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骨气》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中学教材经常选取的课文。《谈骨气》一文结构比较简单,因而初中教材常用。该文开篇第一句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为中国人,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自豪感,仿  相似文献   

2.
胡秀灵 《现代语文》2006,(10):24-24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中,鲁迅先生义正词严地批判了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的亡国论调,热情赞颂了“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那么,这里“舍身求法的人”应指哪些人?课注释没有涉及。而“教参”则认为:“舍身求法的人”是指历经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并且几年来一直沿用此说。我认为这种理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重点 通过驳论证来驳倒论敌的论点。二、教学方法 从理解文章的一些句、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入手 ,掌握文章的批驳思路。三、教学程序1 .知识链接 :在第一、二单元 ,我们学过了 1 0篇课文 ,了解了有关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知识 ,从论证的方式上说 ,这 1 0篇课文都是立论文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论证方式———驳论。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 ,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 ,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 ,以彻底驳倒错误论点。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 ,可以直接驳论点 ,也可以通过驳论据、驳论证来驳倒论点…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一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没有树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为例,探讨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探究议论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指出遵循思维培育目标指向、聚焦思维发展过程可视化、注重情境中的迁移与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论述中国国民性的文字中 ,一般来说 ,比较多的是毫不留情地剖析国民性的弱点。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没有看到或忽视了国民性的积极的一面。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短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总的评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用题目将疑问给了读者 ,让读者带着疑问的阅读兴趣寻求作者的结论。显然 ,本文强调的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对这类中国人的热情讴歌就是明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寇加紧侵略我国 ,国土日益沦丧。 9月 2 3日 ,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讲道 :“此时必须上下…  相似文献   

7.
预测式研读——在对课文内容和论述层次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薛暮冬 《学语文》2003,(4):13-13
[学习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二、感受“中国脊梁”的传统美德三、了解议论文语言的感情色彩,掌握驳论文的文体知识[学习重点] 一、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二、理清文章逐层推进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9.
[学习目的]一、学习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高超的论辩艺术。二、学习将逻辑证明和形象显示有机结合的写法特点,体会杂的艺术感染力。[学习重点]一、学习驳论的特点。二、理解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0.
谈文锦 《学语文》2004,(4):17-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义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课后练习一问题1:(文章开头)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教师教学用书》给出对方论据的答案为:一、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地大物博”;二、不久不自夸了,只希望“国联”;三、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简单点说就是三点:①自夸“地大物博”,②只希望国联,③一味的求神拜佛。本人以为这种看法深为不妥,可以说是与对方论点大相径庭的,对方由这样的论据是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结论的。  相似文献   

11.
谈骨气     
蒋米男 《阅读与鉴赏》2010,(6):24-25,55
现在的中学生对“骨气”这个词可不怎么用.大家仿佛更喜欢用“帅呆了!”“酷毙了!”之类的词语对人加以赞扬。连“骨气”的意义都有所“晋级”.骨气,莫不过是人顶我一句.我还人一声: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么!活不就活个潇洒?  相似文献   

12.
鲁迅坚持的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代表着民族的自省,使中华民族从盲目走向自觉,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鲁迅的文章切中要害,每次都让那些拼命掩饰的面具无情地滑落.“横眉冷对”的确是鲁迅形象至为鲜明的特点。如在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用“自夸”、“他信”、“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自欺欺人的脂粉”、“状元宰相的文章”等词进行挖苦讽刺,  相似文献   

13.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而言,仅700字左右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无疑是一篇难文。难在时代背景的理解,难在驳论方法的理解,难在语言文字的理解,难在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此类文章有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中议论文大致有这样一些篇目:《一百个问号之后》《永远未完成》《不求甚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实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换个角度》《“班门弄斧”辩》《文化眼光》等。这其中包含了议论文的多种样式,阅读的起点较高,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声音,响彻云霄,直贯长虹,惊天动地;这声音,代表了世代中国人的心声,是一位历史学家站在民族高度向世界的庄严宣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亿万挺直腰板洋溢自豪感的中国人民,那直挺挺的刚骨中正铮铮发出这一响声。细读此文,我们无不为此浩然正气所震撼,更会因作者的精到安排所信服。  相似文献   

16.
贺锋 《现代语文》2006,(10):40-4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的习惯。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相似文献   

17.
祁峰 《小读者》2011,(6):60-60
快乐的六一又到啦!在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里,做点什么好呢?吹气球吧,用五颜六色的气球点缀我们的教室或者家里的客厅。别犹豫了,就这么办!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见现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文是鲁迅先生于1934年9月25日,为当时某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论调并进而指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样一个事实前提而写的一篇批驳性文章,目的是鼓舞民族自信心,其用心可谓良苦至极,其精神也可敬可佩,由此,本文被认为是一篇宏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篇章。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共编入鲁迅的章7篇,分别是《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课本选人的鲁迅章也是7篇,分别是《(呐喊)自序》《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药》《阿正Q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徐辉 《语文知识》2003,(11):12-13
钟嵘《诗品》认为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胡应麟《诗薮》也说“陈王(曹植)才藻宏富,骨气雄高”。是什么原因使曹植的诗形成了骨气雄高的艺术特色昵?我们认为,一是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二是对命运的顽强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