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宽 《现代语文》2009,(8):30-32
人是“‘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按照通常的说法,社会交往是现代人的五大基本需要之一,并且交往需要是其中最广泛、最复杂的需要。而作为人际交往主要于段和上要内容的口语交际,更不仅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之必需,而且是精神生活(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一个支柱。  相似文献   

2.
一、人是有精神生活的动物人当然首先要吃饭、穿衣,然后才能生存。但是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吃饭、穿衣。人除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如果丧失了这种精神生活,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不能只承认人是社会的动物、政治的动物、制造工具的动物等等,还应该同时看到,人也是有灵魂的动物,是有精神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动物,是一种追求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动物。作为“心灵的体操”,哲学不仅仅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无疑是人精神生活的“设计者”“培训者”和“指导者”。(叶朗:《欲昙不能》,172页、174页)  相似文献   

3.
人的精神生活有三种:思维、意志和判断,这是人自身所具备的能力。面对“无思”的社会现实,就需要对精神生活救赎,这是行动的前提条件。从阿伦特现代意志理论出发,审视思维和判断能力,实现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拯救,从而使现代人过上一种崇高的行动生活。  相似文献   

4.
人不是什么,作为卡西尔质疑西方哲学人学观的独特方式,意味着人之存在不是“形而上学”、人之本质不是“感官图式”、人之生活不是“因循守旧”。卡西尔主张把人的问题还原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力图通过符号去领会和展开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人在劳作中不断呈现自己全新的生活。“符号宇宙”的致思理路同时启发我们,“人”所具有的历史穿透性不能停留于理性的分析,而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地基之上。讨论人的问题,需要回归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本意,人终究是历史行走中的人、社会生产中的人、实践创新中的人。  相似文献   

5.
为人所独具的形上之思既解蔽了人,又遮蔽了人。形上之思启蒙了人的心智,高扬了人的理性,使人类创造并拥有现代文明,从而丰富了人的世界。但形上之思的知性范式的膨胀,使人又沦落为“在者”,自缚于现代性中,丧失自我,造成现代危机。终结形上之思的知性范式,既是形上之思之本质的复归,又是对人的现代危机的拯救。  相似文献   

6.
【概述】自我非本我,自我是人的经历、体验,是人对自身的看法,是人心中的一种观念;交流,是解读,是认同,是发挥,是重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由茹毛饮血到今日快捷便利的高科技生活,取决于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更取决于精神生活的逐步超越和升华。与自我交流也就成为后者范围内很重要的内容。人生于世,除了安身立命,更重要的是要找寻心灵的、精神的家园,而这便是与自我交流的终极目的所在。“结庐在人境”,离不开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也离不开名利与权势的诱惑。这时,人需要不断修正、滋养自己的心灵,整合、建构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7.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的丑恶、历史的横暴、文化的趋恶,另一方面,又让我们看到“作恶合理论”、“历史强权论”、“欲望奢靡论”的现实的、历史的、人性的理论根据及必然规律;最终他提出了“世界的本质是善是恶的”终极性提问。无所不在的令人窒息的恶,使他怀疑上帝和世界的本质是善,但接受“是恶”的结论,又将更加可怕地毁掉一切! 对恶的颠覆与对恶的辩护,使他具有了独特的文化身份:恶的弹劾者与辩护士、博爱论者与虚无论者的兼具者与重合者,因此,使他成为一个人类精神自我互否者和人类灵魂自我角力者的最高形象,这就形成他本人及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所独具的深度、威力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要对教育本质的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必须首先回答人的本质。从某种程度说 ,人是两种存在纬度的结合 :“是其所是”的客观物在和“是其所不是”的自我超越。人的超越性不仅在于实践活动 ,更在于精神活动。因而可以说 ,教育的本质是将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 ,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运用精神现象学方法考察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是一个被多数人忽视的主题.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品格与现代性的世界本质的内在关联,客观上要求我们完成“能力”的精神现象学考察,能力是人的自然本质的现代化呈现,是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的意志表达.西方马克思主义单方面强调大学生自我精神无限扩张和私欲的无限膨胀,忽略历史理性前进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肢解了80后、90后的社会存在.借鉴拉康的“幻象”理论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的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0.
哲学家的哲学观与社会公众的哲学观是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致思方式,形成的对哲学的不同境界的自我理解。我们应关注社会公众的哲学现,不能将哲学“贵族化”,而应大众化;应当使哲学成为一种人人“都可实践”的存在方式,人人都可接受的话语系统,人人都能在生活世界的活动中领悟的生命精神。在哲学的不断发展中,我们既要以哲学家的理性思维去深化哲学,保留哲学形上的致思方式,推动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又要开启大众的心智,培养其哲学思维,让哲学在大众的生活中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学生的习作中 ,看到了这样的话语 :“人文就是审思人生 ,对生命进行终极意义的叩寻 ,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全方位的深层观照。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它在我心中引起了不小的悸动和震撼。因为我许久不见大学生用“对生命进行终极意义的叩寻”这样准确的语言来探讨对人生的审思 ,对人文的描述。我悸动于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 ,我应该以他为师。我震撼于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终于被这一代人彰显为人文精神的本质。因此 ,当我面前呈现着《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三卷 10 0万字的《大学人…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常说一篇文章、一首诗、一幅画要有“意境”。有了意境,作品就具有了生命力与想像力。而做人亦是如此,需要追寻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人对自我如何安身立命的自觉意识,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自我审思。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技术统治时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作为教育手段的技术表现出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然而,技术具有两重性,它虽然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但也会对儿童形成全面的束缚和控制。不过,人之为人的技术本质又决定了如果我们由此走向盲目抵抗的另一极,仍然是不对的。这就需要我们超越对技术的工具论、计算主义或享用论的狭隘认识,借鉴海德格尔等人的技术哲学,通过一种现象学的还原、建构和解构,走向对技术的“沉思之思”。这本质上是让我们对技术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态度,使我们既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为何需要技术、应该如何发展与运用技术,又不会被技术奴役和控制。幼儿园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儿童对自然物的经验、支持儿童动手劳作、开展儿童哲学对话等方式,培植儿童对于“沉思之思”的心理意识萌芽。小学、中学和大学可以继续这种思维方式的培育,直至个体具备成熟的“沉思之思”,以此重建人类与技术出自本然需要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陈功 《文教资料》2013,(33):75-78
早期资本主义禁欲主义伦理观下的人的本质首先是一种宗教本质,但它又与生产和劳动相联系。消费主义将关注的核心从生产转向消费之时,也改变了它对人本质的生成逻辑,这就是通过消费来塑造人的本质。消费主义对人的本质的重构表现为:将物化的“我”转变为符号化的“我”;将人的欲望无限放大,从而使人的自我被物欲所征服;将人的劳动本质转变为人的消费本质;通过群体象征形式使个人的“自我”缺失;以消费为中轴,通过各种技术合理化方式而形成的流动性的、强制性的生活秩序与统治秩序。对消费主义自我观的批判与引导在于科学的社会信仰体系的建构,在于认清自我,形成科学的自我观。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创新的本质意义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创新的含义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一句话,创新的思想源泉就是: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将人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手段的同时 ,深刻地论述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人的本质特性。由于人类不像动物那样只受肉体需要的支配进行生产 ,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全面地改造自身 (形体、精神、意志、情感 )和美化自身的生存环境 (社会、自然 ) ,创造着文明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创造着美 ,所以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不是指某些事物的一般性规律 ,而是指“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 ,这样就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劳动的本质和美的本质。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就可以分清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现实美和精神生产所创造的艺术美是分属存在和意识的两种不同范畴的美 ,同时也就弄清楚了自然美的本质和自然物的形式美是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美。  相似文献   

17.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然而,人为何能够“诗意地栖居”?那是因为人有思想和独一无二的精神力,使得人在创造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够享受精神生活。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精神生活以其无穷的魅力还原我们一个本真的自我,点燃生命的光辉,使我们最细腻地接近美好。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傅振国先生说:“步行,人类与生俱来的锻炼方式,如今竟然需要宣传倡导、大声疾呼。生产方式的巨变,让人们成了‘坐家’:八小时坐着办公,一小时坐车赶路,两小时坐在餐厅大吃大喝,三小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坐胖了腰身,坐高了血压,坐脆了骨骼,坐笨了脑子。”人的本质是一种动物,对于动物而言,动,是生命的标志,运动是最符合其生命本质的生存方式,但如今,运动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我在故我思”,“人的本质基于绽出之生存”,人应在相互理解和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在由“去蔽”走向“无蔽”的途中不断地实现自我“敞亮”、敞开和“绽出”地生存。折射在教育领域,它主张教育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自由和选择;主张基于真诚的诗意之交往建构起“我-你”的关系,在自由与平等、理解与倾听、信任与尊重、开放与分享的心灵沟通和精神相遇中,达成师生对话的澄明和实现。  相似文献   

20.
谈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发展是哲学也是教育的主题。毛泽东同志说过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从未来学看 ,人文精神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问题。科技发展巨大冲击所导致的显著后果就是人文精神的枯萎。不管未来社会如何变革 ,人类生活的本质 ,仍然是“人”的生活而非“物”的生活。基于此 ,人们需要精神文明的滋润 ,以充实生活的内涵 ,提高生活的品质。由此出发 ,可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有的大学生说 :“我就是我 ,是我的五官、四肢、我的血肉之躯”。应当承认 ,把“我”看作血肉之躯 ,反映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