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中国佛教发展史,可以发现,在唐代高宗、武后及武周时期,佛教弥勒净土信仰和弥陀净土信仰极为盛行。那么,这一时期净土信仰的流行与武则天的政治统治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本文从武则天与净土僧尼的交往、武则天时期的净土造像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武则天时期净土信仰的流行,既是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与武则天的扶持和政治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代弥陀净土信仰兴盛,文人中有弥陀净土信仰的不在少数,但是他们的净土信仰思想杂糅不一,复杂多变,与真正的佛教徒信仰有很大的区别,有其自身的特点。唐代社会思想开放,人们的信仰较为自由,大都带有儒、释、道三教的特点,以儒教为基础,统合释、道;佛教信仰各宗杂糅,不唯信弥陀净土;具体到净土信仰又不分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信仰不坚定恒一,常有改信弥陀净土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唐代文士中多有信仰弥陀净土者,其信仰在日常生活中有多个层面的表现。文士常与净土僧交游,并与之结社。崇信弥陀者以念佛为日课。唐代更有大量的弥陀造像、画像以及西方净土变的绘制。文士崇信弥陀净土的举动一方面是唐代佛教繁荣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对佛教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隋唐时期,弥陀净土信仰以其简单的修行方法(易行道)、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他力)死后升西方净土为号召力,博得了许多信徒。佛教其他各宗派纷纷吸收弥陀净土信仰,以求发展,天台宗也不例外。但天台宗在继承慧远“念佛三昧”的基础上,从天台的立场出发,把弥陀净土信仰定格在天台“止观双修”的“观”的范畴,只作为禅观的一部分内容。试以智频《净土十疑论》、飞锡的《念佛三昧宝王论》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弥勒信仰在近代人间净土理论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太虚对弥勒信仰,尤其是兜率净土信仰一生尊崇,贯穿弘法始终,这是由于其学宗唯识,宗归弥勒以及兜率净土的出世间性以及弥勒信仰独特的释疑特点决定的。太虚对"慈宗"的构建扩展了慈宗内涵,体现了其八宗并弘、融会贯通的佛学特点。其释读使弥勒信仰与人间佛教在弥勒下生信仰中有了切实的理论连接点。印顺发挥了弥勒下生信仰,阐释了人间净土的真实含义并比较了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星云提出了更为圆融的人间净土观念,其理论根据却已偏向自性净土。  相似文献   

6.
江西自古就是佛教胜地,其中女性佛教徒应有很重要的位置。文章在前人的观点上进行删减和融合,提出了女性佛教信仰的四种情况,即基于灵验的信仰、为求往生的信仰、参悟基础上的信仰、节操观下的信仰。并依此四点搜集《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以及史料笔记等文献,初步探讨了历史上江西女性佛教信仰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弥勒信仰在近代人间净土理论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太虚对弥勒信仰,尤其是兜率净土信仰一生尊崇,贯穿弘法始终,这是由于其学宗唯识,宗归弥勒以及兜率净土的出世间性以及弥勒信仰独特的释疑特点决定的。太虚对“慈宗”的构建扩展了慈宗内涵,体现了其八宗并弘、融会贯通的佛学特点。其释读使弥勒信仰与人间佛教在弥勒下生信仰中有了切实的理论连接点。印顺发挥了弥勒下生信仰,阐释了人间净土的真实含义并比较了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星云提出了更为圆融的人间净土观念,其理论根据却已偏向自性净土。  相似文献   

8.
傣族佛教信徒皈依行为的原因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信仰及参与佛事活动是傣族人传统行为习惯构成的核心。德宏傣族将加入佛教组织并有资格按教规修行称为“入会”,入会是傣族佛教信徒皈依婀一个明确标志。对个人皈依佛教,傣族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入会是随心的,即什么时间入会是个人的意愿,但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50多岁、60岁的人就应要求人会。傣族佛教皈依者大多数为渐进型皈依者,年龄、同伴团体的吸引及子辈的敦促、娱乐是影响傣族老年人皈依佛教的主要原因。客观地讲,皈依佛教对傣族老年人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应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历时、交往、个人因素、宗教背景等方面考察柳氏成为弥陀净土信仰的接受情况,了解到柳氏成为弥陀净土信仰者,始于贬谪永州初期,这与他受修净土的天台宗学人重巽的影响、本身的遭遇和对世间的感慨有关。他对弥陀净土的信仰程度和心态表现在深入经论、斥异见、解疑惑、重修证上。后人借其宏赞净土的文章宣扬弥陀信仰,然其信仰弥陀也为一些学者所诟病。  相似文献   

10.
罗同兵  邹林珊 《培训与研究》2006,23(5):63-64,82
以现代化的理性、入世视角解读太虚的传统净土批评,可知中国净土信仰从明代的出世神秘主义的救赎言路,经清同治、光绪间的禁欲主义趋向,在民国时期到达现代转化的临界点。唯其尚期命终往生、宗本儒家伦理,未能与佛教类似“天职”的观念相应。中国净土信仰仍需建设理性、入世的现代伦理内核。  相似文献   

11.
永明延寿是五代时期著名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了永明延寿信仰净土的缘由,认为永明的净土信仰是理所必然,势所必至.进而依据永明延寿著述,考察了其净土信仰的具体内容.并从中国净土宗和净土思想的发展历程两个方面,对永明延寿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对于佛教徒的虔诚信仰,许多教外人士不能理解。本文主要将以此作为切入点,对信众的皈依原因作一概述,分别从信众的皈依心理,影响信众走上信仰道路的因素,佛教所具备的功能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弥陀净土信仰在中国普遍流行,但它执著于净土和弥陀的实有;主张发愿念佛可借助阿弥陀佛愿力(他力)往西方极乐世界;认为极乐世界之享受永不转退等。这些观点都与天台宗佛学相抵牾,智顗却站在天台宗立场,把弥陀净土信仰融入天台止观,提倡“禅净双修”。尤其从智顗的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的两重信仰问题,可见净土信仰发展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地区在历史上就曾经是西域佛教繁盛的区域,麴氏高昌国和唐代西州时期,当地的佛教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妇女的佛教信仰方面,比丘尼和尼寺众多,优婆夷及世俗女子也学习佛法、写经讲经,布施财物等进行各种佛教活动。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到,当时的妇女主要进行大乘佛教的净土信仰。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受母亲影响,确立了佛教信仰。人到中年时,为达到与宋氏家族联姻的目的,选择皈依基督教。改奉基督教后,他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态度、执政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改变。他兼取儒家文化与基督思想,并对后者持有鲜明的实用主义态度。吸收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规避以往研究中时常出现的政治化取向,有利于更加全面和透彻地认识蒋介石这样的重要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6.
魏源作为晚清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都被放置在今古文之争的儒学思想史脉络中考察。但是,魏源虽受今文经学影响,其思想却杂糅了道家、佛家观念而有新的创见。魏源以"经世"思想为枢纽,试图重新理解传统思想中的"体用论",并以老子、《易》之"道"重新充实被乾嘉之学淘空的清儒之道统,进而发扬公羊学的"微言大义"精神。魏源的皈依佛教,并非晚年的消极隐逸,而是其寻"道"之路的自然结果。魏源所强调的净土观念虽然依托于华严宗的理事圆融观之下,但是,却因历史意识的限制,无法将净土思想中的乌托邦性格通过人类世俗历史的脉络加以展开,这也使得他无法像康有为那样,能够借助佛教的净土思想来发展出具有现代乌托邦性格的大同思想。  相似文献   

17.
道安与儒家     
巨赞法师和净慧法师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的两位高僧大德。巨赞法师说:"在我国佛教史上,除了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以外,对于我国佛教贡献最大的,恐怕要算东晋世代的道安法师了。"[1]147"道安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完人之一。"[1]169净慧法师说,中国佛教史上有三位里程碑式的大师,分别是道安大师、慧能大师、太虚大师。"道安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人。他总结了在他之前佛教在中国传播的  相似文献   

18.
天台宗山家派护法晁说之居士所撰《景迂生集》保存了不少佛教史料,其中《宋故明州延庆明智法师碑铭》是研究明智法师的第一手资料。晁说之的天台理论造诣精深,其《钝庵旧记》、《钝庵新记》及《净土略因》三文宣扬了天台宗学说和“正宗”的天台净土教,即山家派“寂光有相”的净土教观,有力地回击了天台宗山外派所认为的“寂光无相”的异宗主张。晁说之坚决维护了祖师智者大师的权威。  相似文献   

19.
沈长寿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F0003-F0003
《怀风藻》体现日本文学萌芽期,在本土的固有信仰原始神道的“明净直”为核心的“真实”中,加入了佛教的净土思想,儒教的仁智思想的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20.
一西藏古代的佛教与达赖班禅的由来西藏有文献可考的信史,始自松赞幹布(唐书作弃宗弄赞)。唐观十五年(六四一年),李世民(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常时内地所信仰的佛教才随之传入西藏。松赞幹布另外又娶了一位尼泊尔公主,她原来也信仰佛教。这两位公生从不同的地方传来了相同的宗教,藏人才逐渐的放弃了原来信奉的“崩薄”教,而皈依佛法。後来,李旦(唐睿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藏王,生了一位太子赤松德赞。他开始大兴佛教,达桑耶寺,并翻译佛家经典,又请静命菩萨度七人受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