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向群的老师苏定强院士曾对她说过:"搞LAMOST这样的项目需要敢死队,参加LAMOST就是参加敢死队,而你就是敢死队队长!"当本刊记者面对这位敢死队女队长时,发自内心的一种敬佩,干练的短发已暗藏缕缕银丝,因常年伏案工作,劳累过度,严重的颈椎病使她看上去面色苍白。为了LAMOST,崔向群放弃了国外的工作,回国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十多年锲而不舍,终于使LAMOST这一我国自主创新的有相当多技术难题的大望远镜项目看见了成功的曙光。  相似文献   

2.
王绶琯院士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教育专家.多年来,他从高中科普做起,到初中,再到各级党政干部,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科普教育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按科普的层次顺序可表达为:全民科普、科技精英层次的科普和管理决策层次的科普.根据普及的对象和内容,具体操作方法可表达为:全体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的提髙,以广大的初中学生群体的工作为切入点;科技精英后备队的科学素质的培育,以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髙中学生群体的工作为切入点;各级政府领导层的科学素质的提髙,以科技论述和科技信息的沟通和评判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王绶琯院士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教育专家.多年来,他从高中科普做起,到初中,再到各级党政干部,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科普教育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按科普的层次顺序可表达为:全民科普、科技精英层次的科普和管理决策层次的科普.根据普及的对象和内容,具体操作方法可表达为:全体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的提高,以广大的初中学生群体的工作为切入点;科技精英后备队的科学素质的培育,以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群体的工作为切入点;各级政府领导层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以科技论述和科技信息的沟通和评判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杨遵仪教授百岁华诞庆祝会,于2007年10月7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九三学社中央、全国政协、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北京市教工委的领导,王鸿祯院士等30余位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领导以及杨遵仪的同事、亲属、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亲笔信祝贺杨先生百岁华诞,高度赞誉杨遵仪教授"为我国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和教育事业。""先生的高尚道德和优秀品质,成为科技界的楷模。"以无比崇敬的心情,表示"四十七年前您是我的老师,今天仍然是我的老师,我将永远以先生为榜样,像先生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百岁的杨遵仪院士精神矍铄,在答谢致词中,以"人生百年,贵在抓住光阴,做人、做事、做学问,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做出成绩,方无愧于天地人"与大家共勉。本刊特刊发杨光荣研究员的文章——"学识渊博,无私育人",以示祝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07,(9):20-21
国际评估委员会在2005年考察LAMOST项目的评估结果时,肯定了LAMOST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一、LAMOST项目是一架拥有自主创新设计、在技术上非常有挑战性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在多项技术上走在国际前沿,它的科学功效能够给中国天文学提供独一无二的观测功能。二、LAMOST首次在一块大镜面上同时应用薄镜面(可变形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首次在世界上实现六角形的主动可变形镜面;首次在世界上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首次在世界上应用4000根光纤的定位技术(目前同类设备仅640根光纤)。  相似文献   

6.
吴铭 《家庭教育》2008,(3):12-13
母亲说:“千万别打扰他!” 在南京迈皋桥一栋普通的宿舍楼内,有位默默关注“嫦娥一号”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她就是我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江苏籍中科院院士叶培建的母亲。母亲眼中的“探月英雄”是什么样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今年已81岁的周忠秀老人娓娓向大家道来。  相似文献   

7.
刘焯是衡水籍的历史名人,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他一生颇有建树,任太学博士时,讲经授义,著书研经;受聘为州博士时,提出历法多存谬误,多次建议修改;罢官回乡后,著书研义,编著《皇极历》,达到很高水平。他潜心学术,热爱教育的敬业、奉献精神以及他在学馆中营造的宽松学术气氛、自由的理论追求,为今天学术研究提供了思想引导和模式启示。尤其是他的重大科研成就,为后代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8日下午,虽然室外下着淅淅沥沥的雨,但厦门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厅内的气氛却温馨而热烈,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田昭武先生作客厦门大学“名师下午茶”活动,与同学们分享他的治学之道与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9.
本期特别栏目,我们将为您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戚发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系列原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奖励基金技术科学奖。  相似文献   

10.
魏可镁教授于1939年8月出生在日本,196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留校工作后,师从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教授,1987~1988年赴日本化学技术研究所访问研究,1999年6月至2002年8月任福州大学校长,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徐迟的一篇题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一时之间令陈景润成为华夏大地上最耀眼的明星。然而我国最早在歌德巴赫猜想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却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12.
中科院院士名单公布!房喻教授当选了!2021年11月18日早上8点,看到朋友圈里刷屏的信息,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房喻教授科研团队成员刘静激动得冲出电梯,直奔办公室。此时,房喻早已坐在办公桌前,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房老师反而比较淡然。他就是这样,总跟我们讲,尽力把该做的做好,让过程尽量完美,结果并不重要。简单祝贺后,他们就讨论起团队的实验进展。  相似文献   

13.
尹知松 《物理教师》2010,31(7):47-48
2010年1月11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颁奖.获此殊荣的孙家栋院士在接受专访时称获奖后心情非常不平静,“首先,这是国家对我们的航天业的一个激励,是对几十年来取得这样成就给予的肯定.第二,这样大的工程取得这样的成就,肯定是在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力支持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14.
我和冯端先生可以说是忘年交了,从1978年起我就多次采访过他。他70岁生日的祝寿会,至今还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1993年6月11日,海内外物理界可以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张立纲、冯戬云、甘子钊、赵忠贤、唐孝威、杨国桢、陈创天、蒋民华、王业宁、闵乃本等聚会在南京大学,以研讨21世纪凝聚态物理发展的形式祝贺我国凝聚态物理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冯端教授70寿辰。国务委员宋健、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联名发来贺电。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张立纲教授代表海内外的华人物理学工作者,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发…  相似文献   

15.
他出生在河北坝上草原,他是第一个用国内2.16米光学望远镜发现新的类星体。他性格内向,但是,他临危受命,接任LAMOST项目总经理,每天硬着头皮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科研人员和外界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他希望用建好后的LAMOST来进行科学研究。经过几次联系,记者在国家天文台见到了刚刚从德国回来的LAMOST项目的总经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永恒研究员。坐在记者对面的赵永恒,个子不高,穿着朴素,略带有北方的口音,刚刚四十岁出头,就长出了白头发。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初春,一个令西安交大人自豪和振奋的消息从海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中国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姚熹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迄今为止,我国仅有茅以升、王淀佐、郑哲敏、宋健和徐匡迪等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7.
院士增选要严格把关、宁滥勿缺,要注重候选人学术质量与学风道德,要确保院士增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在这些“旧条框”的规范下,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和新当选院士群体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呢甲  相似文献   

18.
著名科学家、原中科院院长卢嘉锡曾用“探赜素隐老而弥笃,立志创新志且益坚”来概括他的求学科研路;理论化学家唐敖庆院士称赞他“学如行云流水,德比松劲柏青”。在厦门大学,百岁院士蔡启瑞有一个独特的称呼——“蔡先”,正如陈嘉庚先生被尊为“校主”一样。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04,(6):16-16
刘东生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亚欧科学院院士。曾在贵州工作十多年。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到中国,从沈阳到贵州,从科研者到决策者……风雨兼程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位老者的足迹,他就是我国材料科学界的一代宗师--师昌绪先生。作为科研工作者,他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奏响了中国金属材料的新乐章;作为决策者,他用战略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对技术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为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和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迟暮夕阳余热暖,情真意切育英才",如今,已逾耄耋之年的师昌绪先生依然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奋斗着,孜孜不倦,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