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杨宝玉 《华章》2007,(9):189-189
现代社会虽已高度发达,但并没有为现代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相反,是原始艺术成为现代艺术获取创造力、生命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艺术的起源》是格罗塞的代表作品之一,记录了艺术科学的目的、方法,探讨了原始人群的装饰、装潢以及诗歌、舞蹈、音乐艺术。格罗塞通过原始人群探讨原始艺术的方方面面,试图揭示原始艺术的性质、效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论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涉及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以及方法来看,《论语》明显具有人类学的性质,而《论语》中的人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社会组织、艺术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这四个方面,这些丰富的人类学思想是构建人类学本土化的重要资源,是我国人类学分支学科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是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断地思索人类艺术创作的根源、思索文明进步的得失、体味人类原本的自然生命力,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阐释艺术, 对于走出审美误区,回归艺术的"纯"与"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下的艺术教育也有着新的启示和新的视野艺术人类学与对物质的研究密不可分,本文拟从这些角度对艺术做一些新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山学院学报》2016,(5):117-120
数字与艺术有什么关联?托马斯·克伦普的《数字人类学》提供了两个基本视野:首先,数字必须植根于所处的文化体系中加以认识;其次,数字是阐释艺术的有效途径。通过解读数字如何运用于诗歌、音乐、舞蹈及建筑之中,来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字人类学依据及美学意义,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原始艺术是原始社会生活在先民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原始先民在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客体创造艺术形象时,就已经把他们对客体和事象的感知注入了其中;而原始宗教巫术,比起工具起源的历史的确要晚得多,但其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原始宇宙观,同时也体现了原始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特征。因此,毋庸置疑,原始艺术必然与原始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无数事实证明,原始巫术在原始艺术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花山岩画作为壮族先人精神的外化物,包含着在原始宗教巫术思维共同支配下形成的一种祈求生存的愿望,具有浓烈的宗教巫术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原始宗教巫术仪式何以具有艺术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原始思维具有的线性特征及其对原始艺术的“线”性表现形式的影响。原始艺术的线性形式特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由秩序感支配下的线笥结构形式;以线条为基本的造型手段。本文从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一、以秩序感为基础,在相似律支配下的线性排列组合。二、以复制轮廓对象为目的的线的艺术产生的必然性。三、技术与生产工具对线的艺术产生的作用。本文还简略考察了线的艺术对后世成熟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原始彩陶艺术是中国艺术的母体 ,它在造型、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装饰特点 ,它不仅在美术史上独放异彩 ,而且对现代装饰艺术创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艺术现象展开具体理论言说时,艺术人类学的阐释路径主要呈现出三个基本环节。首先是遵循文化人类学田野作业的基本方法,参与实践至具体的艺术活动中去,获得直接而完整的审美体验和生活知识;其次是基于文化整体观,对艺术生态做出全面的语境性把握,从而探究艺术活动的文化逻辑和生活特征;最后,以艺术民族志的形式,在关注艺术现象的细节和场景中,使得具体艺术现象得以综合把握和书写。艺术人类学的现实介入力和问题阐发力因此而得到有效实践和彰显。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数学关系性理解是高等数学学习的关键,本原性问题有助于关系性理解。本原性问题驱动下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表现为学生尝试性对本原性问题思考后,师生合作探讨,以此进行数学内容学习研究,结束时回顾深化本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假借是人类的自觉的创造性意识和行为,尤其是精神性创造的重要因素。人类原始初期,在假借意识支配下,人们现实地改造客体,导致了工具的使用和制作,而当人们想象地改造客体时,假借则成了人类艺术创造的发端。同时,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假借意识将物与心两者沟通起来,并调节物象与心灵的关系,使物象形态与作者心态达到平衡。艺术由此才能够成为连接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天桥。于是,假借就成了人们调节与周围世界的平衡关系,达到生存自由的精神需要,也就成了人们从事艺术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审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发生学角度对原始艺术进行深入探讨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学界对原始艺术的审美发生学说大致可从五个方面作出整体把握:一是生物学角度,二是劳动说角度,三是巫术、图腾说角度,四是心理学角度,五是生命美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艺术人类学视角与"美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后国内美学界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持久而热烈的讨论,但多是从《手稿》的文本语境出发并坚持概念优先,在两个“尺度”、“规律”等命题上纠缠不休,遂使讨论走入迷境。在现有学术背景下,很有必要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出发,重新考察“尺度”、“规律”等命题,从而为当代中国美学建设及当下审美活动的评判提供思想素材。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自足性的特定场域,它是经过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延续性、传统性、感染性和创生性等特征。作为大学文化的典型表现和有效表意实践方式,艺术教育成了当前大学文化内涵丰富的重要内容和实践建设的主要途径。它一方面对于提升大学文化品格起着人文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凸显大学文化、实践大学文化起着具体的操作和表达功能。在这样一种文化人类学整体关联视角的考察下,大学文化与艺术教育形成了特殊的关系状态,以一种文化遗产的方式共同作用于精神成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艺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变迁与文化守成的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民族所面临的文化诀择与生存选择的叙事符号。我国的乡土文艺也在这种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中成为当下文学艺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普遍把地方色彩、风俗人情、农村农民等题材或风格特征视为乡土文艺的本质特征,从而以文艺的题材、风格、表现形式等形式特征,来取代乡土社会的文化形态特征,这样研究和界定乡土文化,势必背离了乡土文艺的文化本质。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范畴内涵来界定乡土文艺的内容与特征,为当下的乡土文艺研究提供学理建构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7.
儒学具有对象主体本位的特征,它在对人的类本质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道德人类学学说,以道德作为人与非人的临界点,用道德去规定人的本体论结构,儒家道德人类学学说的发展经过了由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变迁,包含着丰腴的理性内蕴,是现代哲学人类学进一步建构的可转换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深入地研究了文学的民族特性,认为各民族的文学以其特有的个性置身于世界文学之林,就像自然界有桔树、桦树一样自然。文学的生成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文学影响最深刻最经久的是民族的本能与才具——它是在血里,与血统一起传下来的;要这些本能和才具变质,除非使血变质。正因如此,丹纳将其称为精神生活的原始地层。以“文化霸权主义”为其背景的“全球化”,与深厚坚固的原始地层相比,显得那么浅薄和松软,经不起时间的刮、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