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伦的诗篇     
坐落于法国南部地中海岸的土伦,风景优美,气候怡人。1843年,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位瘦弱的青年低着头,在土伦的集市上有气无力地走着。在一个大饼摊前,他掏出身上仅有的钱买了一张大饼,站在路边,吃掉一半,将另一半包起来,装进了口袋,然后迈开步子,向码头走去。还没走到码头,海面就涌到了他的面前。真美。他不禁感叹道。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历史上,拿破仑在此一战成名。50年前的一幕幕,如波涛起伏的大海,激荡着他。1793年8月,盘踞在土伦城内的保王党人引狼入室,将由英国、普鲁士、  相似文献   

2.
自然的隐喻     
我来到了那个山谷,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牧者,在自然中放逐自己,在自然中放牧我的灵魂!——题记A是在那个山坡(而不是在那个山谷),我发现了毕沙罗。在那个山坡我得以把那个山谷尽收眼底:山谷里或明或暗的几间木屋,种着庄稼的农田,茂密的森林,如带的河流,缭绕的青烟。在我来到那个坡上的时候,毕沙罗的画作正在  相似文献   

3.
消亡的天花     
周岩壁 《寻根》2020,(2):9-12
在20世纪,天花峰回路转,实现了“历史的终结”。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消灭天花的运动。1977年,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患者,在索马里出现。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实验室中保存有天花病毒,以备意外之需。我们以天花在河南省的情况为例。1958年,郾城发现河南最后一例天花病人。1962年后,河南按免疫程序进行划片种牛痘,预防天花。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消灭后,河南停止使用牛痘疫苗。  相似文献   

4.
梅果的湿地     
铁栗 《大理文化》2011,(8):4-12
那年梅果九岁,这已是最明白无误的事。在梅果九岁以前,他所居住的地方不在这个村庄里,是在一个叫石桥的镇子上。那时候他父亲在镇上开了一家食杂店,里面经营着糖果、糕点,还有蜡烛和火柴什么的,都是些利润不大的东西。其实那个食杂店在他爷爷那辈上就已经有  相似文献   

5.
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三大领袖中,尽管狄德罗在当时的声望方面不如伏尔泰显赫,在影响方面不如卢梭深广,但其思想的进步性与丰富性却是首屈一指的。1731年,年仅18岁的狄德罗就在巴黎大学取得文教硕士学位。但是,这位年轻的才子在情感方面的游移不定与其他两位作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1741年,狄德罗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大三岁多的姑娘安托瓦妮特——与寡母同居、依靠缝纫维持生计的布商之女。当相爱的他们准备结婚时,却遭到女方母亲的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6.
远去的总站     
记住昨天,珍惜今天。在时间的深渊里,我用目光行走,用脚步支离前进的方向。夏日的温情,裹入下关狂躁的风声之中。"总站",我在这个名字的背后,在下关街头建设路拥挤的人群中,翻寻着他曾经的脸庞。阳光栖于城市崭新的楼群,坚硬而铮然有声。目光落在苍白挺拔的建筑物上,张望着那些高原阳光的流动,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总站门前的街道依旧还在,总站的建筑物却已经荡然无存,那些曾经清晰的记忆,已经随风飘散!也许是我老了,但是我还在依然等待着,在夏日的风语里,重新燃起对总站的思念。等待,我用那些进出新站人群奇怪的视线延伸,用那些每次进出新站的汽车喇叭的鸣叫抵达念想中的旷野。我和总站曾经默默地走过的岁月!无数的总站人洒下无数的汗水!还有那么多含情的欢歌和喜悦!  相似文献   

7.
春天的追忆     
追忆是从我们踏进老普家宅院的大门那刻开始的。更准确地说,或是从我在心里出发,去寻访这位已经足足逝去四年的老支书的那一刻开始的。今年的3月28日清晨一大早,天蓝得刺眼,像极了四年前的今天。四年前的今天,老普在与可恶病魔搏斗了近半年后,带着无限眷恋,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乡亲。今天去看老普,仿佛是早些时候就注定的。这是一次追忆,在万物都在阳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火塘     
彝山的冬天是枯瘦的。风一阵一阵从山坡上漫过,在村庄边回旋。断截的包谷杆被风卷起来,挂在村外萧条的刺篱上。整个冬天,一条条山路上满是厚厚的灰尘,走在上面,扑哧扑哧地轻响,不管穿什么鞋子,不久便一律镀上了一层灰。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奔跑     
这是一个人们心目中的美好的月夜。从早上开始,所有植物好像都已经历了一个月的孕育,长得生机勃勃,一片碧绿。前些日子还长满枯黄叶子的树枝,当毛格利将它折断后,就流出了新鲜的汁液。苔藓层层缠绕,深深堆积着,暖暖地围在他的脚边,新生的嫩草漫无边际,丛林里的各种声响此起彼伏,好像被月亮拨动的低沉的竖琴琴弦,月亮好像在娓娓讲述一个新的传说,将它的银辉倾泻在岩石和湖泊上,洒在树干和藤蔓植物之间,透过千千万万片树叶。毛格利把他的忧伤抛在了脑后,一边大步走着一边满心欢喜地放声歌唱。他选择了一个长长的斜坡,这道坡通往横贯主丛林中心的北部沼泽。松软的土地使他的脚踩上去轻飘飘的,这使他更像是在飞行,而不像是在走路。  相似文献   

10.
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三大领袖中,尽管狄德罗在当时的声望方面不如伏尔泰显赫,在影响方面不如卢梭深广但其思想的进步性与丰富性却是首屈一指的。1731年,年仅18岁的狄德罗就在巴黎大学取得文教硕士学位。但是,这位年轻的才子在情感方面的游移不定与其他两位作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相似文献   

11.
心灵的安抚     
雪冬 《世界文化》2013,(5):45-46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开车一路行驶,打算去城里办些事情。在我们社区树阴遮日的马路上,我看到红色警灯闪烁,一群人围聚在路旁。像大多数行驶的车辆一样,我放慢车速,想探究发生了什么事。令人感到惊恐的是,我目睹到人行道上有一块黄色篷帆布,覆盖在一具尸体上。  相似文献   

12.
在俄罗斯人复杂、矛盾的民族性格中,迷信是其鲜明的性格特点之一。在古代,受生活环境以及宗教的影响,产生了许多迷信的说法。然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些说法依然在俄罗斯人当中盛行。这种迷信似乎和受教育程度、所从事职业以及年龄无关,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思维习惯,深深植根于俄罗斯人的集体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13.
贫瘠的祖先     
正祖先们在西山岗遥望村庄的时候,那时他们的坟茔还在茶园里。弥漫着茶叶清香的墓园,一度成为孩童们的乐园,即便大人们说墓园阴森,仿佛离近了就能把你的魂儿勾去似的。但是那些墓碑没有显现出任何的悲凉和冷漠来,甚至还有我们温暖的记忆附在上面。那些逝去不久的人,影像似乎还晃动在我们眼前。我们甚至还趴在那,对着墓碑上诸如"老孺人"、"老大人"之类的称谓发呆。当工业区入驻之后,祖先们也开始了背井离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你是谁?你是只老鼠,这是不用怀疑的。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你还是一只有思想的老鼠。你在暗中观察着你的邻居,那些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你有足够的时间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思考你和他们的生存问题。你已经在这方阴暗的土地生活了三年。虽然它有那么一点小,也有那么一点脏,但起码可以让你活着。这年头,还有什么比活  相似文献   

15.
弥渡的味道     
杨木华 《大理文化》2014,(12):76-79
正想了很久很久,也念了很久很久,终于,在这个春天,我来到弥渡,来到小河淌水的故乡,领略花灯的烂漫激情,聆听铁柱的沧桑历史,品尝卷蹄的浓香脆嫩。春天的弥渡,在内心深处缠绵,在时光深处温婉。一、密祉闹花灯当南国二月的春风,把弥渡田野的油菜花,大片大片吹开,黄灿灿,亮闪闪,温润着我们的眼眸。  相似文献   

16.
伍小涛 《寻根》2010,(3):112-118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其中在贵州主要集中在黔东南的天柱、锦屏、黎平、榕江和从江、剑河及黔东的玉屏等地,在湖南主要集中在新晃、通道、芷江等地,在广西主要集中在三江、龙胜等侗族自治县,总人口约300万。侗族在长期的生产、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身体规训和机制,这对少数民族身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泰国的皮影     
刘志称 《世界文化》2011,(12):23-24
“儿时在小村庄的生活很简单,”苏查特·萨博辛老人斜倚在家中的椅子上自述道。他的家在曼谷以南600公里,泰国湾边洛坤府一个美丽小镇上。  相似文献   

18.
苍洱的祥瑞     
杨友泉 《大理文化》2013,(10):49-50
在大理,眼睛有得看,青山白云,明水远村,明净得目光顿时清澈。耳朵尽管听想听的,虫鸣鸟叫,风吹过草间的唿响,耳朵顿时灵异——这些物因有苍山屏障在西,洱海平镜于东,而倍感动魄。生于斯的人就有福了,但也常常麻木。耽于生存,耽于娱乐,和苍洱间的树木虫鱼白云苍狗交流得少了,慢慢忘记了身在苍洱间。古人大概也犯这种毛病,于是诗词歌赋,提醒自己身在苍洱之间。这样的诗词就超越了物质的  相似文献   

19.
正春暖花开,驱车直奔云南永平县西北部、博南山脉北端的大坪坦村。远眺,一片片绿得泛光的茶园星罗棋布地镶嵌于森林之中,一株株古树稀疏地分布于茶台间;森林、茶园包围着村庄,形成了"村在园中、园在林中"似园又似林的独特景观。这里的万亩茶园被称为"博南山大坪坦生态茶园"。停车步行,游人熙熙攘攘。有的在近处的茶园小道上走着,有的在远处细如丝线的道路上走着,无论走在哪儿,沿途山路蜿蜒,花儿飘香,景色多变;行走在茶区小道间,微风徐徐,山花烂漫,尘  相似文献   

20.
张静 《中国文化》2010,(2):176-185
从光绪三年(1877)《浮生六记》被杨引传在苏州一冷摊上偶然发现,到如今四海流传并被广泛研究,已历百余年。①其中在读者眼中最属鲜明的人物,以及学人们最着力研究的形象,莫过於女卞人公陈芸了。但陈芸的真实形象,一直以来,都在被人们陈陈相因地误读着。那就是,都没有明确指出陈芸身上表现出来的同性恋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