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是哈代在悲剧人物塑造方面的顶峰。导致主人公苔丝悲惨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家庭、社会、宗教、不公平的法律、传统的伦理道德及自身的弱点等。从分析 19世纪的英国社会入手能更深地挖掘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苔丝是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塑造的女性悲剧形象,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哈代的悲观宿命主义思想则构成了苔丝悲剧的不可逆转性.在展示苔丝的心路历程时,哈代流露出强烈的宿命主义思想.文章以苔丝的悲剧解析哈代的命运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由对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圣经意象、典故及人物形象的探讨来分析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创作思想及小说对十九世纪后期受到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农村生活及农民遭遇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4.
王国真 《海外英语》2012,(5):215-21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作品,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托马斯.哈代笔下所塑造的人物苔丝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纯真的女人,然而,这个简单的女人最终却走上了绞刑台。该文就《德伯家的苔丝》内容进行介绍,并具体分析主人公苔丝的人物形象,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在哈代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人们对苔丝的形象持以反面的态度。但是从苔丝的境遇及性格方面对作者哈代及小说进行解读发现,苔丝的确如小说副标题所说,是一位纯洁的女性。  相似文献   

6.
严玫玫 《考试周刊》2012,(57):17-18
作为十九世纪末英国文学界的一部经典现实主义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成功塑造了苔丝这样一位性格温婉柔弱却命运曲折跌宕的农家女子形象,通过生动的人物描绘和细腻的性格刻画,使读者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下普通人对于社会不公进行的无奈抗争及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唯一的既是前沿小说家又是前沿诗人的人。他在英国小说史上占据着非常独特的位置,因为与此同时他还是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和现代主义的先驱者。他的主要作品是韦塞克斯(Wessex)小说——作者自己给“人物与环境”小说的共同的名字。这些小说的主题主要是涉及到在人物(人)和环境(社会)之间的冲突。在哈代的韦塞克斯小说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哈代的名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的姓氏从一个普通的"德北"向贵族姓氏"德伯"的变迁,引起了不同人物对她的矛盾的认识.虽然她的贵族姓氏多次成其命运的转折点,但苔丝对于贵族意义的认识和现实中贵族特权的消亡、苔丝贵族身分的实质不复存在和依然存在的阶级观念,决定了苔丝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9.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该小说的故事创意沿袭了民间文学中传统的故事模式,穿插了大量丰富生动、趣味盎然的风俗民情,始终笼罩着一种独特的“荒原意志”地域悲剧色调,整部小说充满着一股浓郁的乡情、深沉的悲戚,显示了哈代作为一位乡土作家在乡土文学创作中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最终杀死了亚雷,成了一名凶手.但作者却称她为"纯洁的女人".那么究竟谁是真正的凶手?细读作品,不难发现真正的凶手正是伪善的亚雷本人,懒惰、虚荣的约翰和自私的安玑是酿成这部悲剧的帮凶.苔丝是他们三个人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班婕妤是西汉赋学史上唯一留下作品的女作家,她的《自悼赋》、《捣素赋》写出了失子、失宠后的痛苦心情,为西汉文学增添了一抹特殊的色彩。本文试从以理制情、身份依附、相信天命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班婕妤不幸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正>本期点评名师于莹,199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梁山县优秀教师,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一直担任初中英语的教学工作,连续多年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2012年12月在山东省英语竞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先后在《中学生英语》、《山东教育导报》、《现代中学生》、《初中生英语学习》、《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学生导报》、《新课堂》等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三十多篇。  相似文献   

13.
《边城》人情世界善美的营造与人物悲剧命运的结局之间的冲突,透露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巨大矛盾与痛苦,探其根源是时代背景与文化理想的冲突、湘西现实与童年记忆的矛盾造成了《边城》文本叙事的断裂与破绽。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作者作为五四知识分子群体的一员,理性的力量难免和感性的愿望发生难分难解的纠葛,进而影响作者最终的判断。最为重要的是这同时也成就了《边城》的丰富与复杂、深刻与多义。  相似文献   

14.
15.
白薇是中国颓废主义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家之一.论文以白薇的坎坷人生经历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其颓废主义创作手法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从白薇的第一部剧作<琳丽>开始,美与爱的主题就开始显现.到了<访雯>,白薇就达到了颓废主义创作的顶峰.<访雯>与意大利文学家加百列·邓南遮的<死城>有着众多相似之处.爱、死和美是两部剧作中共同关心的主题;宝玉跟晴雯的绵绵爱意与里奥纳多跟妹妹玛丽亚之间的爱情都属非比寻常的兄妹之恋;两部剧都注重了对场景和情节的刻画,反映出颓废主义的精神特征.但是,如果从女性解放的角度分析,白薇笔下晴雯的形象已经超越了邓南遮的玛丽亚;同时,宝玉的形象又为亚莱桑特罗这个人物所不及.总之,白薇<访雯>的创作源头很可能来自邓南遮的<死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超越,因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王瑞芬 《集宁师专学报》2003,25(2):18-20,34
张爱玲的小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悲凉的世界,本文将通过对张爱玲代表作品《传奇》的分析给读者展示这一世界,并探究张爱玲作品悲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论的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家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主人公亨查德悲惨的一生。通过对其小说中的人物剖析,以及对哈代作品的整体评述,揭露出在资本主义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隐藏着道德上的黑暗面,特别是人物的伪善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萧红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审视30年代中国劳动妇女的生命状态与生存困境.她以女性的悲剧命运,揭示农民文化的原始野蛮与女性自身的弱点,致使妇女无法逃脱苦难的宿命,并以此引发人们对非人处境及个体局限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9.
坠落的女孩     
玛尔塔19岁。她站在摩天大楼的顶上,眺望楼下在黄昏中闪烁发光的城市,顿觉一阵眩  相似文献   

20.
运气与何相关?多数美国人相信运气。我们带护身符、穿幸运衫,在重大活动前后举行些小宗教仪式。害怕霉运当头,对倾斜的梯子、下落的镜子,我们都避而远之、视而不见。生活要是不可思议得顺利,我们就归咎于机遇。果真如此吗?在公路收费区内能碰上那条速度最快的车道的运气如大海捞针,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选择前方移动缓慢的车道。在拥挤繁华的街区寻觅泊车位也是同样道理。当你发现有人边走边掏车钥匙时,你不就会驻足等待一会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