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通过袁世凯对辽宁及三省革命党人活动的控制和镇压过程来探求袁与辽宁辛亥革命的关系。革命初,袁世凯为防止东三省政局难以控制,对革命派拉拢、分化,希图从内部瓦解革命派,后拉拢不成,袁世凯指使赵尔巽残杀革命党领袖,残酷镇压革命。  相似文献   

2.
窃据总统职位的大野心家人阴谋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一天,"洪宪皇帝"袁世凯正在居仁殿看报,他的大臣赵尔巽前来谒见.还没有谈几句话,袁世凯便有急事暂时离开一下.赵尔巽感到无聊,拿起桌上的《时报》随手翻阅.不看犹可,一看顿觉诧异万分.当他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袁却突然走了进来.善于察颜观色的袁世凯,马上看出赵神色惊讶,立即追问缘故,赵尔巽尽管老于世故,一时也不知所措起来,急急巴巴地回答:"上……上海《时报》,只有一家吧!怎么,这报纸与我家里的不一样呢?"袁世凯也觉得奇怪,当即命令侍卫人员去赵家拿来《时报》.两张  相似文献   

3.
东北警政建设肇基于赵尔巽奉天办警,历经徐世昌等主政者的逐步完善,随着警务管理机构及各级警察组织,附设医疗卫生机构、探访局、侦探学习馆、巡警学堂、巡警教练所等相关设施的建立,东北警政建设得到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代行颁布退位诏书,并以谕旨宣告接受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对于清帝退位,奉天方面的赵尔巽等清廷官员最初是持抗议态度的。在奉天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运动中,赵尔巽采取的是坚决镇压的做法。然而,全国的政治形势已经不是奉天一地所能扭转,赵尔巽等人坚持立宪失败,乱世之下只得赞成共和。自2月17日起,赵尔巽先后通告东北各地: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就任  相似文献   

5.
《清诗汇》原名《晚晴簃诗汇》,二百卷,是迄今规模最大、收诗最多的清诗总集,选录从明末遗民至民国初年六千一百馀家诗人的二万七千馀首诗。徐世昌编纂。徐世昌(1855—1939),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等。光绪丙戌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兼充国史馆协修,武英殿协修等职。1895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他成为袁的主要策士。清末助袁世凯创办北洋军。曾任军机大臣、巡警部尚书、东北三省第一任总督等职。1914年任袁世凯政府国务卿,被袁世凯封为嵩山四友之一。  相似文献   

6.
窃居总统职位的野心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 一天,“洪宪皇帝”袁世凯正在居仁殿看报,他的大臣赵尔巽前来谒见。还没有谈几句话,袁世凯便有急事暂时离开一下。赵尔  相似文献   

7.
1906年10月24日,庆亲王奕勖之子载振和巡警部尚书徐世昌奉慈禧太后之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东三省查办事务。并拟定经天津乘专车抵沈阳。10月26日.载振和徐世昌抵达天津新站.袁世凯及司道各官亲临迎接,南段巡警总办段芝贵更组织南段巡警乐队及各局区巡警200余人,组成仪仗队恭迎。欢迎仪式后,两钦差及随行人员分乘16辆车,进入天津城内,一路上引来无数百姓驻足观看。  相似文献   

8.
段祺瑞的官有多大?在蒋介石一统天下之前的民国初年,除了袁世凯,民国还有四大总统,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再加上一个大元帅张作霖,谁也比不上段祺瑞这个国务总理的权势大。况且他还当过“总执政”。总执政是什么官?那就是换了名的总统!  相似文献   

9.
清末,天津南段巡警总办段芝贵以12000两银子买得歌妓杨翠喜献与贝子载振,并将10万两银子送于载振的父亲庆亲王奕匡力作为寿礼,而得到黑龙江巡抚的职位。后事情败露,御史赵启霖上折参奏,慈禧太后大为震怒,朝廷内外一片哗然……路过津门,巧遇翠喜1906年10月24日,贝子载振和巡警部尚书徐世昌奉慈禧之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东三省去督查有关事务,并拟定经天津乘专车抵奉。25日,直隶总督袁世凯派南段巡警总办段芝贵等由津乘快车晋京迎接。26日,载振、徐世昌抵津,袁  相似文献   

10.
关于1909年袁世凯开缺回籍问题,学界深入探讨了其缘由,但对袁世凯遭罢黜之前的史实梳理尚显薄弱,特别是对袁世凯五十大寿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在清末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袁世凯五十大寿的排场、造势之大,刺中了清廷上层年轻贵胄们的心。因此,慈禧、光绪过世之后,这些年轻贵胄就肆无忌惮地把矛头对准袁世凯。其次,对袁世凯开缺之后的社会舆论反应亦注意不够,报刊舆论对袁世凯开缺的认识与同情,正好为袁世凯赚足了社会声望。最出乎清廷意料的是外国媒体所表现的惋惜与遗憾,而此正为之后历史发展埋下深刻的伏笔。放逐袁世凯加重了清末以来本已缓和的满汉畛域,导致满汉官僚矛盾激化,是清朝快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