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莉 《新闻世界》2009,(4):103-104
《南方周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秉持着对现实清醒理性的认识和长久深远的思考,有艮知,记录真相,有健全的人文关怀和济世情怀。本文即围绕《南方周末》文化版的特色,讨论其传承社会文化功能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与贫困作斗争.不只是受某种济世情怀的驱策。实际上.投资于那些亟待资金扶持的贫困国家或地区,既可扶危解困,又是一笔非常合算的好买卖。  相似文献   

3.
田旭  田晴 《新闻前哨》2008,(1):51-52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一句话。如水的文字,感到的是佛家一般清净的禅理.悟到的却是世间最纤细的情怀。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共情”,我想张爱玲在写这句话时一定是和对方共情了,并且达到了共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刘向文献编纂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刘向于西汉成帝时期开展的皇家文献整理活动重新审视,全面探讨其从事文献编纂活动的全过程.全书以刘向文献编纂活动、编纂思想、学术贡献及文化传承角度为切入点,提出其在整理官方藏书时采用的"校雠+编纂"模式;回望历史,以西汉政治史和学术史为背景,重新审视刘向在文献编纂工作中表露的儒学思想和济世情怀;系统总结了刘向在开启"定本时代"与构建古文献学科方面的贡献,彰显刘向在中国古代图书制度史、学科史方面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祥 《文化遗产》2015,(2):129-134
作为教育家和民主革命家的许崇清早已为人们所熟识,但作为书法家的许崇清却鲜为人知。由于接受过旧学的熏陶,许崇清继承了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的书法透露出对传统经典的理解和把握,并且体现出革命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本文以"文化、革命、艺术、人格"的"全人格"视野审视许崇清的书法,挖掘其书法中的文化和思想价值,从而展现许崇清不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出版史料》2005,(4):30-30
上世纪60年代初期,赵朴初的《某公三哭》三个曲子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曾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节目中连续播出,引起轰动,传诵一时,尤其是诗词爱好者无不为之倾倒。原先,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身亡,赵朴初写《尼哭尼》是讽刺尼基塔·赫鲁晓夫的。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不觉已进入到第二个十年,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历程的追忆与缅怀之情尚未完全平复,张文显先生的新著《法哲学通论》便以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思想、济世的情怀、磅礴的气势,开启了中国法学理论的一页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正>整理者言:"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抗日英烈陶家齐的家族故事——四代人承袭的家国情怀和近一个世纪来的精神足印,用最平实的行动为孟子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脚。正如习近平书记谈家风如是说:"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  相似文献   

9.
黄飞鸿是我国近代武术界的一位宗师级的武术大师,但是其之所以被人们广泛传颂,不仅仅是因为卓绝的功夫,济世之术同样为人称道。黄飞鸿之于岭南体育文化的贡献在于:武术与医术结合;武术与舞狮融合;中华武术的简化这三点。  相似文献   

10.
慈悲之恋,不仅仅是民国史上的一个花边新闻,留给后人的也不单单是一个电视连续剧般的离奇剧情,还会引起诸多复杂的人生况味和不尽的评说,不知多少民国版的慈悲之恋在今天上演,只是没有了艺术的底蕴,仅剩下欲望的狂欢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