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状况,对生态文明应该有两种解释:一是从词源学意义上看,它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含义,也是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初级状态。在推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现在努力建设的也是这个层次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建设与成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指称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适合自身生态特色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复杂的动态的巨系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辩证统一关系,成都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又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人类要依赖自然生态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永续发展的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反映的是人类现实生存条件的危机,空气安全、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物种濒临灭绝等,引发了西方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普遍的关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天行有常”的生态认识论;“制天命而用之”、“天人相参”和“强本节用”的生态实践观与节用观以及“谨其时禁”和取物以时的生态责任观三个方面。与此相对应,苟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我们要有“顺天”和“治天”之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之生态文明行为观;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之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推动下,全世界城市人口超越农村人口正迅速上升。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高标志,伴随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正日益加快。在全球性的"城市时代"已经来临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也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家发展战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此世纪之交,越来越多的人士趋同于这样一种共识:20世纪是“工业文明”的世纪;21世纪应当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然而,诸如“什么是生态文明,国家发展战略应作哪些调整”之类的问题,目前似乎还缺乏明晰而深入的研究。为此,笔者不揣冒昧,试着议论一番。 一、生态文明理念及其基本主张 生态文明理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即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 1.狭义生态…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44-45
2011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围绕“美好城市,美好生活”主题,积极实施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创新制定2011版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努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万人大培训,着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新的发展,夯实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新一轮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上海“十二五”发展和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文明超越西方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三重和谐;社会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追求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双赢"。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传统企业文化缺乏对人与自然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思考,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疏离;强调经济单位的工具理性,实质是一种物本文化。生态文明视域下企业文化的重构包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顶层设计与底层推动相结合的企业制度生态及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美好生活目标的提出与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课题客观地摆到了政府面前。现在人们已不仅仅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而是更多从自然生态视角解读文化、发展文化,生态文化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就东胜现阶段而言,随着城市空间的拉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胜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相对而言市民的文明素质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针对新情况,街道、社区应研究新问题,采取新对策,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服务周全、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卜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在继承和巩固中加强,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演进中对外贸易作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贸易在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演进中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对外贸易在美索不达米亚城市中的作用不仅十分重大,而且甚至超出了纯粹的经济意义,成为城市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渗入城市政治制度建设、文化发展领域;对外贸易在古蜀城市中却没有如此重大的意义,虽然青铜原料的贸易也具有相当强的战略意义,但总的来说,对外贸易只是古蜀城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外贸易在这两大文明地区城市中产生的不同作用的原因,是两大地区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及不同的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的进程令"城市"的界限逐渐模糊,家乡的面貌也不再是童年记忆的模样。继现代化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提出了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后工业文明。"复感·动观"作为《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的学术主题,一方面隐喻人类进入21世纪的当代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技  相似文献   

14.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为集中展示长江流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武汉市人民政府抓住举办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契机,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兴建长江文明馆,2015年9月,在第十届武汉园博会开幕之际,长江文明馆同步开馆。作为我国博物馆行业中第一个展示流域文明的博物馆,长江文明馆力图展现最全面的长江流域文化,自对外开放以来,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在这里感受长江文明的熏陶,社会反响良好。本文对长江文明馆的建设历程及文化思考进行了探寻。  相似文献   

15.
长江文化源远流长,沿江两岸自古以来形成了无数的文化圈,包括起源部分的高原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圈、中游的楚湘文化圈、下游的吴越文化圈等,都在历史上都是产生过巨大影响。各个文化圈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长江经济带是物流带、能源带、生态带、生命带、历史带、情感带,绚丽多彩,内含丰富。长江流域中有无数的城市将迎来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建设高潮,文化建设的参与也将面临新的课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巴山蜀水、楚水汉天、江南水乡,各有千秋。立足本土,深挖根脉,彰显个性,避免"千城一面"现象的发生,需要深挖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塑造独具一格的人文生态氛围,长江文化带建设任重而道远。泸州作为长江经济带和文化带的神阙穴和命门穴,要发挥好通经和血、固本提神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面小康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而在教育、就业、参政、家庭等方面的诸多社会性别问题严重阻碍了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应当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在妇女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快对妇女地位关键指标的提升等措施来解决社会性别障碍,以确保全面小康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绿化管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上海市绿化和林业管理工作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为加快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夯实生态环境基础。一是按照“完善布局、增强功能,注重民生、提升服务”的思路,推进绿化建设发展;二是坚持“稳定总量、动态平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要求,推进郊区林业发展;三是遵循“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推进湿地资源管理的永续利用;四是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加强节约型绿化发展推进工作;五是着眼基础夯实工作,加强教育培训,重点抓好绿化林业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8.
《大理文化》2010,(2):118-118
在09年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大理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以创建城市文明交通为目标,带领、指导、支持大理市公安局交警一大队按照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19.
张谨 《中华文化论坛》2015,(3):5-10,191
城市文化是与农村文化相区别的空间指向性文化形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它有着特殊的历史记忆、多元的开放格局、强大的辐射能力、完整的规范体系。目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市景观建设千篇一律,城市人文精神弘扬不力,城市创意产业后劲不足,城市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对此,我们在城市建设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必须传承传统文化,守望城市的文化精神,强化对本地区城市文化的认同,彰显城市文化的时代魅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其重中之重是精神文化服务,包括遵纪守法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普知识宣传、生活环境改善、文娱体育活动、健康卫生知识普及、社区安全教育等等。在城市创意产业建设方面,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发挥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引擎功能,彰显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的总目标,立足科学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共产党员和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把鄂尔多斯建设成为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