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从ICM理论看,网络流行语包括了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四种类型,而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翻译策略为ICM零植入、ICM完全植入和ICM部分植入;具体翻译方法为译出译入语中对应的ICM、添加ICM触发器、建立新的ICM、替换ICM、映射对等。网络流行语存在不少误译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译入语中激活不对等的ICM引起的,解决的方法为替换ICM。  相似文献   

2.
黄麟 《华章》2009,(2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演讲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演讲语篇的研究也逐步引起了语言学家和相关学者的关注.本文尝试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世界分析法为基础来阐释演讲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3.
“前理解”是现代阐释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文章指出前理解作为翻译主体的认知结构,对其理解和翻译文本起到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作用。“前理解”概念对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个性化翻译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穆乐 《运城学院学报》2005,23(1):103-104
翻译实践中的功能主义主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蔚然成风。功能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交际活动,翻译因文本、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相应的多元化标准。歌词翻译正是这一功能主义翻译实践下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5.
熊鹰飞 《海外英语》2013,(2X):139-140
翻译症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病,针对这一普遍的问题,从翻译过程探讨翻译症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指出翻译过程在避免翻译症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运用哲学解释学的核心观点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进行分析,从解释学的角度说明了文化误读的理论依据,并对文化误读可能发生的几个层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积极作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8.
胡正茂 《文教资料》2010,(35):35-37
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之一,文本细读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也具重要指导意义及运用价值。作品细读既可在文学分析中揭示掩盖于表面文本之下的深层意义与潜藏文本,同样也可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分析微观与宏观语境、叙事结构、通篇构思及遣词造句等确立较为贴切的译文。本文以美国作家威拉.凯瑟短篇A Wagner Matinée及其三联书店中译本为实例研究,展示文本细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启超 《文教资料》2011,(28):20-22
中西哲学、文学、语言学的发展迥然有异,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种的差异?是中西方文明的差异,还是中西学者认识水平的差距?事实上,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势必导致中西情感意识形态的"隐""显"。而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语言应用层面的"隐""显"表征上。这种差异在诗歌翻译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中西方情感表征的"隐性"与"显性"。  相似文献   

10.
论隐性翻译     
杨永凤 《海外英语》2011,(1):178-179
"隐性翻译"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在其博士论文《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977)中提出,格特(Ernst-August Gutt)在其著作《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2004)中,对隐性翻译进行了批评,国内译界学者对隐性翻译是否属于翻译范畴也进行了探讨。本文拟从豪斯对隐性翻译的界定,格特对隐性翻译的批评及国内学者对隐性翻译的归属这三方面对隐性翻译进行探讨,以期明晰隐性翻译的身份,给隐性翻译一个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以《盲人之国》前四章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借用显化与隐化理论,对原文与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依据翻译过程中隐化的表现及成因,对其中的翻译实例进行了分类归纳,以期找出其中规律,从而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2.
布拉姆.库尔卡的《翻译中衔接与连贯的切换》是对翻译实质的全新探索,文中提出翻译本质上是一个显性化的过程,本文就这一结论展开讨论,并介绍了布拉姆.库尔卡关于衔接与连贯在翻译中的切换的翻译思想,进而分析了其翻译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金庸武侠在武侠小说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鹿鼎记》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在武侠小说中亦颇为重要。金庸武侠小说,目前已有三部译有英文全译版。《鹿鼎记》是由著名的英国汉学家闵福德译出,文中,译者运用了翻译明晰化的策略,将这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展现在西方的读者面前,明晰化的翻译为武侠小说的英译提供了借鉴意义,推动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茶典籍文本的互文主题集中体现于茶著共同的思想内涵上,即通过饮茶活动修身养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主题含而不露地隐蕴于茶著的字里行间,文本语言编码表现为简约化、含义化和隐喇化。如果仅照字面翻译,目标语读者难以领悟作者的意图和文化暗示。“内隐外化”是一个将原文中的语毛及信息化隐为显的策略,即采取变通方法将隐匿的深层文化内涵“外化”到语符表层,以助目标语读者的理静欣赏,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茶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官方口号是我国宣传政治理念、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然而,口号属于高度浓缩的语言,在口译过程中应使用显化策略,外化隐含的语法结构,文化差异及逻辑关系,以求达到沟通的顺利进行,从而能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正在崛起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理解和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文章首先论述理解与表达的相互关系,即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准确的表达来自正确的理解。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表达是关键。文章接着阐述宏观理解的方方面面,具体谈论篇章类型和作品风格的宏观理解;然后探讨微观理解的几个方面,即对原文词义、词语的分隔、长句难句的微观理解等。文章最后论证表达的重要性和基本的表达方法。文章认为,译文的理想境界是形神兼备,应尽可能采用直译法处理,只有在直译法行不通的情况下才使用其他译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官方口号是我国宣传政治理念、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然而,口号属于高度浓缩的语言,在口译过程中应使用显化策略,外化隐含的语法结构,文化差异及逻辑关系,以求达到沟通的顺利进行,从而能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正在崛起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用一种翻译标准去衡量所有的翻译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指望用一种或几种翻译模式就解决所有的翻译问题也是徒劳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模式应随着原文、译文、原文风格、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中存在的显化现象,发现两译本在进行语用显化时对隐含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研究发现两译文之所以在处理隐含文化信息时表现出差异性,主要是因为译者受到了各自翻译目的影响,不同的翻译目的使他们在语用显化方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