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年制第七册教材《全神贯注》一课,其教学的重点:一是理解最能表现主人公全神贯注的有关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三是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这三个重点,前两个是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主要是理解、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教学这一重点,应首先明确: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段”等阅读基本功。教学时,应让学生运用这些学过的“基本功”比较独立地理解本课的重点句段,教师只在个别地方给予必要的指导,力求让学生自悟自得,使他们在经常不断地运用已掌握的基本功中,…  相似文献   

2.
《跳水》一课,没有含义深刻的语句,不需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课文内容学生也容易理解。根据本课的这一特点和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训练学生读书时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本课教学的主要训练目标是,使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本课所记叙的事情是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展的,并能把事物间的联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为突出本课的训练重点,较好地达到训练目标,做以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设计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以了解什么知识是学生最需要的,什么学习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积极寻求以最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知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这节课重点是对单位“1”的理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本质,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设计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本课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知道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学会做水有浮力的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任何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语第十一册第九课《月光曲》是一篇与读写例话《分辨事物与联想》相配合的重点讲读课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音乐家贝多芬谱写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文字优美,感情、意境深沉.文章所记叙的故事距今数百年,写的又是有关音乐创作的事,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作了下述的设想:一、抓重点,精心设问,理解内容《月光曲》一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所以“听到琴声、见到兄妹、遇到知音”这几层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在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搞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脉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问导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6课设计意图:《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们在风雪中救助燕子的感人故事。了解本课布局谋篇的特点,理解人们救助燕子的做法,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一起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造一艘小船》中的第二课时。设计思路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什么样的船能装更多的货物“”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为了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了课本中的实验材料,用橡皮泥代替铝片、牙膏皮制作小船。  相似文献   

9.
《页面设置与分栏设计》一课是小学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25课教学内容。本课用一课时教学。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文字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设计段落格式后,对版面设计的拓展。页面设置是打印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栏设计是打印特殊格式文件的基本方法。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分为:1.知识目标:了解页面设置的重要性,打印出更为合理的页面。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理布局版面的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教学重点:纸…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海洋生物》属于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大家族》中的内容。本课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研究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环境对生物习性的影响。教材以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为重点。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有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信息,能通过交流与观察分析探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适应性特征。2.了解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了解更多的海洋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了解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的影响。3.感受海洋世界的多样性,欣赏各种美丽…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背景】"平均数"是统计初步知识,安排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会求简单的平均数;2.感受平均数的特征;3.使学生认识到求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着眼于让学生感受更多平均数的特征,让学生享受更有深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5课《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小溪为什么“生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强化保护生态的意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并自主增识生字,有选择地积累词语。教学重点:理解小溪为什么生病了,后来怎么又变清了。教学难点:理解小鸟的话的含义和小动物们听了鸟的话为什么都不好意思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实物展台。教学时间: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大概都有过生病的经…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中的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框题,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二是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本课的难点,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学会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懂得中华文化特点。2.能力目标:从各个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力量,培养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说明:《拔萝卜》是一篇阅读课文,篇幅较长.在设计教案时要抓住重点,长文短教,使之在一教时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通过教学“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和小花猫帮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7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 ,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 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2 使学生学会7的乘法口诀 ,会用7的乘法口诀 ,正确计算7的乘法。3 培养学生解决身边问题的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二、说教法本课主要采取实践探…  相似文献   

17.
仲凌 《考试周刊》2013,(11):49-5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9课《三个小伙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伙、伴、把、巴、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美观规范地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依据重点词句进行表演。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②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③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④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①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②画出并体会课文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②理清课文脉络. 设计思路:本篇课文教学分为三课时,本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上. 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名人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的故事.②多媒体课件(文字、海伦图片).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与设计1.本课是在第三课‘’电热”一课中学习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热叫做电热”和“导体通电部分越长、越粗,电流越小,温度越低;导体通电部分越短、越细,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它可以说是“电热”一课的延续,是电热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师用书第ZO页中明确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制作,亲自操作。只把本课内容当作知识进行传授,由教师演示,是不符合本课…  相似文献   

20.
一、课程标准联系《21世纪议程》,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利用生产流程图,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过程与方法:为贯彻课标"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理念,本课设计以结合实例,分次递进,小组合作探究、自学、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