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优化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等4种混菌混合发酵玉米豆粕型饲料的最佳发酵菌种比例组合.方法:以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为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定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试验表设计9组不同的菌种比例组合,总接种量按4%,发酵初始水分设定为36%,30℃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分别发酵48、72、96 h后测定样品pH值、乳酸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优化其最佳发酵组合.结果:相同发酵时间内,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之比为3:3:2:1时,样品pH值最低,发酵速度最快;相同发酵时间内,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比例为3:3:2:1时,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菌种比例组合(P<0.05);发酵时间为72 h时,干物质回收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物质损失在4.60%.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之比为3:3:2:1时,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直径大小柚果中总黄酮、总酚、柚皮苷、橙皮苷和野漆树苷含量的变化及黑曲霉对柚果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无菌柚果接入黑曲霉,恒温恒湿培养下于不同时间点进行取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直径大小柚果及黑曲霉发酵后柚果中总黄酮、柚皮苷、橙皮苷和野漆树苷的含量.不同直径大小各柚果总黄酮、总酚和柚皮苷的含量随柚果直径的增大而下降.黑曲霉反接后,发酵组总黄酮、柚皮苷和野漆树苷含量呈下降趋势,橙皮苷含量先增后减,在发酵第36 h达到最高.柚果直径、黑曲霉发酵均对柚果总黄酮、柚皮苷、橙皮苷和野漆树苷有影响,为柚果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6,(5):63-66
目的:研究客家咸菜发酵过程变化,开发发酵新工艺.方法:从客家咸菜中筛选发酵优势菌株并接种发酵,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接种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含量,平板计数法测定菌含量,结合感官评价考察发酵效果.结果:咸菜样品中分离得到两株发酵优势乳酸菌X_1、X_2,单菌种接种发酵最适接种量为15%,混合发酵最适接种比例X_1+X_2为6%+4%,发酵周期为30d,接种发酵可增加乳酸菌含量,发酵时间比传统发酵缩短25%,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传统发酵,发酵35d时仅为2.6-2.7mg/kg,而传统发酵为4.7mg/kg.结论:客家咸菜发酵新工艺快速安全,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柑桔渣中粗蛋白含量的菌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三种菌种混合发酵优于单一菌种,以白地霉、假丝酵母和康宁木霉按1∶1∶1比例为最佳,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可由5.3%提高到11.2%.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发酵属单一纯菌种发酵,其发酵工艺过程为:青霉素生产菌制备→种子罐种子液制备→发酵培养→放罐.青霉素生产菌制备是青霉素发酵过程的关键环节,生产菌种的质量是影响发酵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既要有优良的菌种,又要有良好的培养条件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乳酸菌Lact.1对不同浓度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以及不同温度下乳酸菌Lact.1纯培养液降解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并以豆角为原料,探讨了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接种量的乳酸菌Lact.1纯培养液能有效降解亚硝酸盐,其降解亚硝酸盐的最佳浓度为320mg/kg,最适温度为37℃。人工接种乳酸菌生产酸豆角能缩短发酵时间,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为酸豆角的安全生产和消费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红景天总多糖含量变化,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红景天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论:不同产地红景天的总多糖含量不同,西藏大花红景天的含量最高,然后依次是青海大花红景天,西藏圣地红景天,四川大花红景天,临江高山红景天.临江不同采收期的高山红景天的总多糖含量有差异,建议采收高山红景天的适宜时间为7-9月,尤以9月左右为宜.从回收率和精密度可看出,蒽酮-硫酸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易行.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更高品质的猕猴桃酵素饮品,以猕猴桃为主原料,红糖为辅料,采用自然发酵的方法,进行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优化研究.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酵母菌和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对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种接种量为影响猕猴桃酵素品质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5 d,发酵温度为30℃,菌种接种量为4%.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猕猴桃酵素糖度为4°Brix,酒精度为0. 25%vol(20℃),感官得分93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药(食)用真菌不同发酵菌种与女贞子固体发酵后对齐墩果酸的影响,为深度开发利用药(食)用真菌和女贞子提供基础研究.选用四种不同药(食)用真菌对女贞子进行固体发酵,用HPLC法检测女贞子药材和四种女贞子固体发酵物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四种女贞子固体发酵物中,齐墩果酸均未发生转化;灵芝菌和桑黄菌可显著增加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含量分别提高12.00%和38.17%,而平菇菌和姬松茸菌则减少了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含量分别降低16.25%和2.18%.由此可知,在固体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对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发酵目的筛选适宜的发酵菌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对不同产地红景天进行提取,对其有效成分红景天苷的提取率进行比较,以筛选出对红景天苷较为有效的提取溶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红景天苷含量.结果: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红景天苷的提取率为60%乙醇>90%乙醇>甲醇>30%乙醇>水提.结论:不同产地红景天其红景天苷提取率随溶剂极性的战小而升高,并在60%乙醇提取下达到最高,而后呈下降趋势,这说明60%乙醇能够比较完全的提取红景天苷.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发酵柑桔渣提高粗蛋白含量的菌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柑桔渣中粗蛋白含量的菌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三种菌种混合发酵优于单一菌种,以白地霉、假丝酵母和康宁木霉按1:1:1比例为最佳,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可由5.3%提高到11.2%。  相似文献   

12.
主要探索在相同发酵工艺条件下,解脂假丝酵母、黑曲霉、米曲霉、黑曲霉+米曲霉、黑曲霉+解脂假丝酵母、米曲霉+解脂假丝酵母、黑曲霉+米曲霉+解脂假丝酵母七组中的最优处理竹片菌种。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米曲霉+解脂假丝酵母是最优处理竹片菌种。  相似文献   

13.
以皇冠梨为主要原料,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发酵梨汁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复合乳酸菌发酵梨汁工艺,探讨菌种比例、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对发酵梨汁活菌数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合菌种发酵,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体积比为1∶1时对梨汁发酵效果最好;响应面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复混合菌种接种量体积分数4%、发酵时间25 h、发酵温度37℃,此条件下得到发酵梨汁的活菌数和感官评分均达最高值,其值分别为(29.5±0.68)×10~8cfu/m L和93±0.92分.  相似文献   

14.
为拓宽白酒丢糟的应用范围,开发出具有较高经济环保价值的丢糟有机肥,将新鲜丢糟与菜籽饼、发酵菌剂及牛粪按一定配比制备四种发酵丢糟有机肥,针对小白菜和莴笋开展肥效实验,以采收时生物量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究四种有机肥的应用效果,并对采收后土壤进行成分评估.结果表明:发酵结束后丢糟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均高于54%、腐殖质总碳含量均大于7%,总营养物质大于4%,符合国家的有机肥农业标准要求;四种有机肥处理组较空白组蔬菜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小白菜增长量均大于145%,莴笋最高增长量为176.17%,具有良好的肥效;对采收后土壤分析发现,4种有机肥均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腐殖化程度,提升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其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尹利军 《新高考》2010,(4):53-55
一、发酵工程中目的菌种的筛选 发酵工程的菌种必须使用单一的优良菌种才能提高产量,而这些菌种都来自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怎样才能从众多的微生物中获得单一的优良菌种呢?在实践中主要是根据微生物对不同环境(如pH、温度、光、氧等)、物质(如抗生素的抗性)或营养的需求进行筛选或在筛选后再经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获得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红景天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含量测定.采用均匀设计法,选用U5(53)进行均匀设计实验,以黄酮含量为指标,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对红景天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景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该工艺条件下红景天黄酮的含量最高,为3.75%.该实验结果可为红景天的提取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酿酒活性干酵母为桑葚酒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可以确定桑葚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22%、发酵温度28℃、接种量0.1%、SO2添加量40ppm。影响桑葚酒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总糖含量(A)〉发酵温度(B)〉接种量(C)〉SO2添加量(D),桑葚酒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果酒。  相似文献   

18.
青霉素G发酵属于单-纯菌种发酵过程,其发酵工艺过程首先是青霉素生产孢子的制备,生产孢子的质量是关系到生产菌产抗能力的关键,我们根据目前的菌种状况结合菌种制备过程的条件,对产抗孢子的湿度进行考察,得到了米孢子湿度与生产菌在发酵过程中产抗的对应关系,从而找出发酵生产效价波动的关键因素,为青霉素发酵生产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定向筛选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发酵白酒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选育结果,获得了包括木素木霉、假丝酵母、白地霉等6株菌株、经混菌固体浅盘发酵实验,产物粗蛋白含量达27.5%,比原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67%,提示这些菌种可以发酵白酒糟为主要底物生产饲料蛋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玉米为基质的灵芝固体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玉米粒度、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基料中菌质多糖的产生都有影响,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为10目大小的玉米基料,接入15%液体菌种,28℃发酵24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