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线学习平台是开放大学为学习者开展有成效的自主学习创建的信息化支撑系统。本文以北京开放大学学习平台建设及初步实践过程为案例,从选型、改造、功能及教学应用以及平台的运行与支持等角度分析介绍了Moodle平台的探索,从中汲取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开放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网络平台的建设和课程的开发,北京开放大学也将其作为核心任务,并全力推进这两项重点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北京开放大学基于Moodle的网络平台建设,总结专题课程引进与开发的实际经验,研究如何加强北京开放大学网络课程的能力开发,北京开放大学特邀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教授莅临北京开放大学指导工作。丁教授分别就Moodle模块化学习平台的系统功能及管理特点,国内外引进课程的建设、组织、管理、学习支持服务及学员反馈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可行性建议。这对更好地推进北京开放大学的平台建设,围绕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构建有特色、高标准、品牌化的开放大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北京开放大学建设两年以来重点工作的总结。文章首先再次阐述了开放大学的使命,从而进一步澄清了建设开放大学的基本认识前提。文章进而系统阐述了北京开放大学在引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的思考和做法。教育信息化要求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就是要以技术为起点,带动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书育人的创新。教学创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是深度融合的实现形式,学习平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载体,也是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载体。文章最后介绍了北京开放大学在教学内容创新上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学习指导的基本理念与方法日益引发研究者的关注与实践者的探索。本文以北京开放大学的学习指南为例,借鉴英国开放大学入学指导实践和北京开放大学开设该课程的需要,探讨数字化学习的概念、模式,数字化学习指导教师的角色、面临的挑战等数字化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另外,本文采用英国开放大学"在线学习五阶段模式"方法,对北京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学习指南数字化学习指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常常会面对互动不及时、缺少归属感等问题.为此,北京开放大学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为在线学习者积极提供助学咨询服务.本文从助学咨询师的角度,探讨了开放大学学习支持的机遇、挑战和策略,成为一名出色的助学咨询师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在线学习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为远程开放学习和助学咨询服务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年初有幸参加了北京开放大学组织的小组,体验式学习MOOC。我选了三门课程,注册后,发现有一些共同点,Udacity、Coursera和Edx三个平台,都对学习者进行了分类,比如Udacity分成高中准备上大学的、大学生想要学习更多课程的、职业人士,另外两个平台的分类也如是。每门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为研究慕课课程的特点,更好地把握慕课发展带来的机遇,应对慕课发展的挑战,为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发展思路,北京开放大学征募了12名志愿者选学慕课平台上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间和学习结束后,对学习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要求学习者撰写学习体验,来研究慕课课程的特点。这些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0月26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开放大学承办的"2014开放学习国际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以"开放学习:重塑教育的机会、质量和成本"为主题,针对开放学习的趋势、理念和实践,开放学习的课程开发、技术应用和教学服务,开放学习的成本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专题,邀请了世界银行、新媒体联盟,以及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领导者、学者与学习者分享他们的精彩观点与实践案例。本次国际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开放大学系统分校、普通高校、教育企业、教育科研部门、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9.
开放大学与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发展,对开放大学在线教育平台的功能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EduTools的框架和指标为基础,对开放大学在线教育的新旧平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终身学习的需求对平台提出优化建议。平台可以从强化交互功能、优化评价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和提升服务支持四个方面升级相关功能,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0.
"开放学习国际论坛"是北京开放大学创设的特色品牌论坛,作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的子论坛,自2012年至今已经有4年的历史,旨在为开放与远程学习领域搭建学术探索和实践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开放大学以学习平台为载体,推动教学创新,努力创建"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学习平台旨在创建一个虚拟学习环境,让大量网络课程的学、教、课程管理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学习平台和网络课程的有机配合以及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北京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北京开放大学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和面向高校与社会机构提供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的办学机构:同时承担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办公室的职能,面向市民提供终身学习课程和教育服务。北京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秉承开放大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北京开放大学的建设也正处于起步的阶段,肩负着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等重要任务。北京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加强内涵建设,而强化科研管理就是北京开放大学内涵建设中的重要抓手之一。借鉴国际著名开放大学的经验,通过科学有序的科研管理,可以促使北京开放大学在成人远程教育领域中的探索,可以形成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推动力。作为一所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强化科研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基本功能,提升这几方面的工作水平也就是提升人民对学校满意程度,也将为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相应贡献。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为每一个有学习意愿的首都市民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提供优质公平的继续教育机会,是北京开放大学的社会使命和价值追求。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北京开放大学要顺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在终身教育观念、组织体系、学习资源库、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网络平台和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不断满足首都市民多样化需求,为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和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北京开放大学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和面向高校与社会机构提供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的办学机构。同时承担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办公室的职能,面向市民提供终身学习课程和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北京开放大学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大学是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的、从事远程开放高等教育的一类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开放大学一般具有教育对象开放、学习制度开放、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开放等开放性特征,将远程教育作为主要教育活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教学创新,是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扩大规模、保障质量和降低成本,同时实现规模培养和个性化服务的优化的大学模式。本文结合北京开放大学的建设,论述了开放大学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北京开放大学建设对于首都的特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十二五"时期北京开放大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北京开放大学学习平台是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和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合作开发的新型网络学习平台,它包括了行政和管理功能、课程内容功能、学生学习功能、交流和协作功能、作业和评估、评价和质量保证六大模块。与第一代、第二代网络教学平台相比,其基于Web2.0技术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并增加了学生学习功能、评价和质量保证两大创新功能。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以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8.
开放大学是满足人们终身学习多元需求的重要载体,但是在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型过程中,开放大学还存在着功能定位模糊的现象.在终身学习的多元需求下,开放大学应充分发挥促进教育公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为人们的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开放大学可以通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制和建设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等举措,来实现其为终身学习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0月20-21日,北京开放大学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支持下成功举办了"国际远程教育论坛暨开放大学校长圆桌会议"。论坛邀请国际远程教育知名专家和业界精英就教育信息化、开放教育资源、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开放大学建设等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北京开放大学的业务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5月29日至31日,北京开放大学张铁道副校长、张记勇副校长率团前往上海学习并参加"2014泛在学习国际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与泛在学习""大叔级、云计算与泛在学习""微课与移动学习""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与泛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