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栗子 《文化交流》2014,(5):34-38
一家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当它面临传承和创新的课题时,把视线转向了文化.走进万事利大厦,我们首先看到和听到的不是经营和产品,而是万事利丝绸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从产品制造到文化创造再到品牌打造,这是万事利走过的淬炼和升华之路.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屠红燕从母亲沈爱琴手中接过这面大旗已有10年,她开启的是用文化、艺术和时尚印染的新丝绸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杭州素有"丝绸之府"之称。远在法国的里昂,长期以来也以丝绸为业,是法国的"丝绸之都"。10月21日,"荣归锦上:1700年以来的法国丝绸"展在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内启幕,这也是博物馆策划的中外丝绸系列展的首展。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展览以法国丝绸概览、法国丝织生产过程、法国丝绸种类及艺术风格、19世纪的法中丝绸交流、当代法国丝绸的继  相似文献   

3.
沙舟 《文化交流》2015,(2):36-39
2014年12月18日,"东方文化论坛·杭州与新丝路"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开启。来自国内外丝绸文化、丝绸之路和丝绸经贸界的专家和精英们纷纷就"丝绸文化与人类文明""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府’杭州与新丝路建设"等话题,发表演讲,阐述观点,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这次研讨会是由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跨界"活动,融学术  相似文献   

4.
文博的天地、学术的殿堂,中国丝绸博物馆刚刚度过25周年馆庆. 记得有哲人说过,要想阅读历史,就走进博物馆;无论它是综合的,还是专业的.受这样的影响,笔者与赵丰馆长相约,就围绕"一带一路"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作深度交谈.在小桥流水、传统时尚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我们聊丝绸之路,也聊丝路之绸的过去、现在、未来……  相似文献   

5.
杭州玉皇山路上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在举行"华美致远—中国外销丝绸的风貌"展览,展出的都是中国风的外销丝织品。展览以各种图照、实物展示了十八、十九世纪前后中国专为外销设计、生产并输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丝绸织绣品,从中显示出中国丝绸文化的丰茂灿烂。中国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一些著名刺绣家在工艺美术史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沿线积淀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如今,丝绸之路不仅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带一路"愿景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文化应该先行。作为一家研究型专题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希望以一种科技保护的独特视角切入丝绸之路研究,讲好丝绸之路故事。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配合"一带一路"愿景,促进文明互鉴,弘扬丝路精神,近6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连续举办丝路主题系列展览。  相似文献   

7.
栗子 《文化交流》2016,(9):21-24
正浙江与丝绸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桑田、蚕房、丝绸店铺星罗棋布地镶嵌在浙江大地上。浙江人用自己的柔美与温婉,造就出了中国丝绸史上一抹靓丽的风景。2008年8月9日上午,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中国故事"正式开幕。浙江的"祥云小屋"内也以绚丽的丝绸开讲江南的美妙。一幅数米见方的大幅织锦"西湖全景图"拉开了"浙江丝绸故事"的序幕。今秋邂逅G20,杭州丝绸将再一次向世界问好。  相似文献   

8.
沈瑄 《文化交流》2014,(3):36-38
2014年2月5日,“超越历史与物质——中国当代丝绸艺术展”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闭幕.本次展览展出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46件(组)丝绸服饰,配有中国丝绸的历史和工艺的图文讲解,使俄罗斯观众得以近距离、全方位了解中国丝绸的文化和艺术魅力.当地多家新闻媒体对展览进行了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吴扬 《文化交流》2014,(3):39-41
杭州与敦煌,东西遥隔千里的两座城市,因丝绸而结缘.杭州素称“丝绸之府”.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早就显示出杭州丝绸的悠久历史.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赞美了当时杭州丝织品的精美.明清时期的杭州丝绸已经有绸、缎、绫、绢等十几类品种.今天杭州仍以琳琅满目、精美鲜艳的丝绸织品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坐落在杭州西子湖畔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已成为以中国丝绸为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黎明 《生态文化》2013,(2):24-24
辽宁省抚顺市一个民间家庭蛾蝶博物馆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这在全国也不多见。2012年的一天,辽宁抚顺北关锁阳社区的住宅小区楼群里,响起阵阵掌声和鞭炮声。辽宁省林业厅、文化厅、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辽宁省精神文明办及抚顺市政府代表,共同为一对父女创办的满族民间蛾蝶博物馆举行省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满族民间蛾蝶博物馆是由抚顺县林业局森防站退休职工黎明  相似文献   

11.
正丝绸之路的贸易物品多达数百种,其中从中国出口的大宗产品,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三大类。浙江是全国领先的丝、瓷、茶生产、出口地区,扮演着古代陆上丝路尤其是海上丝路大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为丝绸、瓷器、茶叶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三大中国符号,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丝绸与丝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创造。丝绸蕴含的柔和、流丽、优雅、华贵等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国际形象的最好代言。浙西杭嘉湖自古被称为"丝绸之府",在距今四五千  相似文献   

12.
正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协调办公室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成立五色线织就五色锦。日前,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该展览于9月进入展期倒计时。韩国卧机、伊朗兹鲁织机、马达加斯加织机、北欧重锤织机……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的50余台织机,在一梭一线中展现了各种多姿多彩的织造技艺。其中不少藏品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交流》2010,(8):80-80
安吉龙舞文化博物馆最近正式开馆。中国首个民间龙舞文化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为浙江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提供了表演平台和鲜活样本,更是对发展当地文化产业和充实文化内涵带来了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14.
戚永晔 《文化交流》2012,(12):39-42
2012年9月24日,一场名为"天堂丝绸武林衣秀"的时装走秀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举行。流光溢彩的走秀中,来自杭州的丝绸时装吸引了很多来宾的注意。在座不少中外朋友说:没想到丝绸也能做得那么"时髦"。作为丝绸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杭州一直承载着丝绸人对丝绸文化的理想与期望。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纺织产品正在取代费工费时、成本不菲的丝绸。如何打造自己的产业文化,成了诸多丝绸企业今天必须面对的洗礼。那么,杭州的丝绸产业,又在新时代的浪潮里,走出了怎  相似文献   

15.
鲍复兴治印     
蔡琴 《文化交流》2003,(4):32-33
鲍复兴先生现在是浙江美术馆筹建办副主任。早在桐乡市当文化局长、文联主席时,他就曾主持筹建修缮茅盾故居、丰子恺故居、君訇艺术院、桐乡图书馆、桐乡博物馆、徐肖冰侯波摄影艺术陈列馆、蚕桑丝绸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他在浙江省博物馆当副馆长的时候,又负责筹建了浙江西湖美术馆。由于此,鲍复兴先生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是一个政绩不错的  相似文献   

16.
华夏一奇     
记临海一家民间珠算博物馆1993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崛起一座民间珠算博物馆,她似一朵奇葩,引起了国内外珠算界的关注与浓厚兴趣,参观者络绎不绝,盛名远扬海内外,成为弘扬民族历史文化,开展国际友好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场所,被誉为“华夏一奇。”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三要素的角度来说,在语言系统中,与文化有最直接最重要联系的便是词汇。该文将选取"丝绸之路"上极具代表性的"silk"一词,通过探究其词源、词义演变和构词规律等,进一步了解"丝绸文化"及其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影响,以期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浙江嘉兴市的"文化新地标"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迎来试开放。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于2017年5月开工,并于2019年7月竣工。该博物馆全面介绍马家浜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地理环境及主要影响等内容,对马家浜文化进行阐释和还原。馆内除展出马家浜遗址出土文物之外,还增添了场景化和故事化的内容,参  相似文献   

19.
正之江艺术长廊包括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集多种场馆于一体的之江文化中心、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之江文化产业带、南宋皇城遗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辑中心、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之江编剧村和网络作家村等,将会成为文化浙江的金名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浙江无疑是中国文化底蕴最为丰厚的地域之一。比如,全人类共享却又最具中国特征的三大文化-丝绸文化、瓷文化、茶文化,浙江都有发源的地位。其中,丝绸文化与浙江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