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移动IP的基本概念和IP的切换问题,分析了影响切换时通信性能的3个因素:移动检测、重新注册以及与上层协议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切换方案:将链路标识嵌入到FA的代理广播消息中,使得MN可以据此进行快速的移动检测;MN为发送端时,切换后主动发送未应答的TCP包;MN为接收端时,切换后通过主动发送多个TCP SACK包来请求发送端发送已丢失的TCP包。  相似文献   

2.
基于站的IEEE 802.11b/g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时应用对传输时延和抖动相对敏感,为减小WLAN切换过程对实时应用的影响,研究了WLAN切换过程的3个方面:触发切换,AP选择和快速切换算法.充分考虑到方案的可部署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一个以终端站为中心的快速切换方案.设计实现了基于动态阈值的切换触发机制、基于探寻时延的AP选择机制和信道区分选择结合动态缓存的快速切换算法.该方案完全在站上实现,不需要AP的配合或者对协议进行修改,因而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可部署性.通过在实际的hotspot WLAN环境下测试和分析,该快速切换方案有效地减小了切换时延,同时使用户获得的实时应用网络性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3.
从解决UDP协议在传输报文过程中出现的丢失、重复和失序等问题出发,详细地介绍了在UDP协议中添加拆/装包机制、有序保证机制、数据重传机制和数据安全机制的设计思路与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会网络在偏远地区应用的前景,构建一个类似偏远地区的应用环境,并分析机会网络中典型的路由协议,对典型路由协议在偏远地区的应用进行仿真。从传输成功率、路由开销、平均延时时间和平均缓存时间四个方面评估各路由协议在偏远地区应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Max Prop和Spray And Wait协议在该场景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多副本的转发机制在传输成功率和传输延迟方面要优于单副本的转发机制;多跳的路由机制会增加网络的路由开销。  相似文献   

5.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数据通信均采用单播或广播技术,因而造成主机与网络资源的过度浪费。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组播技术允许发送端有选择地向一组接收端传输数据包,发送端只发送一份数据,多个接收端均能收到发送的数据,从而高效的多目标传送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网络负担,缓解网络带宽问题。一、组播的基本原理组播也称多点播送或多路广播,是一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的网络传输新技术。它是指在LAN或AN范围内,发送端有选择地向一组接收端传输信的通信方式。它有助于控制网络的流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给出了基于自组织网的Linux系统上MIPv6协议的执行方案和关键技术的改进方法,并设计出执行MIPv6协议的框架,提出了协议执行程序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对移动性的切换延时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延时有所降低的结论。最后,建立实验场景,对移动切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延时数据,验证了改进后的方案正确和可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给出了基于自组织网的Linux系统上MIPv6协议的执行方案和关键技术的改进方法,并设计出执行MIPv6协议的框架,提出了协议执行程序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对移动性的切换延时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延时有所降低的结论。最后,建立实验场景,对移动切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延时数据,验证了改进后的方案正确和可行。  相似文献   

8.
秦华  张泽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7):165-169
SDN网络思想为解决传统网络中网络层移动性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而SDN中现有的移动性管理方案仍面临用户移动过程中网络开销大和切换时延长等问题。研究在SDN网络中支持IPv6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机制,通过对移动感知和移动切换两个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设计,并结合位置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SDN网络中支持预切换的IPv6移动性管理机制。该机制根据位置预测结果在移动发生前计算并下发切换路径流表,降低了移动节点在移动过程中的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最后根据性能评估分析方法,与同样基于SDN实现的OPMIPv6 C方案在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手机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和移动互联网传输速率的大幅提升,使用手机通过移动网络进行视频传输越来越普及。Android操作系统雄踞智能手机终端操作系统榜首。由于无线信道环境恶劣,利用无线网络传输高质量视频极富挑战。选择使用H.264作为视频压缩标准,基于现有AMID算法,提出一种将丢包率和接收缓冲区使用情况相结合的改进AMID拥塞控制算法。实验表明:在网络状况良好情况下,虽没有明显改善接收端丢包率,但发送端发送数据包个数明显增加;在网络状况较差时,对改善丢包率作用明显,说明该系统对保障视频传输QoS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移动节点在不同的网络间移动会发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迟和丢包问题是影响移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详述了现有的3种主要的切换技术,分析了各方案优缺点并从切换延迟和数据包丢失率方面对其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无线接入点是无线接入网络的关键设备,负责对移动主机进行管理以及协调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本文通过分析IEEE 802.11.IEEE 802.3等协议和Internet工程部的有关建议,从硬件和软件结构两方面设计并实现了无线接入点系统。同时为了使移动节点在无线局域网中进行快速有效的切换,提出了快速移动切换方案,减少了移动节点内的切换过程的注册时延和数据包的丢失。  相似文献   

12.
TCP提供了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但字节流式传输将导致应用层的数据到达接收端后产生半包、粘包等现象。针对如何还原发送端数据,给出了一个基于正则表达式的解决方案,并用C#语言进行了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很好地解决中文传输的粘包问题,并已经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相似文献   

13.
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这个特点造成了在通信过程中路由的频繁切换。而路由频繁切换的过程往往会给上层的服务应用带来不利影响。以在移动场景中综合性能最优的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为研究对象,通过NS2仿真分析了在一个连接运行过程中路由切换的特点,包括路由切换的触发原因、切换时延、切换丢包率等因素。该文对路由切换性能的详细分析结果为将来优化路由维护策略及提升路由切换效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车载终端与CAN总线间的长数据传输问题,以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设计一种符合SAE J1939多包传输协议的底层软件。根据SAE J1939协议中多包数据传输工作原理,基于STM32CubeMX硬件平台对控制器CAN节点端口进行初始化配置,在Keil5开发环境下,实现J1939多包传输底层软件开发,最后开发上位机软件对所设计的底层软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底层软件能够稳定有效地进行长数据多包传输,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可视电话系统将话音及视频数据通过IP宽带数据网络进行传输。由于IP数据网络所固有的流量突发特性,将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话音数据造成间续性的话音堵塞延时,使话音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基于网络融合技术将话音数据在PSTN网络上传输、将视频数据在IP数据网络上传输,并通过同步协议保证话音与视频的同步,可以在保证话音数据无延时传输的同时得到相对稳定的视频流。测试结果表明,话音与视频数据同步延时小于50ms。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无线自组网通信网络吞吐量和数据包发送成功率,提出一种基于准同步 CDMA 的自组网MAC 协议,并对其收发电路进行设计。在采用零相关区序列的准同步 CDMA 系统中,到达接收端的各用户信号存在一定的相对时延,如果用户信号相对时延控制在零相关窗口范围之内,可以达到近似于同步的效果,同时零相关序列的相关性能大大提高了系统抗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的系统吞吐量是未采用零相关序列系统的 5 倍,在数据包发送数为 50 时仍有 30%的发送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带宽估算的无线网络链路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丽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1):151-154
在多网络环境中,移动用户在短时间内能否选择较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直接影响用户对网络的性能体验。鉴于上述情况,以网络带宽为衡量路径优劣的基准,基于主动测量技术,在终端记录数据包分组的ACK返回时间,获取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一定时间段内的可用带宽,带宽较大的即可视为较优路径从而进行数据传输。在测量过程中,为消除瞬时突发流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统计学中非参数估计方法中的核密度估算方法,从而获得稳定带宽的值,为移动终端进入的新网络路径计算拥塞控制窗口提供计算依据,为发送大数据选择合适的发送速率,最终达到数据包的高效率传输,提高网络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有线-无线混合网络的通信质量,提高网络吞吐量,使无线传输控制协议(WTCP)性能得到提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有线-无线混合网络环境的基站管理机制。在此基站中通过增加存储重传列表和分段反馈机制,改进了ACK的传输机制。NS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WTCP协议相比,使用此基站管理机制能够提高无线链路的吞吐量,提高WTCP协议在高速环境下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相移键控(PSK)调制技术设计了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通信(SCM-RoF)系统,分析了SCM-RoF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研究了不同用户的传输性能及发射端和接收端带通滤波器(BPF)、用户传输速率对SCM-ROF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户间传输效果略有差异,而发射端和接收端的BPF也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当用户传输速率在2 Gbit/s左右时,系统传输性能与系统利用率达到最佳平衡,误码率(BER)在10(-10)数量级.  相似文献   

20.
姚烨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6):198-202
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是衡量其应用价值的关键,为在保障网络传输性能的同时尽量提升网络生存时间,通过对现有机会路由协议的改进与优化,提出一种能同时对传输内容与节点能量进行感知的机会路由协议(CREAOR)。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路由方案相比,CREAOR能显著提升网络生存时间,同时在传输高优先级数据包时降低了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