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谊是西汉初期赋家,现存赋四篇,通过对其用韵的探析,归纳系联出16个韵部,并与王力先生考证的先秦音系对照,可知贾谊赋与当时的语音情况吻合。他的赋作换韵频繁,隔句押韵,韵句为主,散句为辅,韵脚字不一定是末字,贾谊还尽力把韵部按照平仄以类相押,"真"部和"文"部还可通押。以贾谊辞赋为代表的西汉辞赋在押韵方面无疑处于正在发展但尚未完备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贾谊是西汉时期杰出的辞赋家和政论家。他的《过秦论》则兼及辞赋的文采绮丽、语势流转和政论的峻拔锋利,淋漓酣畅,成为别具一格的辞赋家的政论。鲁迅先生对贾谊《过秦论》的评价是"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富有气势美。从内质看,述史实,渲染铺张,材料富瞻,发议论,简练透辟,见解情微。从外形看,起伏多变,文笔放荡,论证严密,语言优美。写秦兴,气焰赫赫,不可一世;写秦亡,急转  相似文献   

3.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谪居长沙三年。历代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到了长沙,都会想起贾谊。西汉初年的司马迁,便在《史记》中谈到他“适长沙”时,曾以“爽然自失”的心情诵读过贾谊的辞赋。唐代的杜甫,在《发潭州》诗中,也曾讴歌过“贾傅才未有”。清代杜诗注释者还说:“公(杜甫)至湖南,每怀贾谊。”①唐代的柳宗元在湖南时也以贾谊自比,他在写给刘禹锡的诗歌中说:“更似谪长沙”。宋明两代,人们干脆用长沙这个地名来代指贾谊,如明末张溥编的贾谊集就名  相似文献   

4.
西汉散文和西汉辞赋是西汉文学的主要标志,在中国文学史上,常常将包括西汉散文和西汉辞赋在内的汉文、汉赋与先秦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称。西汉文学的兴盛与贾谊开创性的文学成就息息相关;贾谊及其作品在西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位才气“陵轶飞免”的英才,贾谊留存下来的赋像他的鸿文巨论一样“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贾谊赋在赋史上具有“振其绪”之功。既上承楚骚的余绪。又奠定了汉代骚体赋的基础。在贾谊仅存的四篇赋中,《吊屈原赋》是以文辞清丽。抒情浓郁而饮誉于世的。 “辞清而理哀”,刘勰对《吊屈原赋》的这一评价的确是中肯之语,道出了贾谊这篇短赋被历代文人心慕手追的原因。贾谊的境遇与屈原相类似,因而在此赋中作者借屈原以自况,用清丽的言辞,抒写出悲愤哀伤的感情。《吊屈原赋》不仅在思想内容上与屈原的《离  相似文献   

6.
论贾谊辞赋     
贾谊辞赋无论是骚体赋意味浓厚的《吊屈原赋》,还是汉大赋色彩明显的《鸟赋》,都更多地展现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才智之士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忧愤感情和坚持理想的斗争精神。这些辞赋兼有屈原赋和荀子赋的体制,趋向散体化,形成问答形式,常用四字句,注意句法整齐,显示出从楚辞向汉赋过渡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十三篇提到了贾谊,其中《哀吊》《体性》《才略》三篇都用“清”字来评价他.贾谊之“清”既在于他散文辞赋的语言、风格之中,更在于他的内在人格之中.刘勰对他的评价还是恰当的,用一“清”概括出了贾谊的“性”、“才”、“文”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历代文人、政治家选取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而后又顷刻瓦解这一历史现象作为议论的题材,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贾谊的《过秦论》。贾谊作为西汉一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辞赋家,以赋体笔墨写论说文,使其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从青年到老年都很喜爱阅读《昭明选》,又似乎特别喜爱其中的“赋”,他从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角度出发,对《昭明选》中宋玉、贾谊、枚乘等辞赋家的作品,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评说,妙语连珠,引入深思。  相似文献   

10.
1汉初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为散文和辞赋的发展。贾谊是汉初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是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著名的辞赋家。赋是我国古代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发展繁荣于两汉,一直延续到清朝,历代都不乏佳作。战国末期楚人荀子写的《赋篇》,第一次以“赋”名篇,使赋逐渐在楚国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体。楚人刘邦在夺取政权建立汉朝后,赋便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汉人以“辞赋”并称。是就楚辞与赋的渊源关系说的。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学热的不断深入,辞赋创作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贵州辞赋界近年来在辞赋创作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作者队伍和有一定影响的作品。因此,对贵州辞赋创作的现状及特征及时地进行研究和总结,对发展贵州辞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正之 《天中学刊》2001,16(3):41-45
贾谊文章分辞赋与政治论文两类,赋更重情,文益见才,然文中有赋,赋中有文,才中有情,情中有才,才情并茂,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曰:千古才情贾长沙。  相似文献   

13.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我国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其代表作《子虚赋》和《上林赋》等将汉赋推向了高峰,使这种文体成为一种固定形体。扬雄推崇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赏,相如入室矣。”(《法言·吾子》)鲁迅说:“赋莫若司马相如”(《汉文学史纲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过秦论》是一篇著名的史论,是高中语文传统篇目。作者贾谊以辞赋家铺陈手法、政论家豪迈气势论证秦王朝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武功,而又迅速灭亡的史实和原因,实际上是提醒汉朝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秦灭亡的教  相似文献   

15.
两汉文士的创作集中于辞赋,以文学侍从之臣为主创作的体物大赋,从一定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两汉文学的重要标志。汉大赋的主题有其特殊性,文章作一简要分析,以说明这种特殊性形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贾谊的散文在西汉文坛上,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从贾谊散文的气势、表现、论证和语言等方面入手,总结出贾谊散文在艺术上是有其独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过秦论》乃西汉政论家贾谊之史论名篇。文章行文犹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气势磅礴,雄浑有力,极有文采,有如汉代辞赋,让人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赞叹不已。作品之所以有如此之感染力,这主要是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8.
叶志衡 《丹东师专学报》2012,(4):F0002-F0002,F0003
唐前辞赋,尤其是楚骚汉赋,作为一代文学之胜,在《诗经》与唐诗两个诗歌高峰之问,承载着重要的文学与文化功能。辞赋作为中国文学最具民族特点的一种文体,对其分体研究,需要研究者能够从作品本身出发,作出符合作品实际的理论提升。浙江大学王德华教授的新著《唐前辞赋类型化特征与辞赋分体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44万字),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力作,其研究视角之新颖,观点之独特,使得该著在唐前辞赋分体分类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宋末元初的戴表元在辞赋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戴表元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苏轼所开辟的文赋传统。在结构上大多采取主客问答的二元模式,从文章的构思上和境界的拓展上较为精致和精深。他的辞赋具有从人生的领悟而上升到哲理思辨层次的特点。他为辞赋所做的努力体现了宋末元初辞赋风向的转变,这标志着元人的赋学标准和审美风向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制”考     
西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文学家贾谊,以其韵散间出、文采华茂、辞藻丰富、铺张扬厉、踵事增丽、层层铺垫、酣畅淋漓宛若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的《过秦论》而闻于世人。该文重在从诸方面论秦之过,故曰《过秦论》。其上篇因属史论,文章旨论秦之兴衰及其源流,鲜明地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中心论点,其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