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语中,一个句子中同时出现两个以上“”或者“”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当一个句子里同时有两个“”时,只能有一个提示主题(大主语),另一个只能表示对比,起强调作用。当强调的内容是状态、存在、动作等的主体(小主语)时,小主语用“”,强调的内容是谓语部分时,小主语用“”。当一个句子中同时有两个“”时,大主语的“”表示排他,是句子叙述的重点,强调在一定范围中,被判断状态、存在、动作的主体只有“”或者在一定范围中的最甚者;小主语的“”只单纯表示被判断状态、存在、动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黄怡红 《函授教育》2001,(6):111-111
反身代词себя表示动作客体,此客体同时又是动作主体本身;它没有第一格;没有性、数范畴;三种人称通用。换句话说,当动作客体和动作主体是同一人时,必须使用反身代词себя。例如: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的分析及纠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由于跳高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经常出现错误动作,本文就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纠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的二语习得研究中,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仅限于变化动词的"テイル"形,动作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尚不明确。采用测试调查的方法,对200名中高级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动作动词的"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明确了学习者在该习得上主要有"タ""ル""テイタ"的误用倾向。其主要原因分别是:"タ"的误用是由于汉语"了"的负迁移;"ル"的误用是由于学习者受英语一般现在时用法的影响;"テイタ"的误用是由于过度训练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一、себя为反身代词,只有一个。它没有性、数的变化,但有格的变化,它指行为动作的主体与客体为同一个人,主体行为动作返回到主体自身。  相似文献   

6.
“哒”是开县话中一个常见的助词,它有三种用法: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后面表示动作和状态的完成(或实现),用于句末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或出现新情况,或既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又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或出现新情况;也表示动作静状态静态的持续;还可以用在句末表示处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挫折教育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挫折是指阻碍、干扰或阻断个体朝向某一目标行为的动作以及由这些动作引起的情绪状态;大学生中存在的抗争、攻击、冷漠、焦虑、消沉、固执、退化等现象是大学生挫折反应的主要表现;这些挫折反应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自身人格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挫折既可以升华人的奋发意识、调整人的处世原则、锻炼人的意志能力,也会扰乱人的心理情绪、打击人的积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来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8.
浅谈排球运动急性损伤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运动员损伤的原因,思想因素;准备活动不充分,不正确的技术动作;临近比赛阶段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不佳。  相似文献   

9.
审计风险的控制覃易寒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审计环境、审计人员素质及审计工作组织等方面因素,审计风险的存在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因素;二是客体因素。主体因素,即由于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风险。首先,从组织...  相似文献   

10.
语教学长期处于“少、慢、差、费”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我很赞赏北师大教授刘锡庆的分析: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体,却始终处于一种沉默寡言的“退场”状态,而教师本应是“教练”,却一如既往喋喋不休地“登台”,这“主体的颠倒”是造成语教学上述种种弊端的根源。真是一针见血啊!  相似文献   

11.
分析高校“两课”教学中学生厌学、教学效果欠佳的情况,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主体意识的缺失。没有真正把学生置于教学主体的位置,其他原因仅是浅表性现象。要改变此状态须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教学要求和内容的制定开始,直到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同时也结合此种分析,对“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改进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V啊V啊”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表达动作时体的语法手段之一,是持续进行着的动作在句法结构上的映射,是由于凸显持续动作的需要而产生的。“V啊V啊”具有持续义和致使义,相对于同为表进行体的“着”来说,“V着”强调的是对动作进行状态的说明,“V啊V啊”偏重的是对正在进行动作状态的描摹。  相似文献   

13.
重庆方言助词“起”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方言助词“起”在实际言语活动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并且还可以构成重叠式或出现在连谓结构中,表示一种动作状态的持续或动作行为的方式、结果。它的语法分布比较接近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而表祈使语气、动作可能和起垫音作用的“起”则是重庆方言的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14.
谈英语中的逻辑主语王保林逻辑主语是指句子中某个非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的执行者。因此,从语义上来说,它是这个动作或状态的逻辑主语;但从语法说,它在句中与相关的非谓语动词一起充当某种语法成分。有时非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的执行者借与谓语动词所表示...  相似文献   

15.
一、usedto表示过去经常发生的行为或动作。这种行为或动作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频率非常高。would仅仅指某种行为或动作有所重复,但其重复率远不如usedto高。如:IusedtodotheexperimentonSundayslastyear.去年,我经常在星期天做实验。HewoulddotheexperimentonSundays.他常在星期天做实验。二、usedto除了表示重复性的动作外,还可以表示持续性的动作或状态,含有“过去一直就这样”的意思。would所表示的行为或状态只可能是一时的,而不可能是持续的。如:Formerlypeopleusedtoburnkerosenetogetlight.过去人们一直点煤油来照明…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多年的拉丁舞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拉丁舞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概念的理解,情绪状态等多种原因而出现的错误动作的现象。通过精心细致地分析后,找出了预防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的。因此,在纠正错误动作时,要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分析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和方法,进行合理纠正。  相似文献   

18.
德育教育低效状态是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对高校德育功能认识存有误区,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主体迷失、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方法单一,为此,高校德育工作应采取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思维对学生审美权力的剥夺,使文学鉴赏的主体长期处于"缺席""失语"状态.我们必须找出形成原因及表现,将"话语权"还给学生,以实现鉴赏主体审美意识,审美地位的真正提升.  相似文献   

20.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学习一些难度较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时,经常会出现各种恐惧心理,表现出焦虑、胆怯、抑郁、紧张等情绪状态。这种消极、苦恼相伴随的心理状态,不仅严重阻碍了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而且伴随着各种错误动作的产生,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如何消除和克服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适宜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较快、较好地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