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对不同文化的诠释.传统观念中,翻译对文化的忠实与叛逆是各有其理,却又相互矛盾的.事实上,忠实与叛逆的结合需要有"度"作为衡量标准.只有在考虑客观文化条件和译文读者倾向性的基础上,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才能把握好翻译对文化忠实与叛逆的度的问题,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成功交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创造了辉煌的中古文明,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公元1世纪至15世纪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自16世纪开始,却渐次落後於经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洗礼而实现文明近代转型的西方,并自外于18世纪发端於西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王风 《中华文化论坛》2003,1(4):122-126
《周礼》以“三易”、“三兆”、“三梦”并列,这种并列,可能隐藏着古人以“易”名筮的原因。本认为,由于“兆”指龟甲之裂罅,占人凭借裂罅在空间中的延伸形态占断吉凶,相应地,“易”可能指挂力归奇之策(溢策),筮人凭借溢策在时间中的演变占断吉凶。上一世纪的甲骨研究和金研究可佐助“易即溢策”的推测。“日月为易”不是“易”字的原初合义。  相似文献   

4.
谢潇 《世界文化》2013,(5):47-49
犹太人给世人最大的印象之一是他们与金钱的紧密关系。孟德斯鸠说:"记住,有钱的地方就有犹太人。"犹太人以擅长金钱的操作和流通闻名,特别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到来以后,犹太人与金融业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犹太人在很多方面大大促进了资本世界的繁荣;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周易》之「易」探幽董希平一对于“易”的理解,西方人要简单得多。1950年由卫氏德译本转译为英文的《周易》,号称英语国家的“标准译本”,在西方有着极大的权威性。其书名译为“TheICheng;orBookofChanges”,“易”即是“变”,这是西...  相似文献   

6.
王兰明 《世界文化》2009,(10):18-19
托马斯·沃尔夫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作家,当时与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等著名作家齐名,可惜英年早逝。作为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之一,沃尔夫的作品风格大多数较为感伤、迷惘,充满对时间的思考以及永恒的孤独情绪,但也有些作品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再现,富有生活情趣,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小说《我们严冬般的宿怨》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7.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一书 ,叙事简明扼要 ,引文流畅通达 ,质朴无饰 ,一般比较好读。但在两汉以前 ,因史料所限 ,在叙事及采用的疏诏典册中 ,有些内容涉及汉儒特有的思维模式 ,及其使用概念的特殊内涵 ,就比较难读了。本文谈及汉成帝时谷永的一篇谏疏 ,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一《通鉴》记载 ,汉成帝元延元年 (公元前 12年 ) ,连续出现天文、气候的异常现象 :正月初一日蚀 ,四月“无云而雷” ,又有流星从太阳下面往东南方向行走 ,“耀耀如雨” ,秋七月 ,彗星从东井星座中穿过。① 从皇帝到臣民都相信这是政治有失 ,天象示警。成帝因此…  相似文献   

8.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一书,叙事简明扼要,引流畅通达,质朴无饰,一般比较好读。但在两汉以前,因史料所限,在叙事及采用的疏诏典册中,有些内容涉及汉儒特有的思维模式,及其使用概念的特殊内涵,就比较难读了。本谈及汉成帝时谷永的一篇谏疏,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何歡歡 《中国文化》2023,(1):346-351
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説是中國佛教史和翻譯史上最爲人熟知的一個理論。“五失本”的意思較爲清晰,學界也無甚争議。“三不易”則由於日本佛教史學者横超慧日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提出“易”字應理解爲“改易”“變易”,顛覆了中日兩國先賢時俊皆讀爲“容易”的傳統訓釋。本文在介紹横超慧日等研究的基礎上,嘗試進一步分析“三不易”的言外之意和道安的釋家之道:作爲不通梵文胡語的義學僧而非譯師,道安本意或許不在提出翻譯的原則、技巧等理論問題,而是爲了説明甚至强調自己所做之注經、證義等的合法性和必要性,隱含着對“印度原典至上主義”和“外來梵僧第一主義”的挑戰,旨在提高漢僧修習弘法的自主性與權威性,是一種自覺的“佛教中國化”。本文亦對船山徹和王向遠兩位教授有關“三不易”的研究提出了幾點疑惑,希望引起進一步的討論。  相似文献   

10.
鲁迅翻译思想的文化视角——也谈“宁信而不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信而不顺”是鲁迅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翻译主张。这一主张令译界不少学者大跌眼镜,也一直为不少人所诟病。从文化视角对“宁信而不顺”进行审视,这一主张其实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极高的译学价值,它饱含了鲁迅为创获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的良苦用心,也大大开拓了中国译学研究的视野。“宁信而不顺”非但没有削弱鲁迅“文化巨人”的形象,反而使这一形象更加高大。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月,著名的美国比萨连锁企业必胜客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播放了一条商业广告,主要内容是一名死刑犯在临死前要了一份比萨外卖作为他的最后一餐。两个星期之前,南卡罗来纳州执行了它22年来的首例死刑,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BabelRebuilt”英译汉翻译竞赛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和《世界文化》编辑部联合举办了第二届“BabelRebuilt”英译汉翻译竞赛。由于广大同学积极响应,参赛者逾百名,使这项活动获得成功。经评委会评审,最后确定10名同学获奖(名单见右...  相似文献   

13.
《高兴》中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拾荒挣钱,同时又对城市充满了仇恨。在不平而压抑的城市生活中,遥远的乡村成为一种温馨的记忆,给他们带来情感和心灵的慰藉。对农民工而言,城市代表的现代物质文明和乡村代表的诗意生命体验不可兼得,物质与诗意分裂,现代化背景下的生存变成了一个被迫远离诗意的过程。贾平凹在反感和批判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经验美化了乡村,彰显了乡村诗意的一面,而钝化了对乡村的批判眼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文化始终是在一种非平衡状态中发展的,从时间结构来看,时长时消,繁荣与衰微交替进行;从空间地域来看,此起彼伏,兴衰和凋敝同时存在。这一点对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类型众多、文化模式复杂的大国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当我们仔细审视不同时代体育文化变迁的时候,总是可以看出,中外文化交流是影响着中国体育文化变迁曲线的一种重要的驱动力,甚至可以说,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部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史。然而在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变异”现象,为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许多有趣的例证。  相似文献   

15.
最近,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女画家刘秀鸣为出席“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开幕式专程来到北京。这是她继1998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纪·女性”艺术大展之后,新世纪的第一年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艺术展览。刘秀鸣非常看重这一类在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展览,因为参观展览的人中有自己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她特别愿意听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说三道四;希望他们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指点迷津。而她因此所获得的则是一个“以画会友”的宝贵机会。“会友”在她来看,也许比展览本身更重要。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最渴望的莫过于能够与国人、亲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下半年,青年作家冯唐重译泰戈尔名著《飞鸟集》,引起了文学界和翻译界的极大争议,经典作品翻译问题再度成为业界的热点话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能尽可能地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如果失落了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就会使读者感到美中不足,有遗珠之憾,有时还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比如,一位唐诗的英译者在翻译被蘅塘退士誉为"千古丽句"的李白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时,把这句诗译  相似文献   

17.
《简爱》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重视,传统的评论是以简为中心,对于隐身于桑菲尔德庄园阴冷黑暗的阁楼上的伯莎评论却很少,这些仅有的评论也往往简单、草率:“要么加以边缘化,让其游离于中心之外,用于铺垫和陪衬中心人物之用,要么加以妖魔化,对其贴上诸如‘恶魔’、‘吸血鬼’、‘疯女人’、‘弃妇’、‘变态者’等一个个十恶不赦的标签。”直到女权主义的兴起,伯莎才从女权主义角度得到重新解读。吉尔伯特和库巴合著的悯楼里的疯女舢一书,为人们洞开了伯莎黑暗阁楼的一扇“天窗”,伯莎以一个女性控诉者的形象由阴暗的阁楼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内。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华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与其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中国日报网编写的《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和英美期刊译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外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采用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异同。研究表明,《中国日报》的翻译策略是以"归化"为主,翻译方法以意译为主、仿译次之;而英美期刊的策略则以"异化"为主,方法以音译为主、仿译次之。从语言接触和文化传播视角看,"异化"翻译策略和音译、仿译的方法,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严复写下了“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的诗句。可见,他的心情非常悲痛。此后,他选择了翻译工作为终身事业,摒弃万缘,惟译书自课。严复一生没有专门的翻译理论著作问世,但从严复翻译西方学术著作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略窥严复的翻译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逐渐深入.兴起了许多热潮。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对现实的补充和调节功能.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逐渐回归理性。在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同时和谐地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中.成为大家关心的重大问题。在这些潮流中,国内的“国学热”.国外的“汉学热”尤为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