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根》2020,(3)
正何园主人何维键(1835-1908),安徽望江人。光绪元年(1875年)至八年(1882年),任湖北按察使、江汉关监督;光绪九年(1883年),退隐扬州建"寄啸山庄",即今何园;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率家移居上海,投资大清银行、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卒于上海。光绪九年,何维键退隐扬州,购买了吴氏"片石山房"建成何园,原名  相似文献   

2.
常城 《寻根》2015,(1):118-120
发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宜昌教案,牵涉法、英、美、意四国,烧毁教堂多间,一度引发各国合谋与中国为难,是清末长江流域影响较大的典型教案。有关该案的记述,如《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下)》《湖北省志·大事记》《宜昌市志》《宜昌县志》等均与史实存在较大出入,《晚清教案纪事》《中国教案史》等虽然整体相  相似文献   

3.
郑孝胥的东瀛外交生涯,前后凡三年: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三十二岁,由驻日公使李经方奏调东渡,以同知身份充任随员,因使馆位于日本东京曲町,故有"谁念诗人渐消瘦,曲町馆裹看飞鸿"之句;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调任筑地副领事,居东京永田町日枝山下,有五言诗《永田町日枝山下新居》记其事;后李经方丁忧回籍守制,汪凤藻接任驻曰钦使期间,移任神户兼大阪领事,至光绪  相似文献   

4.
<正>在咸丰初年的浙江宁波,距开埠已过去了10年光景,就在这时却发生了所谓"渔镖之争"的事件。这场热热闹闹的利益之争,与各个利益集团至相攸关,于是将渔民、海商、官府、水师、海盗、洋人全部牵连其中。但由于"渔镖之争"在正史中未被视作重大历史事件而少有提及,而在光绪期间宁波地方志里又将它记载到《外国传》里,致使这一事件的历史几乎被忘却了。一、海上航行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清初以来,宁波商旅遍于天下,"甚至东洋日本、南洋吕宋、新嘉坡,西洋苏门答腊、锡兰  相似文献   

5.
邹华享 《寻根》2005,(3):104-110
“族谱”纂修情况 清乾隆二年(1737年),毛尔达、毛彝生诸公创修韶山毛氏族谱,因代远年湮,惜未存世。其后,族众有志续修,多因意见不合未果。震、埔、鉴、深四房先后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分修房谱。除鉴房外,其他三房房谱巳残缺不全。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才由毛祥纲等人续修《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宣统三年(1911年)三修,  相似文献   

6.
《寻根》2016,(6)
正"光绪乙酉谱"与"随州谱"的纂修王家河现存《王氏族谱》是光绪乙酉年(即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十一世孙如、兆康公主持修订的。按"光绪乙酉谱"凡例,"序文条规凡例世系,共计一百页"。我手里是复印本。从复印本可见,这本族谱是用毛笔抄写,用刻版印制的竖行格式,每页10行。谱系按行填入。首列十一世孙如公序,其下是十一世孙兆康公序,再次是四大条  相似文献   

7.
幺书仪 《寻根》2001,2(3):88-95
光绪九年(1883年)三月,西太后批准升平署从北京的民间戏班中,选择优秀的艺人进宫承差,为的是重建皇家剧团和演剧制度,她要彻底改变东太后时代宫廷演剧毫无色彩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采诗 《寻根》2013,(5):62-65
我所藏陈文译述的《查理斯密大代数学》,是上海科学会编译部1909年2月第三版。若论其版本,它并非珍罕版本,因为最早的版本是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五日印刷二十日发行的初版本,再版本亦为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发行的。然而,重庆大学图书馆和西北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皆为1929年的版本。上海科学会编译部印刷的此类图书,我还见到过1905年出版的《算术教科书》(陈文)和1906年《查  相似文献   

9.
《原富》是严复翻译的,后人列为“严译八大名著”的第二部。原书名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为英国经济学家斯密·亚丹Adam Smith(1723—1790)所著,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原书出版于1776年。 戊戌变法的前一年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严复便着手翻译此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首二部交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译书院出版,1902年10月(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全书出齐。该书分甲、乙、丙、丁、戊五部,其中部甲十一篇、部乙五篇、部丙四篇、部丁九  相似文献   

10.
当年进京记     
大理白族自治州为庆祝建州30年,1986年之前,三馆一场(州图书馆、州博物馆、州体育馆、州体育场)和大理市(龙溪路)青少年宫先后启动建设,州图书馆、州博物馆作为州庆献礼工程1986年宣告建成投入使用,次年州体育馆、州体育场、州人大大楼(白州里现在的州文联所在地)、州政协大院(龙溪路现在的州残联所在地)等建筑先后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1.
屠仁守(1836~1904),字静夫,号梅君,斋号渐室,湖北孝感人.咸丰乙未( 1859 年)恩科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 ,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九年( 1883年)后,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掌广东道监察御史、山西道监察御史、掌山西道监察御史,山西令德书院、陕西三原宏道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学术史”命名的著作,始于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庵,改名光汉,别号光汉子,江苏仪征人,近代著名学者。刘家自曾祖文淇、祖父毓崧、伯父寿曾、父贵曾,三世以经术闻名,列传国史。他幼承家学,十二岁读毕“四书”、“五经”,十八岁为县学生员,十九岁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到上海,结识章炳麟、蔡元培等爱国学社成员,倾向革命;三十三年(1907年)赴日加入同盟会;三十五年返国,由妻何震牵入两广总督端方幕府,又在四川国学院讲学;民国四年加入“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效力,为时论所痛惜;民国六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八年任《国故月刊》总编辑,与新文化运动对抗。  相似文献   

13.
梳理近千年来传统学术对湖北宜昌与四川乐山两个尔雅台由来的论争,认为这种学术论争已经无法得出学界认同的一致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尔雅台历史文化价值的贬损,相反,尔雅台所引发的学术论争及其存留、修复,是人们崇尚和向往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当然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廖平与晚清今文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平 ( 185 2 -193 2 ) ,初名登廷 ,字旭陔 ,后改名平 ,字季平 ,初名四益 (译 ) ,晚年又号五译、六译 ,四川井研人 ,光绪进士。 1875年进张之洞创立的等尊经书院受学于王运 ,治今文经学 ,尤重《春秋》。廖平曾历任四川国学校长、华西大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廖平的一生学术发展道路以“变”为其基本特征 ,其经学思想共计发生六次大的转折 ,在中国学术史上是颇为注目的事。廖平早年研求宋学 ,主张尊孔。他自称“幼笃好宋五子书八家文。丙子从事训诂文字之学 ,博览考据诸书。庚辰以后 ,厌弃被碎 ,专求大义。”庚辰为光绪六年 ,廖平已 2…  相似文献   

15.
薛琳 《大理文化》2003,(3):55-56
史称"江南大儒"的钱邦芑,晚明选贡,江苏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他的始祖钱俶是五代的吴越王,立国江南,传三世四王,保有江南之地将近百年,与五代相终始.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自缢身亡,明朝灭亡.是年五月,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以次年(公元1645年)为弘光元年.不到一年,清军攻陷南京城,福王被俘杀害于北京,在南方具有民族气节的明朝官吏,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在福建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称帝,建元隆武.  相似文献   

16.
<正>五四时期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中,历来是被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所处的特殊历史节点使其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交织、论争不断的价值多元状态。新派势力坚决站在西方科学、民主的旗帜下,学习现代西方文明成为一大潮流;旧派势力则仍延续着传统中国的学术方向,在新形势中坚持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在这一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思想斗争中,关于国学、国粹以及国故的种种论争也随之而起(对国粹、国学和国故这三个在二十世纪初期争论较多概念的关系问题,学界有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17.
莫金山 《寻根》2005,(2):126-127
科举,即“分科举仕”的简称,它创设于隋朝开皇七年(587年),终结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历时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上历史最长久、影响最大的选官考试制度。科举设立以后,春季开考的称为“春闱”,秋季开考的称为“秋闱”。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大抵说来,分为三级:乡试被录取者称举人、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殿试被录取者称进士。  相似文献   

18.
问古太和城     
晓峰 《大理文化》2021,(8):84-87
时值三月,春和景明,与当地文友到太和城遗址问古. 太和城遗址在距下关七公里的太和村,根据史书记载,太和城在作为南诏都城之前,已是一个有相当规模和防御能力的城郭.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在唐王朝支持下统一洱海六诏,因"破河蛮有功"而被唐册封为云南王后,对太和城加以扩建,并于次年(739年)将国都从发展了90年的南诏发祥地巍山迁到大理太和城.此后40年间,经历了天宝十年(751年)、十二年(753年)、十三年(754年)三次著名的"天宝之战",大唐王朝数十万军队战败,主将鲜于仲通"仅以身幸免",李宓将军"沉江而死".阵亡将士被南诏感念旧恩"祭而葬之"于天宝街"万人冢"和凤仪北汤天村"千人冢",并立德化碑于太和城国门.  相似文献   

19.
李振聲 《中国文化》2007,(2):128-140
郑孝胥的东瀛外交生涯,前后凡三年: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三十二岁,由驻日公使李经方奏调东渡,以同知身份充任随员,因使馆位于日本东京曲町,故有"谁念诗人渐消瘦,曲町馆裹看飞鸿"之句;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调任筑地副领事,居东京永田町日枝山下,有五言诗《永田町日枝山下新居》记其事;后李经方丁忧回籍守制,汪凤藻接任驻曰钦使期间,移任神户兼大阪领事,至光绪 二十年 (甲午,1894)中日构异,随公使下旗归国。  相似文献   

20.
光绪十年(农历甲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多事之秋。这一年里,除了发生中法军事冲突之外,在清廷内部还有和战之争,甲申易枢,恭王下台,醇王执政,内政外交,事变迭出,真令人目不暇接。以至于当事人回首这段往事时,得出了“由是而有甲午朝局之变,由甲午而有戊戌政局之变,由戊戌而有庚子拳匪之变,由庚子而有辛亥革命之变,因果相乘,昭然明白。”①可见,甲申年乃是晚清历史上发生转折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