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明史》卷九十六《选举志一》曰: 正统中,天下教官多缺,而举人厌其卑冷,多不愿就。  相似文献   

2.
《明史.礼志》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纂修,分别完成于万斯同初稿、王鸿绪二稿和张廷玉定稿。其中,万稿虽属草创之作,但有奠基之功。王稿在万稿基础上经多年修改,不仅结构大为改善,而且内容也更加全面和系统,在《明史.礼志》成稿过程中起着转折性的关键作用。定稿虽对王稿结构做了进一步改进,对其个别词语也做了删改,但整体说来,内容基本一仍其旧,故王稿之不足也几乎完全承袭下来。  相似文献   

3.
《明史·河渠志》是研究明代黄河、运河及其他河流、水利等方面的重要文献,通过详细的记载,可以看出运河在明代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黄河、长江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长期持续的修缮、维护情况,同时,对沁河的河患及其疏导作用也有所记载。而该志也存在记载缺失,其"运河"部分缺乏对一些重要诏令与奏疏的记载,"沁河"部分没有记载一些重大河患与修缮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史源中存在记载缺失,二是对史源的不合理节录,三是记载史实方法的局限性导致记载缺失,四是篇幅限制导致的记载缺失。  相似文献   

4.
壬辰战争中山东粮草海运问题,不仅关系海禁背景下明代北方海运的复行,还关系山东在整个战争后勤粮草供应中的地位问题。然而万斯同《明史》与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殿本《明史》在有关壬辰战争中山东粮草海运的历史记载上,存在较大差异。考察发现,清官修《明史》时,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在相关内容的历史书写上加以否定。而事实上,壬辰战争中有大量的山东粮草通过海运转运至朝鲜,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牛明铎 《考试研究》2015,(3):104-106
<正>郭培贵教授新著《明代学校科举与任官制度研究》一书,已于2014年6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全书595页,近60万字,是作者继其《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之后又一部将明代学校、科举和任官制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研究的力作,在许多方面将该领域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史料翔实,方法多样据不完全统计,该书直接引用《明实录》、《明会  相似文献   

6.
张廷玉《明史·职官志》是研究明代职官制度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据《明实录》、《国榷》等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存在讹误5处。  相似文献   

7.
点校本《明史》问世前出现的万历首辅申时行的传记,至少有十多种。这些传记对申时行或仅记事迹不予评论,或极力歌颂,或予以肯定但行文平和,或褒贬兼有而以褒为主,或虽以褒为主而批评用语亦有一定的分量。而从问世时代分,则明代问世者大体持表扬歌颂态度,清代问世者则多半褒贬相兼且批评用语有一定的分量。这些传记为点校本《明史》底本即殿本《明史》的申时行传,提供了撰写参考。点校本《明史·申时行传》关于申时行籍贯,以及关于其子申用懋任职经历等记载皆有需加考订之处。现存殿本《明史·申时行传》的清朝明史馆拟稿中,有天一阁藏万斯同《明史稿·申时行传》和旧题万斯同编撰《明史·申时行传》,两者多有区别,前者观点相对陈旧,这当反映出前者问世当早于后者,这一状况值得治史学史者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8.
《明史·地理志》在部分地名词条注有朝廷修建王府的时间,该时间恰好与《明史·诸王世表》中藩王被册封或要求移藩的时间吻合。这一特点一般适用于关外移藩者,对于一般新封亲王而言,建府时间要稍晚于册封时间。结合洪武时期倚河、倚重(镇)、文武分界和永乐时期重视建府基础等封藩特点,再考察庆、岷二王的移藩时间和移藩地的府邸修建时间后可以发现,二王府的建府时间明显也晚于移藩时间。韩、沈、安、唐、郢、伊等六王的实际藩地建府时间也并非洪武时期的封藩时间,而应早于成祖下达就藩命令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宋史.礼志》编纂的优长与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首次在正史礼志中采用吉、嘉、宾、军、凶的五礼顺序;五礼俱全,类目分明;富有时代气息;内容丰富,基本揭示了宋代礼制的全貌。但其编纂也有不足与失误,如存在体例不一、编排失序、史实比例失调、史实前后重复与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廷玉《明史.兵志》作为今人研究明代军事制度必须参考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价值不容忽视。就其实用价值而言,它全面系统地保存了明代军制各方面的重要资料。不仅是今人了解和研究明代军事制度最易得的最为常用的专《志》和主要文献之一,而且还是了解明代科技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就其编纂价值而言,它具有体例完备、广搜博采、详考精裁、语言简洁等优点。就其史料价值而言,因其收录了大量《明实录》、《明会典》所未载的章奏疏议而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万斯同与《明史》修纂问题是明清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前后研究者甚众,但以往研究论著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所用材料遗漏甚多;二是对《明史》修纂的全过程缺乏贯通和综合研究;三是万斯同到底如何修史并未落实。朱瑞强先生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的研究,成果丰厚,新近推出的《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中华书局,2004年6月),更堪称耕耘多年之力作,是一部体例严谨、资料宏富、考证精详、深具传统考据法特点的学术著作,较好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种种缺憾和不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清修《明史》包含相当丰富的欧洲内容。这些内容虽取材于明代史料,但透过明史馆臣对明代欧洲素材的取舍、增补、修订与评赞,可以看出清人对欧洲势力东来亚洲之战略目的有了更为本质的认识,对欧洲文化的态度也更趋理性。但《明史》流露出的西学中源论以及有关欧洲内容的疏漏、错误,又说明清人欧洲观仍然存在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13.
《明史·七卿年表》详细记载了洪武十三年以后吏部尚书任、去职的年月始末与结局,所载吏部尚书几乎臻于完备。综合可考的史料,尽可能准确、详备地对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二年的吏部尚书进行一番梳理后补订的此十二年间的明代吏部尚书表是对《明史·七卿年表》的补充与完善。对几种吏部尚书表进行必要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明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之中,吏部尚书的任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明代吏部尚书由于受到皇权、阁权和宦权的挤压,导致在整个中央体制中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的一部大型词典,它代表了我国目前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但由于我国文献典籍数量众多,再加上近年来又有出土文献“重见天日”,统纂辞书时搜集资料不全,可能会漏收一部分已经存在的词语;或者引用晚于该词实际产生时代的书下来证明该词的某一义项的存在,因而出现书证过晚的问题;或者产生误解词语意思的问题,等等。有关辞书,尤其是《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及,为《汉语大词典》进一步完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篇文章也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作材料的搜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查继佐与明史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浙江海宁查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中,查继佐因与明史案和吴六奇的关系而颇具传奇色彩。对于查继佐与庄氏史案,多数史料的记载倾向于他是此案的参与者,并受牵连入狱。但是,在了解此案的始末后,可知查继佐并不是明史案的告发者。而流传甚广的与吴六奇之事也是不存在的。我们应该还这位历史人物以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16.
寿光市博物馆藏有三百余枚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刀币和圜钱,这些钱币铸造精工,保存完好,所铸铭文清晰,对这些铭文的正确释读有助于揭示其中的史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朱希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南明史专家。他致力于南明史研究长达几十年之久,其间历尽艰辛,将多方搜求的有关南明史的书籍详加校勘和考订,撰写出大量的题跋,后被整理为《明季史料题跋》一书。题跋涉及的历史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条分缕析,突出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史学思想和治史方法。朱希祖不仅发掘出许多罕见的史籍,考订出史籍的作者、存佚、版本和资料的源流,而且通过史籍内容发现和考证出大量的历史史实。《明季史料题跋》是南明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为后学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胡钟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古代史专家,生前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会长。他在世界古代史、古代社会经济形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学界所公认的。不仅如此,他还曾涉足蒙古史研究,尽管其明代蒙古史领域发表的论著数量有限,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胡钟达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我们讨论他在明代蒙古史领域的建树,以表达对先生的怀念。  相似文献   

19.
清官修《明史》过程中,监修、总裁和纂修人员十分注意将史学批评和修史实践结合起来,他们不仅发表对明代历史的看法,而且还对诸多问题积极地进行评论。殿本《明史》大多吸收或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殿本《明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战国策》的“国别者八篇”和六种“中书”资料进行分类考辨,进而参照《战国策集注汇考》和《战国策考辨》,对其编订体系进行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