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万象》是一份商业性的,都市大众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万象》的编辑、写作与出版,是上海沦陷区有良知的文化人的一次反控制、争自由的文化实践。由于编者的更换,《万象》杂志分前、后期,大体说来,前期《万象》主要任务是冲破占领者的封锁,打开言说空间,偏重于市民言说,后期《万象》,偏重于知识分子的言说,这样,经过前后两位编者的努力,《万象》的杂志空间里,就集中了上海沦陷区最广泛的作者,从《万象》里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文学新人。《万象》更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始终保持了上万的销售量,成了“(沦陷区)非常时期的非常(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万象》是一份商业性的,都市大众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万象》的编辑、写作与出版,是上海沦陷区有良知的文化人的一次反控制、争自由的文化实践。由于编者的更换,《万象》杂志分前、后期,大体说来,前期《万象》主要任务是冲破占领者的封锁,打开言说空间,偏重于市民言说,后期《万象》,偏重于知识分子的言说,这样,经过前后两位编者的努力,《万象》的杂志空间里,就集中了上海沦陷区最广泛的作者,从《万象》里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文学新人。《万象》更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始终保持了上万的销售量,成了“(沦陷区)非常时期的非常(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青年文化》是东北伪满洲国时期一种中文文化综合杂志,对其进行个案梳理和分析,可以描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文坛的一个特征——庄严与无耻并存:一边是严肃的文学创作,一边是为所谓的“大东亚战争”振臂高呼;并可以探讨殖民地知识分子相互矛盾行为背后的复杂心态和扭曲心灵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陈独秀率先创办的《青年杂志》,其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很深的启蒙色彩。文章通过对其梳理和观照,更深入而全面地考察陈独秀的启蒙思想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国二十年,西历1931年,对年近而立的刘百川来说,是名副其实的改变之年,他正襟危坐,手上的委任状墨迹未干。不久前,东海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政府决定,命其接管县立师范附小(以下简称"附小")。在全县的历史上,这一举措实属罕见。升迁之际,刘百川的心情不只是激动。他有写日记  相似文献   

6.
由张岂之先生任主编,一些著名高校专家、学者担任分卷主编和编者的《中国历史》(六卷本),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全书六卷约240万字,分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卷、元明清卷、晚清民国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相似文献   

7.
影片《黄金时代》以纪录片的形式通过萧红个人命运的沉浮呈现了民国那个“黄金时代”中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尤其呈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里知识分子们随着时代动荡而沉浮不定的命运遭际与人生轨迹,建构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关于民国知识分子的荧幕史诗。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中学教育经历了反复的"男女同校"和"男女分校"运动,最终形成了"教育形式上的男女有分有合,内容上有所区别"的局面。与之相伴随的便是学术界对"男女同学"问题持久的讨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论文集中在《教育杂志》,陆费逵、姜琦等当时著名教育学者都曾关注这一问题,对教育上"男女有别"的观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德育》2009,(4):4-9
栏目编辑吴晓燕他是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中国一所学校的校长。他深受学生的爱戴,学生把他的祭日定为一个节日。每到这天,学生们便坐在他的墓前给他唱歌,开展游艺活动。他只有27岁,却受人之托,成为了四个中国孩子的父亲。孩子们爱他,称他是一个“完美的人”,并把他逝世之日作为他们的生日。他是一位乐观而坚守自己信念和理想的人。朋友给他的墓志铭是:“他的一生和工作,将使原来寸草不生的地方变得芳草如茵。”  相似文献   

10.
《甲寅》与《青年杂志》(《新青年》)虽有渊源,但两者的关系既不是传承关系,也不是沿袭关系,而是一种“扬弃”.两份杂志在话语空间的开放性上存在承继关系,但在宗旨、内容、读者定位方面则根本不同,《爱国心与自觉心》也预示着《青年杂志》创办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1933年1月,《东方杂志》"新年特号"刊载了畅谈"新年梦想"征稿活动的相关稿件。征稿活动由"未来的中国"和"未来的个人生活"两个主题构成,100余名知识分子参与投稿。其中,"未来的中国"主题的来稿数量更大,内容也更为丰富。分析这些"梦想"内容,既可管窥当时的知识精英对国家、民族未来走向所作的思考,又可观察时代大潮在知识精英群体中的思想烙印。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念。它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兴盛于课程领域。成为一股强大的颇有影响力的思潮。校本课程开发——一个新鲜事物,强烈的现实需求使其如离弦之箭。势不可挡。因此,如何更好地积累和展现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如何更快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如何有效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以浓厚的兴趣,通读了由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仝建勋先生编著的《宜阳民国史料汇编》和《仝建勋诗文选》(续集)(以下简称《汇编》和《诗文选》)这两本书。前者包括从1912到1948年民国期间有关宜阳的建制沿革、机构设置、人事变更和要事始末  相似文献   

14.
茅盾的《蚀》由三个相互关联不大的中篇构成,但是相似之处在于写出了大革命中实际生活的图景,以及一些年轻人的迷惘彷徨,由空虚寂寞却又不甘于自我沉沦,希望能够追求事业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对一些女性人物的描画尤为出色,显示出茅盾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小说所传达出的时代面影对于考察民国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同时茅盾将文学想象结合在实存生活之中,也表达出了个人理想和对时代变化的惶惑心理。  相似文献   

15.
方卫平在《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的近代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过程中,伴随着近现代中国教育观念、内容、制度等的巨大变革,中国近代的传播媒介也有了惊人的发展,并出现了大量以中小学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学生杂志,其中尤以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学生杂志》办刊时间最长。该杂志早期发表的诸多学生练习和习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教育界观念更新、思想开放、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15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理事、编委,各位来宾,朋友们:五月的宁波,春光明媚,在这座有着七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我们沐浴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明气息,感悟到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在2012年两会刚胜利召开,在中央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艺术的语言。王旭青的《言说的艺术:音乐叙事理论导论》一书将音乐艺术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特色作为切入点,跳出了传统音乐审美模式的藩篱,使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审美境界。作曲家凭借一定的音乐语言,通过设定的乐器和规定性的演奏模式,在听众的头脑中建构出虚拟的时空。音乐语言具备抒情、描绘和叙事等多项功能。从某种意义层面而言,作曲家是以“叙事”的方式使听众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毋庸讳言,中国近代史上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在推动历史发展方面厥功甚伟,故相关内容既是历史教科书重点渲染的章节,也是一线教师着力演绎的重点。然而,单维度的历史叙述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错觉:所有的学生都是慷慨激昂地走向街头,当时的学生运动确乎是万众一心。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意义上的中国20世纪是一个“文学的世纪”。作为“文化现实”的20世纪中国文学,以其不同的形象系列和话语逻辑编制了一幅意义多元、内涵繁复的现代中国的文化版图。所谓“农民文化”、“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文化)、“市民文化”(都市文化),今天看来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以它们的“原生态”即事实(历史)本身进入我们的观照视野的,而多通过人们或被动或主动的文学阅读,及由此诱发的历史想象和判断,成为今天人们理解和解释20世纪中国文化史最直观(形象)化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著名杂文家柏杨病逝于台湾,享年89岁。他自1949年离开大陆,50多年来游走他乡,现骨灰已经运回河南安葬,魂归故里。同年,25卷本的《柏杨全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