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藏羚羊跪拜》的故事是我在书上看到的,书上的那种“爱”令我震憾,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2.
1919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气壮山河、震憾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的火炬是由北京爱国学生点燃的,很快燃及全国各地。当时,全国的学生和人民群众义愤填膺,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  相似文献   

3.
在“孔雀胆”悲剧故事的史诗中,阿(衤盖)公主作的挽诗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孔雀胆”事件是元朝来年震憾整个云南的历史事件,是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酿成的一场大悲剧。对于阿(衤盖)和段功的悲剧故事,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任受”等六则词条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认为“任受”的书证应选用更早的例句;“信马由缰”一词缺乏构词理据,当据“信马游缰”的用例予以改正;“正寝”一词不可说“即路寝”;“渤海”的义项当据《山海经》等典籍增补;“震憾”当删,而补“震撼”;“陋巷”、“陋室”当释为“僻陋的居处”。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育的出现,对学校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固守“围墙内”的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产生极大的震憾,改变了教师角色,迫使每位教师及时转变角色,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6.
苏东社会主义由“兴”而“衰”,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震憾人心的重大事件。江泽民同志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刻教训为依据,总揽全局,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具有强烈针对性向时代感的“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对各种风浪和挑战的考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网络教育对教师职业的冲击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网络教育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固守于“围墙内”的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产生极大的震憾,形成对教师职业的冲击,迫使每位教师及时转换角色,以便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20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前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当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道路的思想启蒙运动。今天,当我们重新回眸那震憾人心的历史瞬间,不难感受到它对今日中国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教育方面,它对我们的认识演进历程也产...  相似文献   

9.
2014年伊始,无论是习主席接地气的掠心一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抑或是大萌子接地气的倾心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举国震憾,全民传颂。接地气的一问或一曲,在激发民众心灵共鸣的同时,“接地气”理念也引发思想品德教师的思考。被奉为“高大上”的思想品德课怎样从“神坛”俯下身姿接地气呢?一、生活是气之源  相似文献   

10.
论沈从文的哲理小说《看虹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于四十年代的《看虹录》,是沈从文“爱情·生命”系列小说的总概括,集中体现了他对生命本体的体验和感悟。小说以孤独沉思的语调表现了“爱与死为邻”的震憾人心的题旨,并反映了知识分子执着于人生意义求索的情结,对于今天的读者尤其是知识分子仍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期参加了一次全市教研活动,听了一堂初二函数新授课:上课老师尝试采用了“单元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可谓震憾心灵,有颇深的感触。本文先介绍课堂的简录再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震憾"辨析     
本文通过例证,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对"震憾"的解释有误,应当在"震"字条下补上一词"震憾2",释为"人心受外力刺激震动而导致紧张不安或强烈情绪".把原"震憾"改为"震撼",调整书证,以求统一.  相似文献   

13.
鲁迅、朱自清、郁达夫、路遥、史铁生等人的文章为什么能够感人,有着震憾人心的永恒力量呢?关键是他们的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深情,对人类、对自然、对宇宙的一种深情。这种深情由“大爱”而来,这种深情抵御着无聊和苍白。  相似文献   

14.
<正>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尼氏的这次中国之行,轰动世界,震憾时人,且荣膺高评。有人这样描述说:“全世界都强烈地感到,这次访问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外交局面。”有的史书称之为当时“国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一生,是为祖国的独立解放和进步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是永远进击的一生。在他一生留给我们无限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战斗传统中,“韧性的战斗”这个辉煌的口号特别震憾人心。“韧战”是鲁迅一生与专制主义、蒙昧主义开战的重要准则,是“鲁迅精神”的突出标志;他不仅以大量著述为我们总结了这方面的宝贵经验,而且以他的战斗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以后,民族解放斗争的烽火,燃烧着祖国的大地。沙汀出于对祖国抗战的神圣的责任感,暂时放弃了自己所熟悉的题材和文学形式;他四处奔走,“渴望到前线去”,用他的笔“及时地反映种种震憾人心的战争”。一九三八年夏天,他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如愿地与何其芳、卞之琳同志一起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受到毛主席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创作曾经在俄国解放运动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同时它使人类艺术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文学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者高尔基在谈到以天才的力量震憾了全世界并且给俄国招来了“全欧洲的惊奇注视”的作家托尔斯泰的  相似文献   

18.
女儿荔初次领略到掌声的魅力还是在她刚刚七、八个月的时候。记得,那时荔刚学会有意识的发音。一次,荔偶然间清晰地发出了“爸爸”这个音,我们全家人情下自禁地给了她第一次掌声,当热烈的掌声响起,小小的荔立即被这“火爆”的场面震憾了,如此独特的方式带给了地前所未有的惊奇与喜悦。荔很快领会了我们的意图,随即便兴致勃  相似文献   

19.
李新春 《教师》2010,(1):94-95
“体验教学”是一种关注学习个体特征的教学方式。能让每一个学习个体都能经历学习过程,引起心灵的震憾、内省、反思,激发对学习材料的独特领悟。它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习个体中已有积累相联结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探索着运用体验教学的。  相似文献   

20.
德国中学教师斯宾格斯勒出版《西的没落》一书,震憾世界,作一夜成名。该书被译成许多字,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西方的没落》给历史研究方法带来启示,即历史研究当打破过去传统的历史叙述法,充分运用哲学思维,进行理论阐述,在历史研究方法与史学体裁上大胆采用“历史思维学”新方法,斯宾格勒开了运用“历史思维学”撰史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