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通缉记者等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新闻舆论监督与社会公权力之间矛盾的争议日益激烈,舆论监督与反监督成为人们思考的新话题. 舆论监督之于公权力的必要性 社会正义的观念有利于彰显某些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而新闻舆论监督就是用舆论这一社会规范的力量对社会大众特别是权力组织和权力者的行为所实施的评价和约束.阿克顿爵士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即权力必须受到制度的制衡,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和广大受众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
何本昌 《新闻界》2001,(1):28-29
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中,不时碰到一种现象,即某些单位的个别人,一旦被媒体曝光了,受到批评,便一触即跳,或抓住批评报道中个别字句与新闻单位纠缠不休,或开口就以“名誉侵权”、“打官司”相威胁。每每如此,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和采编人员便大发感慨:“舆论监督何其难 !”“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太差了 !”   毋庸置疑,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以及舆论监督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是等不来的。面对舆论监督普遍难这一情势,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依…  相似文献   

3.
李霞 《新闻采编》2007,(2):40-40
新闻媒介实施的以公开曝光、公开批评为特征的新闻舆论监督,是防止腐败与落后阻力加大,推进各项进步事业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然而目前我们的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却让人忧心,仅笔者所在运城广播电视台自开办新闻舆论监督栏目以来,每年都发生多起批评报道记者受到人身与精神伤害、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新闻媒介对腐败的揭露和对不良现象的批评明显增多,新闻舆论监督力度逐步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有人统计,万众瞩目的中央电视台近期的“焦点访谈”栏目舆论监督内容的比例超过50%。广大人民群众由此可以看到党和国家与腐败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5.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正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热门话题。在国外被广泛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如何有效地实施新闻监督,已成为新闻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赠给《焦点访谈》栏目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四句话对从事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电视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舆论往往表达人心的向背。舆论监督什么呢?当然是监督那些与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相背离的行为,群众深恶痛绝的重大腐败行为。这反映出舆论监督的主体应当是群众。容现公正地报道群…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和其他权力一样需要进行规范,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制约和监督,否则,就会造成新闻舆论监督的“越位”,导致新闻对舆论监督自身监督的“缺位”,这种“越位”和“缺位”使得新闻舆论监督权力的绝对化,以至权力被滥用,滋生腐败。  相似文献   

8.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党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决策和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违背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所实施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一些社会矛盾问题通过媒体的监督得到了圆满解决;一些含冤受屈的群众经过媒体的监督伸张了冤屈;一些社会丑恶、腐败的现象在媒体的监  相似文献   

9.
新闻改革的深入,使舆论监督逐步强化。报纸开始改变过去只报喜不报忧的局面。新闻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信任感明显地增强了。批评性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内容。“闻过则喜”虽是千古格言,但就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目前在对待公开性批评方面,仍难耐得“逆耳”之音,“苦口”之味。所以,新闻舆论监督便自然会引起一些变态反应,其表现有:  相似文献   

10.
金跃华 《视听界》2001,(2):26-27
想开展舆论监督又怕开展舆论监督,是眼下许多新闻单位编辑记 的矛盾心理,近年来我国新闻官司迭起,“告记热”不断升温,一些新闻单位的法人代表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没完没了的新闻诉讼中,记编辑一次次被迫站到被告示席上,广西日报社主办的《南国早报》创办仅仅三年,就以批评报道份量重,舆论监督力度大而迅速崛起,但与此同时,该报的新闻官司也连接不断,仅1998年就有五起被诉至法院,虽然这些新闻官司最后大都以报社胜诉,或原告撤诉调解成功而告终,但旷日持久的诉讼也折腾得记们和报社老总身心疲惫。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以其公开性、广泛性、针对性等特点,深受读者的欢迎.究其原因,是因为新闻舆论监督结合和反应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而由于一些职能部门对舆论监督采取抵制的态度以及新闻媒体自身缺乏舆论监督创新手段,致使一些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新闻舆论监督中的几个关系尚墨玲“舆论监督大家谈”征文华西都市报与本刊合办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的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巨大优势,也是人民群众手中挞伐腐败,针砭时弊,同种种社会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正能量报道就是充满正能量的新闻,比如紧急施救、见义勇为等;而舆论监督报道则常常被冠之以“负面新闻”,被普遍认为属于非正能量报道。笔者以为,这种认识是不客观的,甚至是偏颇的。准确地说,正能量新闻,固然是正面新闻,但舆论监督报道客观上也是一种正面新闻,一种给予全社会以正能量激励或鞭策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从“烂尾新闻”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 《今传媒》2013,(11):29-30,39
“烂尾新闻”的产生并非单纯的媒介原因,但是作为新闻“烂尾”的直接执行者,新闻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烂尾新闻”实质上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缺失的表现,本文以“烂尾新闻”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媒体问责应当成为舆论监督的着力点,并具体分析了后续报道作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具体呈现方式应该被更加重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社会职能。有人形象地把舆论监督比作“雷区”,稍不慎就可能“触雷”。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新闻官司不断,记者和编辑部往往被纠缠不休。可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西方新闻倡导的“客观报道”,值得我们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闻督查”是随州日报2003年初在一版推出的强档栏目。该栏目有效地发挥了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成为《随州日报》新的亮点。 一、创新监督方法,寻找舆论监督最佳着力点 “新闻督查”是我们探索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新方法,创新新闻舆论监督新途径,与市委督查室联手创办的,以寻找新闻舆论监督与市委督查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作为90年代舆论监督运作的新特点,就是它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新闻侵权”的指控.这种新闻官司的骤增固然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角度加以研究和探讨,但是我认为对于新闻媒介在舆论监督实际操作中的规律、特点认识不清,观念陈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譬如,在“新闻侵权”的指控中,常常指责新闻报道“与事实有出入”、“问题的表述不准确”等等.这种要求舆论监督中的新闻报道必须完全正确的论点几乎成了一些人封杀舆论监督的利器.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舆论监督中的新闻报道必须完全正确吗?  相似文献   

18.
刘德天 《记者摇篮》2008,(10):24-25
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同时被称为新闻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而在特定条件下,舆论监督可以起到正面报道起不到的作用。盘锦境内的湿地保护、鸟类保护得益于舆论监督。自然保护区每逢遇到“啃不动的骨头”时,都要求助于媒体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每次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放 《记者摇篮》2005,(6):29-29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批评我们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揭露各种腐败违法现象。在促进党和政府工作作风的改善过程中。无疑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个别新闻舆论监督也出现一些有失公平、公正和报道失实等问题。要杜绝这种现象。使新闻舆论正解的发挥其监督作用,必须准确地把握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这也是时代赋予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徐卓 《新闻三昧》2000,(11):30-31
地市报存在舆论监督效果不佳的现象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地市报舆论监督面临不小的阻力,影响舆论监督效果。地市报舆论监督专版少,有的仅只是一种“点缀”。报纸这样做也自有其苦衷。地市报即使有一些对当地有权部门的批评性的报道,也不敢直接点其名,而往往藏头掩尾,甚至把单位名称表述成“有的单位”、“有少数单位”的字样,让读者摸不着底细。一些被批评单位,由于报上没有直接点其名,负责人假装不懂,我行我素,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