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习共同体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等待学生,不能生硬地打断学生。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顺学而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们更是纠结。放开空间让学生大胆说吧,学生会天马行空,脱缰而去,离题万里,这种现象被批评性描述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如果限制学生无关的说法吧,学生就会有束缚感,思路打不开,不能轻松自如地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会沉闷,学得很被动。教师难就难在课堂"一放就散,一框就死"上。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精彩"的公开课:课堂上教师精心预设提问,学生的回答恰到好处,与教师的配合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学生对教师的问题是一猜就中,一试就准,一验就灵,一列就对,一想就好.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谁都知道如果学生喜欢哪一个教师,他们就会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课,就会对那一门课感兴趣,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教师,他还会对你上的课感兴趣吗?还会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吗?因此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摒弃"教师说了算,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错误思想.权威性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天赋.新课程指出,教师不但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平时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作为一名实施新课程教育制度下的教师,我们要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带着快乐走上讲台,要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4.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对他人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有成果.如果将这句强调言行一致的箴言改为教师"言"学生"行"、教师"导"学生"演",做到教师、学生高度一致,这对于新课程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具有了现实的指导意义.只有学生对教师的"言"必信,才会使学生的"行"必果,只有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学生做到了,学生的学业才会有成果.  相似文献   

5.
一、做好课前预习,准备课堂"沸腾"理论上任何课程都需要课前预习,而数学课程更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课前预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有个整体的把握,防止出现教师"垄断"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若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就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课堂气氛就会冷却下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学生会出现对数学产生讨厌情绪。相反,如果学生事前准备好预习,不但课堂上可以跟随教师共同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玩游戏的现象持批判态度。教师们的交流中对于学生玩游戏的现象也通常会发出"如果学生把玩游戏的劲头用到学习上就好了"、"学生要是上课有这样的兴趣就好了"等诸如此类的感叹。姑且不论游戏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游戏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就揭示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1]。时至今日,在一些人头脑里,仍认为教师主导越强,对学生的控制就强,学生的主体性就会被压抑,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教师课堂讲授时  相似文献   

8.
冯国文 《成才之路》2014,(15):56-56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科发生了兴趣,就会心往神会,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兴趣不是先天的就有的,在于教师平时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和教师之间处理得好,学生就愿意上这位教师的课,就愿意上这门课;相反,对教师产生了厌烦,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他就不愿意上。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秋季,负责美国中学入学考试的一位教师发送邮件告知考生:取消今年秋季中国地区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原因是中国考生在本次考试中出现了太多的"高分",这些"高分"让考试委员会产生了怀疑……当然,美国教师怀疑学生的"高分",并不只是针对中国考生,如果美国考生也得了高分,照旧会被"怀疑"。美国教师为什么会怀疑学生的考试"高分"呢?原因有以下几个——一、美国教师对"学情"把握准确美国学校实行小班额管理,一个班里有二十几个学生,或是更少。学生人数少,教师与每个学生的交流互动就非常充分,从而能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各项信息。学生的家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教师而言,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面无表情地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学生就会倍感乏味,甚至会恹恹欲睡。因此,教师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从上课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艳红 《成才之路》2014,(23):74-75
正不更新观念,没有新的理论指导实践,谈教学改革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会导致师生教学之路的"迷茫"。所以,教师应该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实效。一、激趣导入新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假如没有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顾着给学生传授知识,没有情感的学习就会带来身心的疲倦,对学习就失去兴趣,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精辟论述。有趣的新课导入,就会马上引发小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例如,有一位吴老师在执教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是一门充满理性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数学知识尤其不能由外界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去认知。正如"教师给学生一个做的机会,学生就会给教师一份惊喜;教师给学生一个引导,学生就会走得更远。"因此,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做"中获得知识,获得发展。在教学中做到"教学做合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力争做到  相似文献   

13.
<正>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这个教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这门学科的成绩就会很好,反之则不然。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就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给学生树立一个学识渊博、举止优雅、谈吐自如的形象,这样学生才会敬仰你,甚至"崇拜"你。笔者曾认识一位教师,他说话幽默风趣,知  相似文献   

14.
正"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带来学生的生成是多种多样的,许多生成会与教师课前的预设不同,甚至出乎教师意料之外,这种情况常常会让教师应接不暇。如何应对学生出现不同于预设的生成?这就成为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一、忘掉课前预设,专注学生表达教师在备课中对于设计的提问或者任务,通常  相似文献   

15.
关键是疏导     
如果我们把教育活动比做一辆汽车,那么学生就是发动机,教师就是方向盘,教师的作用就是控制方向。而使汽车运动起来的根本动力就是发动机。所以不能去"看"学生",压"学生和"逼"学生。"看"多了,学生会耍二面派,教师在一个样,不在又一个样。"压"多了,学生就象弹簧一样,会向外反弹。压得越紧,反抗就越厉害。"逼"多了,学生会厌学,会认为是给老师学的。他就干脆不给你老师学了。这"看"不行,"压"不行",逼"也不行。怎么办呢?关键是疏导。  相似文献   

16.
<正>由"学会"升华至"会学",一直是教师的教学主张和预期。在40分钟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位学生"学会"已是不易,想达成"会学"的目标就更难了。学生的"会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需要教师寻找一种教学的促进策略,努力解决学生"学而不思"的问题,发挥学生"会学"的潜能。通过教学实践,制定和使用好《自学导航》,始终以学生的"学"为基点,调整和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是使学生由"学会"转  相似文献   

17.
自古至今,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们才华施展的阵地,是属于教师成长和表演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就成了一群只会听老师讲话,只会看老师表演的观众了,成了一群被老师支配的木偶。《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  相似文献   

18.
鼓励性的话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语变多了,学生的积极性高了很多,但静下心来思考一番,热闹就代表着高效率吗?总在表扬声中度过,就如同吃糖,天天吃还能吃出甜味?在这股激励的浪潮中经常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值得我们深思。现象一:无视内容,一概鼓励教师提问后,一名学生说:"我会。"教师说:"你真棒(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没学就会了。"另一名学生也回答了出来,教师接着说:"你也很棒。"这  相似文献   

19.
<正>学习困难生,是每个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的特殊学生类型。这类学生给教师带来巨大挑战,更会让教师背上沉重的包袱,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教师会觉得自己不行,没有能力教好学生,再遇上类似的学生,就会避而远之,以免"自讨苦吃"。于是,"学困生"就成了某些教师心中的负累和遗忘的对象。长此下去必是一个恶性循环,造成他们学习动机扭曲、学习目的不明,还严重干扰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  相似文献   

20.
曾经看过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一本书《做教师真难,真好》,题目很现实,也很励志。书中提到深圳龙城高二英语教师郭礼喜的一份问卷调查,他说:做教师真难,感觉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其实,他道出了身为师者的一份无奈,一份感慨。教书之前,首先得想到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也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青年教师的普遍困惑:如果教师和蔼可亲,那么学生就不怕你,班级纪律就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也会跟着滑坡;如果教师不苟言笑,那么学生就会"怕"而远之,难以走进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