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易经》的部分卜辞中 ,记载了商周时代的“自由刑”:一是圜土之刑 ,包括该刑在刑罚中的地位、执行处所、执行方式、防范罪犯逃脱的设施、刑期等内容 ;二是肉刑的附加刑 ;三是坐嘉石之刑。以上内容可与《周礼》的有关记载互为佐证 ,较为可信地反映出商周刑罚种类之一的“自由刑”的史实  相似文献   

2.
城邦问题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史学界对于城邦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广,但至今争议犹多。拙文主要以古罗马城邦为例,加以解剖,分析其各个组成部分,揭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说明古代城邦的结构与特征。同时论及城邦的普遍性等有所争议的问题。城邦的结构“城邦”一词,源于希腊文——音译保里斯、英译polis、中译城邦,在荷马史诗中原指堡垒或护卫城,同“乡郊”相对。后来雅典人把卫城、卫城周围的市区以及乡郊统称为。于是由狭义的堡垒,扩充而具有城堡、公社、国家之义。中译城邦,既有城池,又有邦国,恰合其意。在拉丁文中,与此相对应的词,狭义的是oppidum(堡垒),广义的则是Civitas(公民公社)。为求得城邦的确切认识,当然不能停留在概念和  相似文献   

3.
目前,幼儿园品德教育任务、内容中都很少涉及到“国土”观念教育的问题。而国土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国土就没有国家,没有国家也就谈不上热爱祖国。要教育幼儿热爱祖国,首先就要热爱、珍惜自己的国土。  相似文献   

4.
中文译为“城邦”的“波里斯”(πολιs,Polis,City-state,)一词有“城市”、“国家”、“公民集体”三个含义。作为早期国家的一种形态,古代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结合周围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共同体。“公民集体”(acitizencommunity)的形成和发展是城邦的本质所在①。波里斯(polis)用以指城邦时,虽然含有城市国家之意,但是并非所有的城邦都是城市国家。有城市的城邦既是城邦,也是城市国家。无城市的城邦则不是城市国家。城邦绝不等同于城市国家。城市国家只是城邦的一种形态,城市是其空间中心和活动中心②。…  相似文献   

5.
宋代乡兵中的“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可先生《述“社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85年第1期)一文,概述了从西周到明清两三千年间“社邑”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各个朝代“社邑”的特点。但是,因为该文的时间跨度很大,不可能对每一个时代的“社邑”都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论述。笔者不揣浅陋,拟对《述“社邑”》中有关宋代的一些问题,分两个专题做一些补充说明;其一是《宋代乡兵中的“社”》(即本文),其二是《宋代的秘密社会》(另文论述),聊为《述“社邑”》的续貂之作。其间或有异同,则姑备一说而已。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说:“个人只有归属于城邦(city state,即国家),才是真正的人。不属于城邦的人,要么是魔鬼,要么是兽类。”这种非此即彼的“二者择一”并不正确。因为,不属于城邦的人却可能属于世界。今天,“无国籍护士”并不鲜见,跨国公司与集团并不属于某城邦或国家。我们的归属感在于:我们归属于人类,而不是归属于家族、乡土、家庭、种族、民族、肤色。近代欧洲科学的巨大进展乃是人本主义、博爱主义、世界主义即国际主义的产物。伏尔泰坚决反对狭隘爱国主义的自私和有害。他力陈:对普鲁塔克笔下为城邦而战的英雄们来说是十分美好的事物,对理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史稿》修改本第一册第186页说,“商代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农业,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井田制。井田即方块田,在甲骨卜辞中作田、(?)、(?)、(?)等形。”又在第243页说,“周代的井田制承袭于商代而有所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亩制和比较完整的灌溉及道路系统,是井田制的完备形态。”这些论述都是来源于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奴隶制时代》说:“殷代是在用井田方式来从事农业生产的,这从甲骨文字中的一些象形文字可以得到证明。例如在卜辞中常见的田字就是一个方块的图画,殷代必然有四方四正的方块田,才能产生出那样四方四正,规整划分的象形文的田字。”又说:“周代同样施行着井田制。”总之,“殷、周都实行过井田,从种种资料上看来,是不成问题的。”可是,我查阅了商周遗留下来的有关资料,都无法说明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相似文献   

8.
一、希腊的城邦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600年正值古代希腊城邦初建和形成的时期。因这个时期保留有古代文明的一些遗风,故又称“古风时代”。如果说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那么城邦.则可以说是希腊文明的诞生地。公元前8世纪以后的希腊.主要建立在氏族部落基础上的农村公社.开始让位于更大的政治单位。这些政治单位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被后人称之为“城市国家”或“城邦”。  相似文献   

9.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刻不容缓,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涉及国土安全的内容较多,是对高中生进行国土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探索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土安全教育一般路径的基础上,并以湘教版“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为例,进行高中生国土安全意识提升的课堂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从起源到初步形成的时期,融汇了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中心的部落集团,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又历经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凝聚,到秦汉时期方初步形成。“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现,也正是天下邦国、部落“国家认同”的结果。在上古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自“中心权力”出现以降,直到周代臻至完善的“服”制,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制度保证。“服”制展现了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国家认同”包括了对于中心权力和对于夏商周三代王朝的认可与服从,这是诸氏族、部落列为中华民族成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天命观是商周时期国家治理最为重要的政治观念之一。观念中的授命者是上帝或天帝,受命对象则是封建原初政体下各级内外服贵族臣工,天命观由此成为维系商周王朝政治的意识形态。商周鼎革之际国家治理模式的“损益”赋予了天命观具体内涵与阶段性特色,不仅涵盖新旧王朝鼎革的神圣性、正义性、正统性和正当性,还包括以王权为中心的商周各级贵族协助天帝治理下民的“彝伦攸叙”的内容。商周时期国家治理基于政治合法性构建形成的天命观,是一种“旧邦新命”之变而非“剧变”。它经东周诸子的理论总结,进而成为战国秦汉以降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政治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先秦经济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我们仅就所见,对其中的部分成果简要撮述如下: 一、关于商周经济史的研究在专论商代土地制度的文章中,王贵民《就甲骨文所见试说商代的王室田庄》(《中国史研究》1980年3期)从卜辞资料说明商王室有它设在王畿与其他地区的直属农田,令官吏或亲自督率生产,并认为此即商代的王室田庄,因处于奴隶制时代,统治者可以用田庄集体劳动方式下来取得收入。文章从分析涉及王室垦田活动的卜辞,提出商王室田庄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征服与掠取异族土地、奴役他族人民为之开垦,耕种,另一种途径是在商王国辖区内不断强行扩大田庄,移民定居。这表明商王朝已经确立了全国最高的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认为荷马时代是“黑暗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根据新发现的证据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修正思考,认为荷马时代的诸多城邦发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城邦正向着城邦制发展,有的已逐步进入了城邦制阶段。  相似文献   

14.
古代城邦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尚无一致认识.本文仅就争论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逐一阐述,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城邦问题实质上就是早期国家问题,对城邦的认识不应拘泥于“城”这一概念,应从早期国家的本质特点着眼来探讨该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为上海市博物馆的建筑造型图,设计师将它设计成一个“鼎”的形状。在青铜时代,原为食器的鼎又成了权力和地位的标志。这说明A.“食”在青铜时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B.青铜时代拥有食物的人就拥有权力和地位C.青铜时代解决“食”的问题是统治者的惟一任务D.青铜时代的统治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2.从定义的角度,甲骨文是A.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B.商周时期的卜辞C.考古出土的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D.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较成熟的汉字3.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正式确认郑州为第…  相似文献   

16.
中译为“城邦”的“波里斯”(πολιs,Polis,Citystate,)一词有“城市”、“国家”、“公民集体”三个含义。作为早期国家的一种形态,古代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结合周围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共同体。“公民集体”(a citizen community)的形成和发展是城邦的本质所在①。波里斯(polis)用以指城邦时,虽  相似文献   

17.
乐山市域国土的开发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乐山城市增长是同步的,涉及诸多方面和诸多领域.它既是一个经济建设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因而在乐山国土开发整治中遵循某些原则,对于搞好此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陵邑制度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本弱末的重要措施,对于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陵邑始置于秦。《后汉书·东平宪王传》云:“园邑之兴,始自强秦。”汉新丰县,秦曰骊邑,或作“丽邑”、“郦邑”,置于秦王政十六年(公元231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徙三万家于丽邑。”①骊邑当即秦始皇骊山之秦邑。秦亡汉兴,改骊邑为新丰县,仅为秦始皇骊山置守冢二十家,“今视其冢,复亡于它事。”②西汉高、惠、文、景、武、昭、宣七帝皆于陵旁置邑,此外,太上皇、皇太后、皇后及诸侯王等人也可置邑。元…  相似文献   

19.
在先秦史研究中,文献和金文常提及邑以及对它的封赏情况。邑字的原始象形,是在象邑形的口旁边附加了一个跪坐的人形,意在强调邑是住人的地方①。对邑的研究,是对于先秦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结合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周代的邑作些初步考查。一、周代邑的含义和分类先秦金文及《左传》、《尚书》、诸子等文献中常出现邑字。大体说来,文献中的邑字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一)、人口聚居的城市或村落。文献中的邑有的称“都”,有的称“皆,金鹤在《古录礼说邑考》中说:“王国公卿采邑称大都,大夫来邑称小都,…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城中村”——淡村、新屋村改造中涉及的问题属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它涉及到国土房管、户籍治安、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社区结构等多方面的改革,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