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蜀王国的形成,是通过三代蜀王之间为争夺资源的酋邦战争来实现的。作为首邦战争的结果,在战胜者鱼凫王的王权统治范围内,由于血缘关系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就不再是一个由单一血缘组织所构成的社会单位,而演化为一个由不同血缘组织所构成的统一的政治单位,即以鱼凫氏为统治者集团的政治共同体或国家。这就是古蜀王国。  相似文献   

2.
鲧和禹是生活在茂汶盆地的戎羌族人的首领,与鱼凫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治水范围不仅包括了古蜀的一些地方,而且对古蜀有着深远的影响.三星堆文物中的龙、蛇、鸟、鸡等,即是鱼凫族人对其祖先鲧、禹的神形表征,其寓意与洪水和太阳崇拜有关.三星堆遗址中的夏文化因素,是蜀夏同源在物质文化上的自然反映.  相似文献   

3.
大约从春秋中晚期开始,成都平原等级较高的墓葬出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楚文化因素大量流行,二是具有早期风格的许多随葬品大量出现,反映出此时古蜀社会上层革新与复古两大潮流。这种现象可能与文献记载的古蜀开明氏推行的一系列建立"礼制"的社会变革有关。这次变革是对蜀地传统丧葬观念的一次洗礼,使得三星堆、十二桥文化以来早期古蜀文明的本土文化传统发生断裂,在战国早期,形成了以船棺葬、巴蜀符号等为特色的晚期古蜀文明的峰点。  相似文献   

4.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江章华成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又有岷江水系之利,适宜于人类生存繁衍。但关于这一区域古代历史的记载虽然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鱼凫王田于湔山”、“杜宇教民务农”、鳖灵治水、杜宇禅让等说法,但多带有某种传...  相似文献   

5.
古蜀文明是在一个自成单元的特殊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的,它的产生与古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蜀文明从根本上说,应属于原生性质的文明,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文明,其基本特征为:第一,为亚热带低地农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第二,它拥有吸纳众多外来文化因素,并将它们熔铸为一炉的文化气质;第三,为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及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6.
三星堆神权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可能是研究古蜀文明形态特征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经济生活--稻作文明、适应自然的文化传统--神话古史是前提条件,而以原始宗教维系的古国--神权国家,则是问题的核心.由此派生出古蜀文明另两个显著特征,即注重人物造型的艺术传统、多元文化的有机融汇的社会构成,进而在神权与王权的统一和矛盾之中,影响着古蜀历史的发展,并因其人神相通的神仙观念,成为道教思想的重要源头.古蜀文明如此鲜明的形态特征,使其在统一的进程中成为汉民族根基之一,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都有特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演进中对外贸易作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贸易在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演进中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对外贸易在美索不达米亚城市中的作用不仅十分重大,而且甚至超出了纯粹的经济意义,成为城市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渗入城市政治制度建设、文化发展领域;对外贸易在古蜀城市中却没有如此重大的意义,虽然青铜原料的贸易也具有相当强的战略意义,但总的来说,对外贸易只是古蜀城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外贸易在这两大文明地区城市中产生的不同作用的原因,是两大地区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及不同的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8.
西蜀岷山是古史传说记载中的中华人文女祖嫘祖和夏朝奠基人大禹的诞生地、中华圣山“海内昆仑山”,是古蜀文明、中国神仙文化和道教的发祥地,古代文献记载中的长江江源地区和山川崇拜的至尊之地,中国西南藏羌彝民族的重要摇篮之一。岷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史上应当占有崇高地位。应加强对岷山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开发利用好岷山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岷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四川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夏代是中国由史前时期向文明社会演进,由部落向国家演进的完成阶段。而大禹作为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的第一世帝王,则是这个完成阶段的临界点和结穴点。欲探索整个夏代文化,不能不研究夏的先祖鲸和禹的时代在由史前向文明演进历程中处于怎样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10.
从龙山时代晚期开始,成都平原的文化就同周边文化有一定关系。二里头时期,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通过三峡进入四川。夏、商文化进入四川,催生了古蜀文明。春秋时期,由于秦、楚的兴起,阻断了蜀与中原的联系,使古蜀文明的发展一度走向低谷。战国早、中期,古蜀文明再度辉煌。秦灭蜀后,蜀文化一步步削弱。到西汉,汉文化逐渐取代了蜀文化。  相似文献   

11.
古蜀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都是建立在发达的古代农耕经济基础之上,两地都建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灌溉系统.古蜀的灌溉系统偏重于排洪,而美索不达米亚则偏重于灌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对自然和人类社会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并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略论——以成都平原先秦文化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墩文化(或称三星堆一期文化)一三星堆文化一十二桥文化一晚期蜀文化,较清晰地勾勒出了古蜀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以至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进程上,集中代表了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从酋邦理论谈到古蜀国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蜀文明最重要的体现,是这里出现的由古蜀人建立的早期国家。这个国家是在古蜀大地自成单元的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出来的,这对于我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现代人类学广泛采用的酋邦理论,通过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对比,论证古蜀地区与中原同样经历了以不平等氏族结构为特征的酋邦发展阶段,再进化到早期国家阶段。并对古蜀地区由酋邦社会发展到国家社会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古蜀国家的产生也同中原夏商周三个王朝一样,是由一个大的酋邦对其它酋邦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古蜀文明与中华牙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蜀文明与中华牙璋林向玉石牙璋是我国先秦时期特有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陆及沿海岛屿,对研究中华古代文明的区域划分与流变甚有种益。笔者曾撰《中国牙璋与研究》讨论它的命名、类型与年代、渊源与功能等问题。①这里着重讨论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中所发现...  相似文献   

15.
正儒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学史则是传承记载儒者道德人格与思想学说,传承中华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如此看来,宋代儒学,则更需整理与传承,用以支持我们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滋养我们现代人的精神心灵。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民族,历代儒者的嘉言懿行同样得到完整的保存。自《史记》列《儒林传》,历代正史均有承袭。《宋史》则在《儒林传》以外,单设《道学传》。综合此二传,即可得两宋儒学的概要。以《宋史·道学传》和《宋史·儒林传》为基础,增加此二传以外的其他儒者,可以撰写一部内容更为丰富的宋代儒学史。这将为宋代哲学史研究,提供有别于理学史的更为宽广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大禹治水的史事虽见于诸多传世文献,但由于年代久远,考古资料欠缺,曾为不少学者所质疑。近年来,有关大禹治水的出土文献不断增多,研究显示,大禹治水不仅仅是历史传说,而是确有其事。在巴蜀地区,与大禹相关的文献记载和文物古迹颇为丰富,构成了多彩鲜明的大禹文化景观。大禹治水成功,不仅推动了中国国家的形成,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前奏,而且推进了古巴蜀文明的进程,对后世巴蜀治水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尧育飞 《寻根》2021,(1):24-29
一百多年来,在走向世界的历程中,中国人留下诸多出使日记.出使日记内容包罗万象,对域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应当视作近代中国文化中体系性的文献.出使日记天然内含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因而具备全球史的意义,应当视作不同文明交流的标本.审视出使日记,外交与中西文明是考察的重点,文化身份认同、文学...  相似文献   

18.
顾颉刚先生于1939年9月底赴成都,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1941年6月离开成都,赴重庆工作。在成都近两年时间里,工作之余游览了郫县的望帝丛帝陵、温江的鱼凫城、双流的蚕丛祠和瞿上乡,并留意当地文献,很想对古蜀国的传说作一番整理。一经下手,便感到弄清古蜀国与中原的关系是关键的问题。先后写出《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秦汉时代的四川》、《〈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事》等文。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将以上三篇集合成册出版,书名为《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收入《巴蜀史研究丛书》。先生本着求真的治史态度,批…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提到欧洲文明的源头就会想起两希文明——希腊、希伯来。了解希伯来文明是了解希腊文明的一把钥匙。而源头可以追溯到两河流域星月地带。希罗多德——西方历史学之父,在他的(呖史》中记载了两河流域文明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而爱琴文明就是两河流域和希腊之间的一块跳板。  相似文献   

20.
潘国平 《寻根》2021,(2):15-18
广州"蕃坊"和蕃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唐宋元时期广州海外交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征诸文献,以往有关广州"蕃坊"的论著,多以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辑录的《投荒杂录》"顷年在广州番坊,献食多用糖蜜、脑麝,有鱼俎,虽甘香而腥臭自若也"的记载,认为"蕃坊"最早见于唐代房千里《投荒杂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