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内蒙古地区部分高校学生运动员的运动焦虑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针对高校运动员的竞赛特质焦虑现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旨在为高校教练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使高校学生运动员竞赛特质焦虑保持在适宜水平,有利于比赛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杨杰  周游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47-48,60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28名少年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和11名成年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和竞赛状态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成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都高于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但无显著差异;在性别的比较上,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无显著差异。在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分析上,优秀成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呈负相关,无显著意义;而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呈正相关,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蹦床运动员竞赛焦虑特征与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慧 《体育科学》2003,23(5):133-136
采用CSAI—2和SCAT心理量表(中国修订版)对参加第九届全运会蹦床比赛的61名蹦床运动员进行了赛前竞赛焦虑的测试。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竞赛特质焦虑在文化程度和运动成绩上有显著差异,作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特质焦虑可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个有效指标;蹦床比赛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教练员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还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以提高运动员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蹦床运动员赛前竞赛焦虑特征与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SAI-2和SCAT心理量表(中国修订版)对参加第九届全运会蹦床比赛的61名蹦床运动员进行了赛前竞赛焦虑的测试。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竞赛特质焦虑在文化程度和运动成绩上有显著差异,作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特质焦虑可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个有效指标;蹦床比赛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认识状态显著的蹦床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运动等级和文化程度与状态自信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十分注重艺术性、又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蹦床运动,教练员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此同时,还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以提高运动员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常模;"2)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均不受年龄、训练年限、参赛次数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和结构相对较稳定;3)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程度多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6.
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进行研究。通过对运动员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以及认知特质焦虑各因子相互之间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比较分析,寻找影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焦虑水平的关键因子,控制运动员的焦虑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竞技水平并获得优异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水平低于女子运动员 训练年限与运动员的比赛准备焦虑、对手实力焦虑和受伤焦虑呈负相关,而与其他影响因子呈正相关 且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受伤焦虑是影响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整体水平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
应激-运动损伤理论认为人格特征对于运动员急性运动损伤的影响存在直接影响效应和调节效应,为验证该假设,研究采用《运动焦虑量表》对243名运动员的多维竞赛特质焦虑进行了测量,并对其过去1年内急性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最后主要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了运动员多维竞赛特质焦虑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担忧性竞赛特质焦虑、躯体化竞赛特质焦虑以及担忧性竞赛特质焦虑与消极生活应激的交互作用的OR值分别为1.782(P<0.05)、1.381(P<0.05)、1.091(P<0.05),表明运动员的躯体化竞赛特质焦虑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直接影响效应,而认知性竞赛特质焦虑既对急性运动损伤产生直接影响效应,又能调节消极生活应激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影响,起到调节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竞赛自信及竞赛焦虑与注意指向:情绪Str00p实验的提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力为  田麦久 《体育科学》2002,22(1):116-119
4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了1项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情绪Stroop实验。结果表明,高竞赛社会期待特质焦虑运动员的注意特征表现为较多关注消极信息。注意指向不能有效地预测竞赛自信、竞赛躯体焦虑和竞赛个人失败焦虑。这些结果提示,对不同信息的注意指向可能与竞赛焦虑的性质有关。研究讨论了这些结果对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诊断和心理训练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永和 《冰雪运动》2011,33(4):21-24
认识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特征,对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稳定情绪,以及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的焦虑各维度逐渐减少;男子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水平低于女子;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运动员的比赛准备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和受伤焦虑逐渐降低,社会评价焦虑和失败焦虑逐渐增高,对手实力焦虑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运动员的特质焦虑与竞赛状态焦虑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漆昌柱  金梅 《体育科学》2005,25(3):16-18
采用特质焦虑测验(TAI)和竞赛状态焦虑测验(CSAI-2)对73名残疾人运动员的焦虑测试分析表明:1)绝大多数残疾人运动员为中等强度的特质焦虑水平。残疾人运动员的认知焦虑与一般运动员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残疾人运动员的躯体焦虑较一般运动员高,但比一般运动员更为自信;2)残疾人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存在着性别差异,但竞赛状态焦虑没有性别差异;两者都不存在残疾类别差异和残疾类别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影响;3)残疾人运动员在一般情景中的特质焦虑与他们的竞赛状态焦虑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温州高校77名大学生运动员的调查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探析温州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特质运动自信心。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训练年限、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特质运动任务和特质运动应对信心方面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集体和个人项目也存在着差异。测量数据可为大学生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心的培养和科学的心理技能训练提供参考,可为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辅导员的视角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做出分析,得出结论:高校辅导员对高水平运动员持欢迎态度,指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方式有待加强。提出改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的相关对策,使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真正做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探索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焦虑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34名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焦虑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在表演自由滑、短节目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是明显相关的,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不相关;我国女子单人滑运动员在短节目、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是明显相关的,表演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不相关;我国男子和女子单人滑健将级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之间状态焦虑无显著性差异;女子运动员特质焦虑高于男子运动员特质焦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竞技水平的女子散打运动员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心理学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国家队运动员在意志力、认知特质焦虑和成就目标方面同省队队员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个性心理是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越发表现良好。建议教练员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加以对心理训练的内容,以完善运动员心理素质,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寻求和探索中国普通高校优秀跨栏跑大学生运动员赛前训练是否具有科学性,运用观察、生物力学测量、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优秀跨栏跑大学生运动员张亚菲市运会赛前一个月训练计划进行分析,对比中国现行跨栏跑训练理论得出,张亚菲的训练计划符合当今直道跨栏跑训练理论,以速度为核心,高度重视栏间节奏跑,重视快速力量训练;在训练方法与手段上,以间歇和重复的训练方法为主,以及与专项紧密结合的栏性练习;在训练结构上,增加每周强度课次数,以达到提高训练强度比重这一目标。这一研究旨在为中国普通高校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自陈评定及注意特征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0,20(4):67-70
根据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建立了赛前情绪5因素模型,它包括特质自信,躯体特质焦虑,个体失败特质焦虑和社会期待特质焦虑4个一级因素和赛前情绪1个二级因素。对1188名运动员的4项问卷调查结果支持了这一5因素模型,发展出的“赛前情绪量表-T及其相应的简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质量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和访问调查法,从普通高校高水平业余训练现状分析出发,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人才的培养目标、运动人才纵向衔接,以及相应的大学生专业文化学习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据此提出了有效实施“体教结合”,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不同状态焦虑水平下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被试为高/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各30名(两个实验各15名),以正性情绪词、负性情绪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通过诱发程序,在实验1中诱发低状态焦虑情绪,在实验2中诱发高状态焦虑情绪,然后进行点探测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状态焦虑水平下,高/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正性情绪词和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与异侧位置反应时均无显著性差异;在高状态焦虑水平下,高特质焦虑运动员的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短于异侧位置反应时,对负性情绪词警觉,低特质焦虑运动员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长于异侧位置反应时,对负性情绪词回避.在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交互作用下,特质焦虑运动员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9.
分析冬季户外有氧运动对高校学生焦虑状态的影响,寻找降低大学生焦虑状态的有效手段。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进行两次测评。结果显示,通过冬季户外有氧运动训练,实验组学生的焦虑情况轻于对照组的学生;冬季户外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更加显著。建议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有氧运动,尤其是冬季户外有氧运动,以缓解或消除焦虑情绪,改善并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