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中中心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区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合理的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缓慢;尚未形成有效的城市群区域管理模式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西“M”型对外开放战略等政策的叠加优势下,通过统筹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加快一体化进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市群的建设档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城市群发展瓶颈制约;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打造全新的发展环境等措施促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是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中中心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区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合理的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缓慢;尚未形成有效的城市群区域管理模式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西"M"型对外开放战略等政策的叠加优势下,通过统筹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加快一体化进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市群的建设档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城市群发展瓶颈制约;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打造全新的发展环境等措施促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是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DEA-Malmquist法,比较研究2000—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发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呈现波动趋势,技术效率不高,没有处于最佳生产边界,与先进城市群相比有较大差距,并从政策、区域和微观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原城市群不仅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增长极,其他城市以环形将郑州紧紧围绕,形成“弱核牵引”“小马拉大车”的经济发展柱石。现阶段,中原城市群面临着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两大基于,分析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有利于抓住机遇提升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港口群、产业群与城市群协同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对其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在推进"三群"协同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提出推进广西北部湾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三群"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原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及等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城市群正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群区域内城市间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和相互联系也逐步增强.采用城市流强度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测算,对城市流强度的结构进行比较并针对中原城市群的功能联系状况提出策略响应,为中原城市群地区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城市群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外向服务功能差异不很明显,城市群发展空间较为集中,城市分工重叠,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与其他城市联系不紧密,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发展不理想.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大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重点发展区域副中心城市,避免城市群内部等级明显分化;大力发展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平顶山亟待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以及城市群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延伸可以视为在梯度力的作用下城市发展要素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扩展过程,区域之间的浓度差距即梯度力由大到小的递变过程就是城市的中心性影响强度由强变弱的过程,这个方向就是城市群的发展路径,扩展过程可以分解为城市扩展要素水平流、密度流和垂直流三个层面。殊三角与沪宁杭城市群的圈层方式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城市梯级发展的证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以广州为核心的多个等级不同的城市在城市梯级发展规则下逐渐向外围扩展形成的。沪宁杭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的包括苏锡常、杭嘉湖、甬绍地区和宁镇扬等4个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发展轴构成了中国最大城市群区域,其发展过程也遵循了城市梯级发展规则。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竞争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群)是否具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苏南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差异进行分析,针时每个城市提出提高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提升苏南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即通过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使整个苏南城市群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增强,从而带动整个苏南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术界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单体城市竞争力研究“见树不涉林”和城市群竞争力研究“见林不见树”两种状况.研究城市竞争力必须将城市群竞争力及城市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以避免城市群内各城市相互间的内耗效应和孤岛效应、勃发其叠加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基本主线.提升澳门城市竞争力应采取整合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定向、促进大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和切实有效地推进以大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为基础的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模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昆明为核心城市,曲靖市麒麟区、玉溪市红塔区和楚雄市市区为次级城市的滇中城市群构建中应进一步加强以城市布局、城市景观、城市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化整体规划,发挥地域优势资源和挖掘地方历史人文资源形成城市文化特色,调整城市文化功能结构及其分布,完善核心城市与次级城市文化功能定位,提升城市文化功能,以形成滇中城市群和城市文化的协调发展格局,构建美好的边疆城市.  相似文献   

12.
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城市群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长远建设必须立足于以"福州-厦门","温州"和"汕头"为核心的海西城市群之协同发展,以加速完善基础建设,引入总部经济为主线,通过打造海洋经济,打破行政区域束缚,扩大经济腹地的辐射范围,进而消除地区差异,统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相较于东部主要经济区域、国内主要功能城市、国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土地利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仍然显得相当低下,城市土地各项用途的分布也不尽合理。因此,合理调整城市土地用途分布,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开放开发步伐,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哈长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与引力模型,对哈长城市群内部空间经济联系、各城市间辐射作用、产业专业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哈长城市群呈现明显的层级化发展趋势,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且空间上呈“哑铃”型分布三个特点。在“十四五”时期及今后一段时间,哈长城市群应主动把握以“双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加强哈尔滨—长春“双核”带动作用,培养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扶持哈长城市群城市发展,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优化城市间深度分工;密切与俄日韩朝等周边国家联系,打造东北亚核心城市群,为东北地区有序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鹏 《华章》2014,(27)
“城市家具”,这个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新词汇,是现代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元素。它影响着城市的机能与形象,同时又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城市的居民。城市群的发展与城市居民思想的不断进步是公共设施持续更新的根本动力,创建科学的、完善的、美观的、人性化的设施环境设计是其更新与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涵义,构建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中原城市群进行了聚类分析,最终将中原城市群分为5类,依据各区域类型的相似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用城市的首位度,城市金字塔,以及位序-规模法则对中原城市群九个城市的规模结构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得出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2005-2007年大量基础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中原城市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不断地提高地均经济效益水平,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以促进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城市群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该地区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上具有城市分布密度大、城市空间分布呈集聚型和初级网络化等特征.由于区域城市网络仍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有效发挥各城市的功能,因此,需要从构建郑州都市圈、强化区域"主动脉"和培育城市新"网结"等入手,完善和优化区域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20.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选取各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运用首位比和位序规模法则对城市规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