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项战争"催生"的社会事业,抗战时期四川公共卫生事业在观念上的社会"超前性"不可避免。社会各群体卫生观念滞后,成为影响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负面因素。公共卫生机关开展的卫生教育工作发挥了启蒙民众现代卫生保健观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抗战时期的四川,卫生行政开始分离出警事控制的范围,成为独立运作的网络体系。但警察系统仍然是卫生系统实施公共卫生职能时借力最多的行政主体。警医合作推进公共卫生建设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报》2006,18(5):I0001-I0001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类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34-1092),是唯一一本指导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性杂志,期发行量居中华预防医学会学术类刊物首位。本刊的主要内容为交流各地教育、卫生部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与卫生工作方针的先进经验,传递国内外有关学生健康状况、生长发育、营养、  相似文献   

4.
学校卫生档案是指在学校卫生科学研究、科学管理和预防疾病发生、增进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提高学习劳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学校卫生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是学校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和利用好学校卫生档案,有助于学校卫生工作向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6.
张玲  郭梅 《四川档案》2010,(2):26-29
抗战中盟国对中国的医药援助问题,迄今为止仍是学术界关注较少的一个题目。一些学者在研究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史时略有涉及。本文以抗战时期的档案、报纸、期刊为主要研究史料,来探讨抗日战争中盟国对四川省的医药援助问题。笔者希企以四川省接受盟国医药援助的个案研究为例,揭示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接受盟国医药援助的真相。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世界的东方独自承担起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任,在抗战大后方的四川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其杰出的贡献,载人中华民族抗战史册。请看1945年10月,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发表的社论《感谢四川人民》,其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字: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为了解决医疗卫生工作的难题,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宣传方法,提高群众觉悟,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地起来同愚昧和不良的卫生习惯作斗争,成效斐然。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创刊以来,经历了艰苦的创业、发展之路,如今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已是一个拥有1个营养研究中心、1家独资公司、1家股份公司和2个国家级学会挂靠单位的刊社.这靠的是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儿少卫生专业这条主线,牢牢抓住2大主业--事业与产业,以事业发展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的发展思路和实际运作,为探索科技期刊的办刊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是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四川人民虽未遭受日本侵略的奴役,但也蒙受深重的灾难。国恨.家仇,激起了四川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众志成城,英勇抗日,四川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抗战爆发后,四川省政府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鼓励四川民众捐款献金,支援国家抗战,并制定指导民众献金宣传政策,指导民众献金,以此争取抗战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2.
13.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抗战,国民党中央及政府各行政机关开始向四川重庆迁移,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高校大批内迁到四川的重庆、成都等城市,四川逐渐变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经济、文化、商业中心。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调整侵华的作战方针,停止对中国各地的大规模军事进攻,转而对我国内地许多大、中城市进行空中轰炸,四川成为日机的轰炸重点。1938年2月19日,日机首次空袭重庆,揭开了日机轰炸四川的序幕。笔者根据四川省档案馆馆藏四川省秘书处、省民政厅、省社会处、省卫生处、省防空司令部、省动员委员会等民…  相似文献   

14.
黎飞 《兰台世界》2017,(16):110-114
抗战时期,四川地区煤炭的运输和销售成为煤炭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这一时期多种运输方式并存,如铁路、公路、水运、人力、畜力等,表现出铁路运输在重庆、水运比例大、落后与先进并存的运输特点。煤炭的运输便利了其销售,四川地区的煤炭销售市场逐渐扩大。为了保证战时煤炭供应,国民政府采取煤炭统制销售政策。然而,煤炭的价格仍然不断上涨。到抗战胜利前夕,四川地区煤炭价格涨幅开始减小。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随着大片国土的沦陷,许多学校被迫内迁,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后,遵义成为相对安宁的大后方,浙江大学、海军学校等相继迁至于此。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这些内迁高校在遵义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进  张雨新 《兰台世界》2016,(12):156-158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以冬学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教育。边区的妇女冬学运动,关注妇女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关注妇科疾病、生育问题、养儿育儿、不良卫生习惯的卫生冬学,成为有效推广社会教育,并提升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妇女卫生冬学是妇女认识自我、走近科学、挣脱封建迷信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动妇女解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曹倩倩 《兰台世界》2016,(22):157-160
"七七"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华北大片领土,在河南境内,豫北、豫东等地区相继沦陷。抗日战争时期,河南本已落后的教育、文化事业遭到了日军的巨大摧残。河南省政府为使教育不致中断,曾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组织战区大、中学校向后方搬迁,成立联合中学接收失学学生,开办进修班,大力推行国民教育等,为河南中等学校教育在困难时期保存了一脉生机,且比战前有所发展。河南中等学校的迁移和新设,对河南国统区的教育文化乃至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抗战大后方中心,军事设施和战备工程的修建数量和规模都很大。而为了建设巩固的大后方,国民政府在四川还兴建了许多民用工程。这些军事及民用工程的建设基本上是由四川民工完成的。四川民工数量征用量之大、范围之广都是近代以来所罕见的。四川民工以汗水和生命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徐登明 《新闻界》2005,(5):24-25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期刊界,站在民族文化的前列,引领全民抗战,当年的光辉历史,永远值得我们怀念.这一时期,四川作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成为了全国的出版中心.当时,全国各地很多报刊陆续迁入四川,不少文化人人川后又新办了一批报刊,使得在四川出版的各类报纸达到近200种,刊物约1600种.具有全国影响的报刊,集中在成都、重庆两市,中小型报刊分布四川各地.其中,重庆的刊物达到900种以上,成都的刊物也在400种以上.神圣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使得不同党派,不同阶级的新闻工作者走到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唐铎 《航空档案》2004,(9):56-57
1924年9月,广州革命政府成立了一所军事飞机学校。这所学校的校址在广州大沙头飞机制造厂附近,学校规模很小,举办时间很短,只收过两期学员,后来由于大革命的失败,它就停办了。所以,这所学校很少为世人所知。但是,这所学校却是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从事航空事业最早的一个摇篮。我曾有幸在这里学习,感到很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