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师站着。学生站着,老师永远高于学生,而这样,老师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心灵;老师蹲下,学生站着,学生就与老师平起平坐,而这样,老师就能仰起头来同学生交流。——题记  相似文献   

2.
【案例描述】三年级的小学生李纯纯写了一篇习作《春天来了》,先后给两个语文老师批改,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教师一没有对文章字句做任何的改动,只有如下评语:"我仿佛也看到了那美丽的春风春雨,春天可不是来了吗?"教师二改完文中的错字、病句,而后写下评语:  相似文献   

3.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我匆匆赶路,碰见一位小男孩,正蹲在草地上自言自语。我有些奇怪,问他是怎么回事,小男孩仰起小脸,认真地说:‘我和小花说话呢,他们今天开得真漂亮!…当时读完后,心里就泛起了涟漪,原来,蹲下来看到的世界这么美!作为老师。我们是否也应该蹲下来适时做换位思考,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真诚交流?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集会上,训话的老师习惯性地要求学生蹲下来。我在自己的班级后面负责维持纪律,眼看着学生从开始的身姿笔挺到双脚轮换再到摇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六岁的女儿逛街,一路上,妈妈滔滔不绝地给女儿讲繁华的商贸大厦,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商品……之后妈妈满怀希望地问女儿有什么收获时,出乎意料的是女儿拼命摇头,说妈妈讲的她没看到。年轻的妈妈惊讶了!  相似文献   

6.
关莲 《辽宁教育》2008,(1):46-46
那天下午,阳光暖暖地洒满教室,明媚而柔和,学生们静静地又紧张地答着手中的试卷。沙沙的写字声,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我坐在窗边,一面沐浴着柔美的阳光,一面幸福地欣赏着我的这些“蚕宝宝”们。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节课由学生主讲.王赛负责播放课件,晗口则煞有介事地站在前面,俨然一个小老师. 他操着东北味的普通话开场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快乐>这一课.谁来说说你生活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且察觉到了自己的一些异常行为时,他们需要倾诉,需要理解,需要帮助。作为家长、老师,此时切忌摆出一副圣母姿态,一厢情愿地兜售主义和信仰;有的家长或许会选择隐忍,藏着掖着,有的老师或许会选择放弃或者踢皮球,这些都会导致事件的恶性发展;当然,更忌粗暴对待、严厉打压,尤其是人格侮辱,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一种犯罪。当他们求助或需要帮助时,请先站在这些心理脆弱的孩子的立场冷静思考,让他们始终处在被信任和心理放松状态;然后用心倾听,找出问题的根源,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校长,要和各种人打交道,要学会引领教师,更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些繁杂的工作,我常常没时间去接触学生.但是有一件事令我改变了看法,我知道了常与学生在一起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就习作所提的要求只有两个":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看似简单的两个要求,我们需要花费九年的时间去实践,结果还是遗憾很多。不管课程改革如何进行,习作依然是个令人非常头疼的问题。学生感叹:习作,想说爱你不容易。老师冥思苦想: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写作文?感叹也好,苦想也罢,学生  相似文献   

11.
做教师已有若许年,在教育这一行当里也已摸爬滚打了若许年,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我还不能底气十足的标榜我已完成了一种历练,育人工作一直是我不想触及的领域,教书十余年,只要能找得到借口我绝不踏“雷区”半步,而且内心里始终高竖着一面鲜红的旗帜:为了葆有对教书的热情,发誓今生不做班主任。  相似文献   

12.
孙娴 《宁夏教育》2006,(3):62-62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那扇“窗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聪明、智慧和内心世界。有些人的“窗户”是始终敞开的、明亮的,一切都让人看得那么清晰,那么透彻。而有些人的“窗户”有时却往往是“关闭”的,只有把它打开。才能看出他的灵性,他的聪颖。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教书是平淡、枯燥无味的行业"。我却认为教书育人是充满感情的事业。也许我们的每一次宽容、每一句问候、每一次微笑都将在学生心里激起片片涟漪,也会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爱学生,更要懂得怎  相似文献   

14.
看到第五期的<蹲下身子看教师>一文,一下子被罗老师在文中表达的对普通教师的理解和关怀所感动,但读完之后,我却有了不同的看法.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这一观念已逐渐被广大教师认同.但看教师是否也需要蹲下身子呢?我看不必.  相似文献   

15.
姚芸 《宁夏教育》2011,(2):53-53
那一年,我被学校选派到乡下的学校去支教。初来咋到,校领导分配我带一年级,我虽然心里不太愿意,但还是痛快地接受了。要知道,过去我一直带高年级,还没带过低年级,不知道该怎么办。但为了上出新意,也为了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第一堂语文课,我并没有上常规的开学教育内容,而是设计安排了一节《我与你交朋友》的口语交际课。课堂上,我完全以一名大朋友、新朋友的身份进入孩子们中间,主动与孩子们握手,并作自我介绍。  相似文献   

16.
徐言军 《师道》2012,(12):30-31
学校管理没有定律,贵在得法、得体、得当。比起制度化、精细化的刚性管理,人性化、人格化的柔性管理更容易收获良好的效果。实施人性化、人格化管理,不光能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增添动力,还能给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丁昊 《新读写》2014,(1):39-41
在西安交大考完自主招生的试,天色已经不旱,便和朋友父子去找小吃?拐过肯德基,绕过麦当劳,我们仨进了一条破旧的巷子。那巷子可真够乱的!路边随意堆放着烧过的煤球,家家户户都用着早已过时的白炽灯,  相似文献   

18.
陈春芳 《教学随笔》2007,(11):19-20
教育家珀凯曾说:“大概唯一的最重要的,老师能在课堂上采取的步骤是提供一种教育上的成功而不是失败。”课堂是学生成功的摇篮,老师是学生成功的点金石。在课堂上,教师要灵活激动,善于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所谓"走进心灵",就是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方法至关重要. 比如"批评".毫无疑问,批评是重要的教育方法,说它重要是因为在教育中批评是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而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在教育一线上耕耘了17个春秋,我爱我的每一位学生,用我的负责与贴心唤起他们学习的热忱,教会他们做人的准则。相信面朝大海,定会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