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读导言】1.领会作者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和体验。2.体会课文用清词丽句所营造的意境,欣赏文中优美、精练而妩媚的文字及灵活多变的句式。(解说: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描写夏天生活的抒情散文。它描绘了空旷悠远的夏天里梦幻般的童年感触。从全篇来看,作者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在平凡中见新奇,新颖而贴切的意象、妩媚的清词丽句在作者笔下呼之欲出,作者并不以识见广博取胜,而以敏于感受、富于联想见长。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和领会作者独特细腻的感受上。)【自读程序】一、由介绍作者导入课文二、初…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认读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3.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感受景色的美丽,聆听悦耳的水声,从而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1.教师以多媒体播放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用神奇的灵性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春天、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作者也从中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触摸春天》主要描述了盲童安静用她独特的方式去触摸春天、感受春天、捕捉春天的故事。细细品读,会触碰到一种别样的生命力,同时也会让人产生人生顿悟。一、从"灵性"入手《触摸春天》是一篇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且包含了丰富人生顿悟的文章。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拥有关爱之心,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语句并积累语言素材,学习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根据人教版第十册第一组的习作要求.本次习作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写技能为主要目标.在抓住春天景物特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力求写出自己对春天新的发现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春天的味道”是什么?人们似乎不相信春天有什么味道,而作者则坚信“春天的味道”,且孜孜以追求。作者从大自然中,从人们的生活中,深深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味道”:阳光、鲜花、春雨、小草乃至露珠等等,无不示意着春天的气息,呈示着春天的生命。作者写春天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并且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充分表现了文字的魅力,不是通常写春天的一般的特点,而是着重写感受、写“味道”、充满了阳光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所喜欢、所钟情的“春天的味道”,象征着对新生命的憧憬和渴望,文章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基调,带给读者一种美好的春天的感觉。作文…  相似文献   

7.
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渗入作者或文中人物(有的是作者借文中人物的情感来抒情)的情感,并把它用生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抒情。一位同学以《感受乡村》为题,在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初探福建/韩守泉郭沫若在谈到怎样运用文字的语言时指出,造语“要在适当的地方,用有适当感触的字”。什么是有感触的字呢?就是这个字能够带给人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使作者所描述的事物在读者心中活起来。如《少年闰土》一文中的描写:“月亮地下...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发现》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为了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能较好地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学习热情、大方地进行口语交际。为此,我设计了3个口语交际情境。第一个是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资料;第二个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优秀的讲解员和听众;第三个是汇报评选的结果,并说出理由。下面就是我对本…  相似文献   

10.
《我与地坛》一文,作者用恳切优美的语言,将自己过去十五年生活中的那些最复杂最难言的感受和自己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传达给了读者。文中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但它又不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中作者写作的重点不是地坛中的景物描写,而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但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生活的意义的感受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古园博大精深、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历史和现状感悟的过程,所以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文中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1.
春天的画卷春天的赞歌———读《春》刘彬荣这是一篇写景状物、以景传情的著名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征,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人们的活动和心情,描绘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日景象,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全文不足千字...  相似文献   

12.
王吉灿 《甘肃教育》2014,(18):49-49
正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的美,带领学生去欣赏、品味美的不同形态,并且通过对美的形态的分析,感受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进而使学生学会美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语文课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这些美,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美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生命质量的  相似文献   

13.
春天,天气变暖,万物复苏;春天,耕耘播种,充满希望。让我们赶快走进春天吧,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嗅,用体肤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请以《春天的发现》为题,把你对春天的新的发现和新的体会感受写下来。要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流畅。注意,要在40分钟之内完成,字数不少于500。5分钟构思,30分钟写作,5分钟修改。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春天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孩子们也非常愿意交流他们的新发现,“王老师,柳树上都长小芽了”,“我看见龙潭湖上的冰都化了”……怎么引导孩子们把他们的发现用更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呢?我决定选择一首春天的儿歌,让孩子们在感受、表现、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同时发展他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找春天》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作者想象力丰富。教师应结合时节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了课堂的常规教学,完成了识字学词、理解文章内容的课时目标以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我对本课...  相似文献   

16.
【教学案情】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摄取了春天的几个镜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里活动的人。作者在描写过程中,语句优美,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天。我在自班执教了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我执教这一课的主要意图是让初一的学生懂得写景过程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李新泉 《学语文》2011,(4):41-42
一篇好文章、一首好诗,必然是作者情动于衷、言溢于表的产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与文中伟大的人物对话,与高尚的灵魂对接,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逐渐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组织最佳课活动时,我选择了《触摸春天》一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安静的八岁盲童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到了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这篇课文写得很打动人,同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表达却又很含蓄。我体味起来颇费心思。  相似文献   

19.
<正>语感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一种敏感而深刻的直觉感受,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接近作者旨趣和文本内涵的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