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得失,也许是中国在判断汇率作用时需要参考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2.
谢维其 《大观周刊》2012,(14):12-12
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前景暗淡。经过占领期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之后,从1955年日本开始了真正的经济增长,直至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为止,日本经济增长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远比许多发达国家要快,因此,研究和分析战后日本经济保持增长的主客观原因,对中国正确认识和掌握发展方向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仅有关中国经济的实用图书在日本畅销,而且以中国古代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在日本文坛兴起,受到出版界青睐,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受中国古典名著《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漫画及游艺薰陶的新一代年轻作者和读者群的兴起,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中国推行的毒化政策,是其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一份档案,简要分析抗战时期日本对河南进行毒化政策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以及毒化政策给河南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5.
震断产业链     
大地震的种种影响不会停留在日本国内,也会辐射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将造成全球产业链严重断裂。史上最强大地震在日本发生。经济学家断言,这将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仅是对日本,对太平洋两岸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都会很快显现。  相似文献   

6.
王力 《历史档案》2012,(3):100-106
日本的近代转型是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推动的结果,海外情报制度也是如此,以农商务省为核心的官方情报网络在国家情报体系中一直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农商务省不仅是日本对华经济调查的主力军,也是日本国内工商企业获取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近代日本曾经对中国开展过大量的调查,但是相关研究长期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7.
陈斌 《兰台世界》2012,(16):10-1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蚕食中国东北地区进而全面武装侵略中国,英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根据地为中心,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予以了有力打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毛泽东关于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历史实践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值得人们学习借鉴和感悟领会。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病情已大幅好转,国家财政不再是企业的救命稻草,企业通过艰难的改革强化了自己的体质。日本在这轮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作为,对正谋求深化经济改革的中国来说,或许也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证书目、史料,探讨了唐代日本摄取中国汉籍的途径以及中国汉籍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燕  杨振 《湖北档案》2008,(9):45-47
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大规模的中日战争.是两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全面较量。战争期间,为了实施对中国抗战经济的破坏,日本当局对中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假钞为重要手段的货币战,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和抗战造成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国外媒介     
《新闻与写作》2006,(11):51-51
由于日中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显著增强,日本业界对更专业的中国产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日本各专业报纸近日相继在上海设立支局。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兰台世界》2016,(24):110-112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通过直接在辽阳开办金融机构企图控制辽阳乃至中国东北的金融业,以达到控制中国东北的经济命脉的目的。通过九一八事变,日本直接军事占领中国东北,并扶持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政府建立"中央银行",并推行严格的伪金融政策,以达到日本实际控制中国东北金融的目的,榨取中国东北人民的血汗,为其侵略战争提供经济支援。  相似文献   

13.
在蹒跚走过今年年初的衰退波折后,2005年9月5日,日本内阁府宣布日本经济已经度过波动。这被经济学者称为日本经济的第三次小阳春,会如何影响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  相似文献   

14.
谢维其 《大观周刊》2012,(15):74-74
日本有很长的公害历史,明治时期在枥木县就发生了有名的足尾铜山事件。二战后废墟中挣扎的日本经济,从1950年开始走向复兴,到1970年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在此期阐,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更集中,工业生产能力也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剧增。本文将对日本的环境问题和所采取的环境政策进行探讨,以期给经济急速发展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中国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当中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也许没有任何人能够预见到中国经济在这之后三十多年能够持续保持接近两位数的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人群,用这么高的速度,持续增长过这么长的时间。 但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当不富裕的国家。虽然中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英国与1919年的中国南北议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北根 《历史档案》2002,(1):115-120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即将召开,这对当时中国战乱的时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紧侵华,从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向中国扩张。欧战结束后,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为了遏制日本 独霸中国的势头,他们敦促中国当时由滇、桂军阀控制的南方军政府和受日本支持的皖系军 阀北京政府早日举行和谈,希望以此能够阻止日本势力在华的急剧扩张,以维护自身利益。 同时,压日本与他们采取协调一致的对华政策,以求与日本重新划分在中国的势利范围。在 列强中,…  相似文献   

17.
1868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此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发展,日本制定了“拓万里波涛,布圈威于四方”的对外侵略政策,它利用与中国地理接近的自然条件,向中国伸出了侵略的魔爪。中国东北资源丰富,“满州森林之广大.令人惊愕”,早已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垂涎三尺。1905年日俄战争后.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这40余年里,日本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鸭绿江流域森林资源的掠夺,来揭露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事变之后的4个月零18天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全境沦入敌手。日本入侵不仅破坏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且还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创。一、九一八事变前东北三省经济地位东北三省的面积占全中国面积的1/12,约320.27万方里。其中辽宁省的面积约为  相似文献   

19.
支菲娜 《视听界》2006,(2):68-73
动画电影是日本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日本电影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动画片在日本的创作历时90载,业已形成成熟的艺术形态和稳固的受众市场,并在国际艺术影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以经济效果而言,日本动漫电影从制作到销售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这艘产业巨轮的生产能量是巨大的,其连带生物链的细密也很惊人。目前,中国动画已进入重要发展年头。在增强自身文化含量和经济竞争能力的同时,镜鉴他国的种种经验,尤其是同属儒文化圈的日本的成功经验,已成为未来中国动画走向文化与经济双赢的必需。  相似文献   

20.
张诗茉 《兰台世界》2017,(11):125-128
日本对中国东北通过武力征服后,加强对中国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经济命脉的控制以达到其长期统治的目的。对电力工业的实际控制更是日本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对辽宁地区电力工业的控制,牢牢把持住辽宁地区的经济命脉,为其扩大对华侵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