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职高学生对文化课厌学情绪最普遍的是数学,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课反正听不懂,也就没信心去听,久而久之,感觉数学课机械、无聊,甚至数学教师也在这个氛围的迷宫中转。因此,笔者认为职教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有所创新,树立“删繁就简,创新实用”职高数学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想学、愿意学、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2.
不少教学类的文章都强调了数学课开头的重要性,但对一节课结尾的教法研究却不多.但在很多地区的学生心理调查结果中发现:学生最不喜欢拖堂的课,而数学恰恰是拖堂现象比较严重的一科,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必然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数学课的结尾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不仅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学习数学课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同步深化对专业课的理解.本文以“中职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策略”为题目,分析了中职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意义: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课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刻苦的品格.提出了中职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策略:明确中职数学课教学的目标、数学课与专业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数学课与专业课共同沟通人才培养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白丽娟 《中国教师》2009,(Z2):338-338
<正>数学课堂是教师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主阵地。因此,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5.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刚学数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课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第三,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进而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真正实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还得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6.
各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及学习规律不同,在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将数学课当成了一个无形的包袱,因此,作为老师,若能在教学中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课堂上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没有哪一位数学教师愿意将自己的数学课搞砸,同理,也没有哪一位学生愿意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学习越学越差。可是,现今的城市、乡村中学的有些数学课,实际上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部分学生远离数学课堂或者学生不愿意上数学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小学数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与研究课题,本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数学课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很好工具,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数学这门科学特有地抽象逻辑性和推理严谨性,在教学中应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便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良好思维品质。因此本人总是把数学课看作思维训练课,在教学中坚持通过教学训练思维的思路。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是严谨的、理性的,但数学课堂更是思维碰撞、智慧飞扬和富有创造的课堂。一堂数学课,应该自始至终都激荡着师生灵气,弥漫着美丽芳香,展示着数学课堂的美。教师所耍做的不仅是上好一堂课,更耍把数学课堂的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深地融入其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课堂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的实现,要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大纲和标准上。教师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这两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也就是说数学教师如果只是为谋生的需要,数学课似“放映机”把教材的数学内容翻到黑板上,讲解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和思维,照本宣科,就会把数学课上得丧失生命激情,枯燥无味,这样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探究学习成了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不再是在教师的讲授下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但是,也不能否认在一些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学习却存在"重形式、轻实质"、"重热闹、轻思  相似文献   

12.
欧越英 《广西教育》2007,(5A):40-41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数学课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观,从各个方面组织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迎来了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春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课程改革的浮华之后,数学课堂上更追求数学课的返璞归真。归根结底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广大一线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节好的数学课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长时间以来数学都被不少学生认为是高中科目中最乏味、枯燥的学科之一,但因其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又不得不学.数学课堂也因此背上了"乏味"的代名词,而实际上数学课也可以"活起来",从而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其必要性远比让学生死记住知识点更为重要.本文将对此做一番讨论.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数学课堂要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并重,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  相似文献   

16.
学习数学是对抽象思维的训练,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他们来说,数学课显得有些枯燥和乏味,如果把语文课比作生机盎然的绿洲,那么数学课有点像缺少生命的沙漠,因此有些学生觉得数学单调而深奥,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大。作为数学教师,应向数学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都喜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前预习是连接数学教与学的重要桥梁,设计合理的数学预习方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应该正视数学课前预习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18.
何宏兰 《课外阅读》2011,(5):173-173
数学是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以理性、抽象见长,因此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本正经”的严肃紧张,较之语文、音乐、美术等科更易产生疲倦。智障学生由于智力差反应慢,这给学习数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数学课教学中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运算模式生动化,在教学中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弥补智障生认知方面的缺陷,促进课堂教学生动化,让数学课变得轻松起来,使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是我们特殊教育老师必须采取的方法,对此,我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9.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之一。因此立足主体,呵护童心,张扬创新灵性,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还数学课堂的本来面目。做到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做到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