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目标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录音、生字词卡、一幅“小博士”图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放自制课件《乌鸦的故事》)问:你们喜欢故事中的乌鸦吗?想向它们学习吗?二、导入新课,整体感知一个小女孩和乌鸦一样,可关心疼爱爸爸妈妈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听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课时,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当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学习生字之后,教师巧用一则游戏(小魔术)巩固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字,最近,老师和大家一样,也长了一样本领。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不用看就能知道你手里拿的卡片上写的是什么字,你们信吗?生:不信。生:信。……师:那我们来试一试。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前,将几张事先写有“葫”、“盯”等生字的卡片交给他,让他拿出一张,背着老师给大家看,然后请老师猜。师:(做出思考的样子)我猜这个字一定是“葫芦”的“芦”。生…  相似文献   

3.
题记: 有一次,我校二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正对本班学生进行预习作业的训练,那节课是对科普童话《蚕姑娘》的教学。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蚕姑娘的认识,问题一出,学生的回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前通过查找书籍或网络对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生字教学时,学生更是热情高涨,拿出了人手一本的“我的字库”和大家交流。学生因此对生字的音、形、义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师再稍作引导,大部分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使预习成为课堂美妙的前奏。  相似文献   

4.
去年,听了我市青年路小学优秀教师臧继英的一堂识字课,感到耳目一新。臧老师教的是看图学文《蚕姑娘》,共有八个生字(蚕、娘、卵、瘦、旧、渐、吐、茧)。她打破了过去识字教学中的一套机械程式,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入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去学习生字,从而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她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会写“生、里、果”三个字 ,认识偏旁“”。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 ,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 ,跟你们一起上课 ,你们高兴吗?(出示小松鼠图)快 ,跟小松鼠打个招呼吧。2 看到大家这么热情 ,小松鼠真高兴。可是他遇到了一个困难 ,需要大家帮助 ,你们愿意吗?那好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1 生自读第一小节 ,说说读完后知道了什么。2 你喜欢这些小花吗?为什么?理解“格外”一词。3 你们眼…  相似文献   

6.
孙双金老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领略到了孙老师那“逗”的课堂教学艺术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一开始上课,孙老师满面笑容地站到了讲台跟前,然后是师生相互问好。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我们今天坐在这个大教室里上课,大家的声音要放响一点。老师手里有话筒,你们身上有喇叭。(笑)你们的喇叭是什么?(学生小声议论)生甲:嘴巴。(声音较轻)师:(笑)哦,你是一个小喇叭。生乙:嗓门。(声音很响亮)师:(竖起大拇指)你是一个大喇叭,真了不起!(学生都笑了)这看似简单的几句对话,孙老师却把自己热情饱满的情绪传递给了每一位…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写字。这时,刘刚同学却突发奇想:老师面朝黑板写字,怎么能看见我们做小动作呢?难道她脑后还长有眼睛?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生唱歌)同学们,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觉你们就像是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你们能说说哪些事情使你们感到很快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板书:乡下孩子)(多媒体演示)让我们先和她打个招呼(你好,欢迎你们!)你知道乡下孩子的生活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快乐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课文,了解一下乡下孩…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第二册《识字7》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师:今天,老师接到哪吒寄来的一个请柬,邀请我们富春四小一(4)班的小朋友去做客。但是,去的路上有许多障碍,还要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生(齐声回答):有!二、游戏活动,学习生字1.“开火车”,认读生字:虚、骄、赢、赞、招、伪、傲、淡2.“走大路”,认读词语:(设置路牌,每块路牌上有一个词语)虚心、骄傲、赞成、招手、冷淡、赢得、诚实3.“走迷宫”,生字组词:诚骄冷招虚赢赞师:小朋友真不错!你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词语,排除了阅读的障碍。三、“闯三关”,朗…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认识“枣、浅、秃”等八个生字,写好“怎、思”等十个字.2.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想出各种办法识记“枣、浅、秃”等八个生字.2.指导学生写好“心”字底.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听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春天.2.师:孩子们,你们看,春天的使者来了(相机画出小柳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柳树和它的伙伴(相机画出小枣树,学生同步说)的故事.3.板书课题,请学生认真看.4.出示字卡“枣”,学生认读,强调平舌音.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出示课文中带生字的八个词语(带拼音,突出八个生字为红色:小枣树 浅绿色 光秃秃 忍不住 结枣子呗 虽然 乘凉 不好意思)开火车中的小老师读,正音:  相似文献   

11.
镜头一:在教学二年级的“线段”这一课时,执教教师让学生用绒线演示对线段的认识。于是小朋友们手捏绒线,纷纷举起了长短不一的线段。执教教师让一位小女孩站起来示范,并说:“后面的听课老师看不见.你把它举高一些。”小女孩吃力地举起双手,还应老师的要求站在凳子上高举“作品”,以保证后面的听课教师也能看清楚……镜头二:在几百名听课教师的公  相似文献   

12.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过去一段时间,识字教学单调而枯燥,学生兴趣贫乏,总是被动地、呆板地记忆着这些字符,结果仍是错字、别字连篇。前不久,笔者有幸听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识字课,收获颇多。[片段一]师:(出示生字卡片)老师这儿有好多的生字娃娃,它们都想跟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高兴地大喊)愿意!师:(将卡片一一挂在黑板上)4人小组合作想办法,比比看谁交的生字朋友最多,又记得最牢?好不好?生:(兴致勃勃地说)好!(学生在组内开始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只听见一会儿这个说:“我认识这个字。”一会儿那个说:“这个字是班上×…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8个生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认识8个生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拼音,还学会了好多汉字,这些字你们还认识吗?老师把这些字宝宝全带来了,我们来读一读。2.课件显示《认一认》(1)和《认一认》(2)中的32个生字,学生认读。3.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8位新朋友,大家比一比,看谁认得快,学得好。[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创设比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创设情…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读15个生词,理解“纷纷”“四海为家”等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你们灿烂的笑脸,老师就知道你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的父母是怎样疼爱你们的?  相似文献   

15.
奖品     
这是一节识字课。学生正在学习生字。“谁认识这个字?”一边说,年轻的女教师一边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叶”字。犹豫了一会儿,几个孩子终于举起了小手。老师请一位小男孩回答。男孩儿怯生生地回答:yie,树叶的叶。微笑如花般在老师脸上绽放。“棒极了!老师要奖励你。”孩子们都睁大眼睛盯着老师。老师从讲台上变戏法般拿出了她的奖品———一片火红的爬山虎叶子。男孩小心翼翼地接过那片叶子,打开文具盒放了进去。老师举起一把爬山虎叶子说:“同学们,这些都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奖品。喜欢吗?”“喜欢!”“那就要加油哟!从现在起,咱们比比看,谁识…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生:一分钟等于60秒。生:课堂上一分钟是很短的。师:一分钟有60秒。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它。生:齐读课题:“4.一分钟的价值”。师:先让我们来试一下。看同学们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请第1、2组同学轻声朗读这篇课文。请第3组同学做口算(出示口算题10道)。请第4组同学抄写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 (老师看马表,生分别读、算、写) 师:一分钟过去了,你们觉得它长不长? 生:不长,一会儿就过去了。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一分钟做了多少  相似文献   

17.
《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看图归类识字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卜、又、心、风”和新笔画“卧钩”,认识本课所学蔬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案例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地方参观,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去哪儿呢?快看!(播放课件,展现一片菜园,各种各样的蔬菜)大家说说,老师带你们去的是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18.
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回头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  相似文献   

19.
案例描述:(一)生活是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快乐演示识记“母”生:我觉得就像妈妈抱着我。(有几个孩子在偷偷地笑,又似乎觉得不像。)师:(一顿,略作沉思)她想得多好呀!(教师抱起一个刚好在身边“嘀咕”挺不服气的小女孩)你们看……生:(孩子们乐了,尤其是被教师抱过的小女孩,激动地高举手)老师,我知道了那笔画就像妈妈温柔的手臂。  相似文献   

20.
读到一则普通教师的案例,她在每堂语文课上都安排了“自由提问”的时间,学生不用举手就可以自由提问,自由解答。于是,这位教师经常会听到一些另类的声音。上《小熊住山洞》的时候,有学生问:“老师,小熊是要冬眠的,怎么冬天还会上山砍树呢?”是啊,熊要冬眠是科学常识,怎么作者就不知道呢?上《蚕姑娘》的时候,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有个女生问:“蚕卵里钻出来的都是蚕姑娘吗?”是啊,难道就没有蚕小伙吗?上《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学生又问:“老师,青蛙妈妈怎么那么狠心啊,生下小蝌蚪就不管他们了?”是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