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志演义》的文本中兼容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史书直录等各种成分,三者的融合统一,完成了关羽形象的文学定型。而不同版本系统的小说文本对于关羽形象的描写又有细微的不同,从中可以窥见其流变的痕迹,最后由毛评本完成了关羽形象忠义内涵的整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 开国以来,关于《三国志演义》的曹操形象,曾引起激烈的争议。分歧点在:曹操是个“白脸奸臣”,还是“红脸英雄”。造成这种分歧的症结究竟何在?这将牵涉到对曹操的历史评价,历史小说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曹操形象塑造的成败等等。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对罗贯中创造的曹操形象作出应有的估价。这里谨作初步探讨,希望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时有如下评语:“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慨,时时如现矣。”本文从分析鲁迅的这句话出发,具体分析了罗贯中在塑造刘备这个人物形象时的得失,认为作者在塑造刘备这个人物形象时整体上是成功的,但也确实存在着“长厚而似伪”之嫌。  相似文献   

4.
成书于金代的《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面如紫玉";元杂剧三国戏中的关羽开始有"赤面"或"丹脸"的直接描述,如"红馥馥双脸胭脂般赤""绛云也似丹脸若频婆"等。蒙古族审美文化认为"赤面"或"红脸"象征着武勇,是好汉或英雄的体征之一;而《三国志演义》中关羽的"面如重枣"(疑原为"面如挣枣")之赤面的描写来自元杂剧三国戏而不是《三国志平话》,从而可推知《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就是《录鬼簿续编》所记载的戏曲家罗贯中。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演义》号称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三国志演义》之“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物、故事之“奇”;2)文章之“奇”。《三国志演义》之“奇”的形成,与史传、平话的遗传、传统英雄史观、道德史观、宗教思想的影响,以及罗贯中本人政治理想的制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所塑造的魏延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形象。他在刘备集团中既是勇猛的大将又始终被扣上了一顶叛将的帽子,这使魏延整体形象的塑造存在了一定的矛盾。下文将分析产生这种矛盾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罗贯中塑造的诸葛亮是一个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全才,有着超人的智慧。他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是一个理想中的完人,笼罩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诸葛亮形象是集历朝历代人民大众的智慧而成,他是历代人民理想、愿望、希望的凝聚,也是罗贯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随着历史的画卷,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洋溢英雄主义和悲剧色彩的乱世史诗.虽已时隔千年,但书中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却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我们在字里行间窥见了当时战争不断,诸侯割据,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形形色色的人在那个充满硝烟的舞台上,演绎自己或悲或喜的命运.《三国志演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具有悲剧色彩的小说,许多人的悲剧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悲剧是以美的毁灭形式来达到肯定美、否定丑的目的的,是用悲的形式来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悲剧不是悲哀、悲惨,不是叫人们悲观失望、使人痛不欲生,意志消沉,而是在悲愤、悲壮之间给人以力量.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典范化,其本质意义就在于作者为其注入了忠义盖世、儒雅绝伦的道德内涵,从而体现孔夫子所提倡的《春秋》大义。由于历史观的不同,造成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叙事重点、细节选择、人物褒贬等多方面的不同,为了把关羽塑造成一个体现《春秋》大义的忠义英雄,罗贯中大胆虚构了一系列故事,以之强化和凸显关羽忠义品质。关羽的走麦城的悲剧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但在道德上和人格上却是胜利者。关羽与曹魏的军事冲突转变成道德的冲突。这正是儒家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0.
小说<三国演义>不是把诸葛亮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来进行塑造,而是异乎寻常地突出他在军事方面的智慧谋略,甚至达到"神化"的地步.辨清历史与演义的关系是正确认识诸葛亮人物形象的前提,而"神化"的具体过程则是通过情节虚构和形貌渲染两方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反映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这一动乱时代重大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据有人统计,全书共写了一千一百多个人物。仅就这一点而言,在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是没有能够和它匹配的。作品所塑造的人物之中,有不少至今还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颂。这其中大都是男的,但也有女的,象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仁义”中有“虚伪”,“雄才大略”中有“个人意气”这一矛盾性格的揭示,认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从而为今后运用多种手段分析和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仁政统一"这三个方面来挖掘小说中"和"的文化内涵。首先,"天人合一"对小说创作产生很大影响,具体表现为天人相通的人物、天人感应的内容;其次,小说中曹操的用人之道实践了"和而不同"的内涵,与刘备"同而不和"的用人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再次,小说中的分久必合的故事体现了大一统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三国志演义》着重描写的是魏、蜀、吴三国争夺天下的斗争。“演义”开篇写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结尾写了魏、蜀、吴三分归一统。从“三”起,到“三”收,在一百二十回长篇巨制中,或明或暗,多处运用了数词“三”。嘉靖本  相似文献   

15.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确实是一部“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人,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不朽杰作。这部历史小说在描写武将的对阵厮杀上显得十分出色。而在如云的武将之中,张飞称得起是别具一格的勇猛刚烈的英雄。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异常形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粗犷、质朴而又顽强坚韧的禀性,他的嗜酒之癖与暴而无恩的缺点,使人称赞而义令人深感遗憾。张飞无疑是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古典哲学、克学、文学等文化背景中探讨《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物形象塑造的美学价值系统的构成,分析出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导源及其美学价值的取向。最后从接受机制的角度析出《三国通俗演义》人物形象审美价值系统的三个构成层次:哲学意义层次、政治意义层次、道德意义层次。三者是同核异构的价值体系,共同构筑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物美──高层社会性价值美的传统特色。为后代文艺发展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羽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上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对“义”的过分渲染,使关羽性格矛盾重重,导致了人物性格的分裂。对关羽的神威和战绩夸张过分,以致写英雄末路时显得突兀,使人物性格的发展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在写关羽败亡时,过分强调了“数”,淡化了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就整体而言,关羽形象还是一个类型化、道德化的化身,成功之处是写了失败的英雄,最大的遗憾则是性格分裂。  相似文献   

18.
史学名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流誉千古,时人评其书曰“并迁双固”。依《三国志》而通俗化的各种话本,戏剧乃至成为演义式的小说,其最著者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称《第一才子书》,士林及民众莫不喜读其书,可谓雅俗共赏,家弦户诵。从文化视野考察,文、史各行其道,两苑各撞其芳。随时代之演进,民众需要文化,文化之持续发展亦有赖自身的通俗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对文化的渴求。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成功的典范,彼此交相辉映,体现了雅、俗文化自身的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演义》心理战术描写特征的成因大致有三:其一,社会现实、个人遭际对作家创作心态和价值趋向的影响;其二,文学传统及文人忧患意识对作家关注焦点的影响;其三,读者的审美趣味、接受心理与作家审美理想的同构。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演义>号称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三国志演义>之"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物、故事之"奇";2)文章之"奇".<三国志演义>之"奇"的形成,与史传、平话的遗传、传统英雄史观、道德史观、宗教思想的影响,以及罗贯中本人政治理想的制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