观点区分。  相似文献   

9.
王倩 《语文知识》2008,(4):58-61
文章总结了前人关于动词时量分类的类型,并从动量的角度出发,以动量词为标准,把单音节动词分为“定量动词”、“反复动词”、“累计动词”、“过程动词”、“强持续动词”、“状态动词”和“无量动词”。指出了各类动词动量上的特点和语义特征,并且归纳出了单音节动词从有界到无界,从典型到非典型,动量由强到弱的连续统。  相似文献   

10.
存在句     
<正> 01“处所(时间)词语+动词+名词”的结构形式,一般叫作“存在句”或“存现句”。其特点是:开头的名词性词语经常是表示处所的,动词是表示某一事物的存在、出现或消失,动词后面的名词性词语则表示那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事物;动词后边经常带“着”或“了”或“过”;动词后边的名词一般代表无定的事物,前边往往有“一个、几个”等词  相似文献   

11.
一、释“帅”《国语·越语》中有这么一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有人认为“帅”在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帅”在句中是否名词活用为动词?值得探讨。有人把“帅”看成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能是把“帅”看成“元帅”、“将帅”的“帅”。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在表示“建议”、“要求”、“命令”或“应当做……”等意义的动词后面的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需要用虚拟语气,即用“(should)动词原形”来表示。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这些动词的首字母编成一个短句:I DROP CAPS.这些常用的动词是:insist坚持;demand要求;de—  相似文献   

13.
быть在俄语中是一个特殊动词。它作为实义动词,表示“有、在”等意义;也可作为助动词,与未完成体动词不定式连用,构成复合式将来时;还作为系动词“是”与名词、代词、形容词及被动形动词等  相似文献   

14.
说“以”     
“以”是个极常用的文言词,它本义为动词,可引申为名词,假借为代词,虚化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其虚化的路径是;动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又通“已”;“以”还有复合用法.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毋宾格代词,“go”主要起代替人、事和方位名词等作用;同时“go”在句子的结构中与谓语动词结合时有变调的现象,而且变调的现象比较复杂,主要是“go”与中平调动词、低降调动词等结合时要变调。但这种变调变音现象并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而是有其严格的规律。一般来说,“go”与高平调、低降调动词结合时声调不变;“go”与中平调动词结合时声调变为次高调;名词宾格代词“go”与低降调动词结合时不变调,但其后的低降调动词的声调变为次高调。  相似文献   

16.
要览     
<正> 试论现代汉语三价动词的确定三价动词是指在动词基本语义结构中能够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的动词。结合句法平面的典型语法框架和语义平面的蕴涵测试两种判别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三价动词的配价成分,从而确定其配价指数。“写”类动词由于本身并不蕴涵“给予”关系意义,因此不能认定为三价动词。兼语结构中的“使令”动词,其配价成分之一在语义平面表现为动词所支配的一个命题,句法上则映现为一个不可删除的谓词性成分,因此应是三价动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  相似文献   

17.
对《荀子·劝学》“非能水也”一句的解释,不少注本皆以“水”为“名词用如动词”。本文分析研究了《荀子》中“能”与“水”字的全部用例,指出“能”为动词,乃“禁得起”、“胜过”、“善于”之义;“水”为名词,不必讲成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词汇意义、结构及意义、历史来源、语境制约意义四个方面来研究徐州方言中的泛义动词“玩”。“玩”作为泛义动词可以代替许多具体动词 ,其词义和用法都相当丰富 ,但它并不是万能动词 ;它可以连带宾语、补语 ,“玩”和它的连带成分可以构成短语或动词在句中作谓语成分 ,“玩”可以带“着”“了”“过” ;徐州方言“玩”的泛义性质也可以在历代作品中找到它引申的痕迹 ;词汇成分、语句、结构对“玩”的具体意义都会起到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慈利话三价动词主要包括索取动词、给予动词和致使动词这三类。在句式配位过程中,索取动词和给予动词能构成“施事+动词+当事+受事”“施事+介词+当事+动词+受事”等配价格式;致使动词能构成“致事+动词+使事+补事”或“使事+介词+致事+动词+补事”的配价格式。慈利话中,给予动词和致使动词的受事、使事经过话题化后移位置于句首,成为句法平面上的主语。慈利话中,动词也存在“同形异价”现象,这是因为动词具有不同的义项,每一种义项所关联的名词性成分数量不一样,价位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一)情态动词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的态度,认为“可能”、“应当”、“必要”等等。情态动词本身有一定的意义,但词义不完整,不能单独做谓语动词,必须和主要动词一起构成谓语动词。有些情态地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如:must;有些情态动词有过去式,如:may—might,can—cou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